在国防领域,导弹发挥着巨大的威慑作用。可是没有卫星定位,如何能够让导弹进行精确打击?这个时候,激光陀螺仪就显得无比重要了。有了激光陀螺仪,导弹不仅可以准确命中目标,卫星也能够精确释放、回收。在科技前沿领域,这一技术曾被美国封锁了近20年。直到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伯龙的“出手”,才使我国在这一领域实现了“质”的突破。
1928年,高伯龙出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年幼之时,他受到家庭氛围熏陶,对文化知识充满了兴趣。12岁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南宁汉民中学,而他的数理化成绩,全部都是满分。在数学、物理方面,高伯龙有着惊人的天赋。在这四年里,他勤学苦练,不断上进,得到了老师、同学们的一致赞赏。
1944年9月,日军即进犯广西。在滚滚硝烟中,高伯龙一边参与后方的劳动,一边努力学习。白天,他在兵工厂里忙碌;到了晚上,他就捧着书本学习。抗战胜利后,高伯龙立即提出复原,重新回到学校读书。随后,在老师们的推荐下,他前往了上海中学学习。在那里,他接受了系统性的数理培养。
1947年,高伯龙以理科第一名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物理系。在清华园内,他追随一批一流的学者,潜心学习、研究,始终保持着谦逊上进的态度。1951年8月,高伯龙进入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工作。在那个年代,他是名副其实的高材生。毕业之际,许多的机关大院都发来邀请。可是高伯龙都一一拒绝了。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内百废待兴,高伯龙想在学术科研上做出自己的贡献。
1954年8月,高伯龙调往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工作。这是一所军工科研单位,他被上级赋予了重要任务。身为一个南方人,高伯龙起初并不适应东北的天气,可对于组织的安排,他义无反顾地服从。在这座寒冷的城市,他一心钻研学术,在青年人才队伍里,他是最勤勉、最突出的一位。
身为年轻一辈,高伯龙有着自己的担当。在繁重的日常工作中,他从不叫屈叫累。白天,他为国防学子讲授知识;晚上,他为研究生批改论文。此外,他还要抽出时间攻关难题,教学研究三方齐头并进,他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代的任务。1970年,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不久以后,高伯龙举家迁往了长沙。
在特殊年代,高伯龙受到了钱学森教授的召见,随后交给了他“两张纸条”,而这两张纸条还被后来的人们称之为“钱学森密码”。对于这个年轻人,老一辈科研人员都颇为看好。在当时,国防科技大学正在研制激光陀螺仪,这是一项复杂高深的课题,许多国家都未能研制成功。可为了国防事业的需要,我们必须有所突破。高伯龙勇敢地接受了挑战,随后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研制工作中。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的外部形势发生了变化,美苏两国都曾视我们为眼中钉,这大大增加了国防科研的难度。
围绕着激光陀螺仪,高伯龙查阅了大量资料。遗憾的是,在西方的重重封锁下,我们无法得到一手资料。这也意味着,高伯龙等科研人员必须从零开始。1975年,高伯龙带领科研小组,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做出激光陀螺仪,保证导弹精确打靶”这成为了他们的唯一目标。
高伯龙首先从理论着手,对于激光陀螺仪的性能、要求,他们一遍遍地画着构思图。在实验室内,他则尽可能要求逼真还原。为了做出第一款陀螺仪,高伯龙日夜颠倒,废寝忘食地忙碌着,一张张草稿上写满了公式,一本本笔记记满了参数,一页页日志记录着每一个操作细节。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高伯龙率领的团队取得了成功。
1978年,在长沙国防科大实验室内,高伯龙等人研制出了第一代激光陀螺仪。这个消息立刻传遍了全国,无数科研人员激动鼓掌。随后,在专家组面前,他成功地演示了陀螺样机,他所研制出的激光器灵敏度更是达到了世界水平。至此,我国成为了美德之后的第三个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而在光学领域,高伯龙继续推动激光研究进程,并且先后研制出了一系列的高精密检测仪器。
在激光陀螺领域,高伯龙是当之无愧的王者。2014年,央视一期有关激光陀螺的军事科技节目播出,高伯龙走进了公众视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了解到了他。在一些零零后眼里,因为他的朴素打扮,还被人们赞许为“科技界的火云邪神”。在学术上,他严谨细致,作风踏实,经他教导,我国的科研领域涌现了一批扎实的骨干;一个个青年学者投身国防领域,他们继承了高老衣钵,继续为国防大业做着自己的贡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