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嫌贵不用的激光雷达,被大疆内部孵化的激光雷达厂商Livox览沃科技卖到了千元级,并且在本月开始正式出货。
早在2020年1月的CES上,Livox 就正式对外推出了两款面向 L3/L4 级别自动驾驶的高性能、低成本激光雷达产品:Horizon(浩界) 和 Tele-15(泰览-15)。其中,浩界发布当日即可在线上商城购买。
半年过去,6月17日,泰览-15激光雷达正式上架官方商城,售价8999元。这意味着,泰览-15车载激光雷达将大规模进入市场。
作为自动驾驶无法绕过的核心传感器,激光雷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由于价格高昂,一直是制约激光雷达迟迟没有在汽车领域大规模应用的关键因素。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却曾说“傻子才用激光雷达”,而特斯拉坚持不用激光雷达的原因,不是因为激光雷达不好,而是价格太过昂贵。
Livox全球市场商务总监邓睿豪在接受钛媒体采访时表示,“特斯拉做的是量产车,要卖给终端客户,必须考虑成本。另外,特斯拉需要快速卖车,让大量的车在路上跑起来,才能产生大量的数据去优化它的自动驾驶算法。”
未来特斯拉会不会考虑用激光雷达?邓睿豪认为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主要还在于成本,原来激光雷达最便宜的也要几千美金,甚至上万美金,而随着激光雷达价格的下降,以及技术逐渐的成熟,特斯拉未来采用激光雷达也不是没有可能。
据钛媒体了解,此次Livox发售的泰览-15,比Velodyne的128线激光雷达VLS-128的探测距离300米还要远,达到500米。
具体而言,泰览-15的探测距离提升至320米10%反射率,500米处可探测物体的反射率要求亦由80%降低至50%。通过专用定制版固件支持,可将泰览-15激光雷达的极限量程提升至1000米。
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同时,Livox是如何做到低成本、可量产,且通过车规级要求呢?
如何将激光雷达做到千元级?
激光雷达是一种综合的光探测与测量系统,可以分为机械式激光雷达、固态激光雷达。其中最常见激光雷达的光束操纵方式是机械式旋转,这类非常复杂的机械设备又大又重,生产效率低且成本高昂。
因此,邓睿豪告诉钛媒体,不管是传统做机械式激光雷达厂商,还是下游的客户,都比较认可这样的行业趋势,那就是机械式激光雷达属于过去时,纯固态激光雷达属于未来。
机械式激光雷达的使命更多的是在过去的三四年里,让各个自动驾驶公司去验证使用激光雷达能否实现L4自动驾驶,但是在2020年到2023年这个商业化落地的窗口期,各家自动驾驶公司都在把自己的车队从几十辆上升到几百辆,这使得各家首先必须要考虑的就是成本。
Livox在初期产品设计时,研究了很多其他厂商的技术路径,在对比了多线旋转式、MEMS、Flash、光学相控阵等在内的激光雷达技术方案后,Livox 最终锁定了自己的方向,即非重复式扫描技术。
若想打造一台“人人都用得起”的激光雷达,并实现技术的普及,最关键的是要革新传统旋转式激光雷达的机械设计。
此次发售的泰览-15,不仅可感知500米外的障碍物,且体积小巧、可靠性强。在工作时,可射出多线激光同时进行高速非重复式扫描,当积分时间为0.1秒时,泰览-15即可在15°圆形视场范围内扫描覆盖99.8%的区域,点云密度在等效时间内超过市面上主流128线机械式激光雷达,能够保障在足够的响应时间内,车辆高速运动时仍能快速准确的感知视场里的物体。
当面对反射率较低的黑衣行人,泰览-15激光雷达在300米外的位置认可在100ms内探测到12个点,而面对黑色SUV,可在500米以外探测到14个点,能够轻松满足一般算法对点云数量的要求。
当自动驾驶开始商业化落地运营时,就不得不考虑激光雷达的可靠性和它的使用寿命。据邓睿豪介绍,泰览-15激光雷达采用独特的光电系统设计方案,本身无任何旋转、运动的电子器件,从根本上降低了使用过程中的故障率,让激光雷达产品更加稳定可靠。其光学结构有很强的抗热变形能力,能够通过车规级(VW 80000 / ISO 16750等)温度耐久可靠性测试,满足10年车规寿命要求,MTTF达40000小时。高密度的点云性能和可靠性等级等综合指标,能够满足L3/L4级别自动驾驶车辆的使用需求。
那么,若想实现激光雷达成本下降,有哪些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成本管控方面,邓睿豪认为主要受三个因素影响,一是技术路径的选择,产品本身的设计是不是简单;二是生产效率,整个技术方案的可量产性是不是很强;三是能不能拿到大规模的订单。在他看来,只要这三个因素都能做到,整个激光雷达成本的下降将会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2019年年初, Livox 推出的 Mid (觅道)系列,还是在2020年发布的 浩界 和泰览-15,Livox 最终的目的都不是要以低价在市场竞争中取胜,而是希望探索出激光雷达发展的一个新方向,真正实现技术的普及。
已与AutoX、希迪智驾达成合作
据邓睿豪透露,所有的Robotaxi公司,都在逐渐从机械式的激光雷达转向类固态的激光雷达,在这样一个切换的过程当中,一些头部公司都与Livox有合作,但现在还不太方便对外公开。
除了与头部的一些自动驾驶公司合作,Livox还与一些前装的主机厂直接合作,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目前,在汽车领域,Livox已与自动驾驶公司AutoX、智能重卡公司希迪智驾达成合作。
其中与AutoX 的合作中,AutoX最新一代硬件系统中车身周围搭载的是 浩界 和泰览-15,包括5 个 浩界 传感器组合可实现 360°覆盖,总成本仅为 64 线机械激光雷达的 5%,以及1 个 泰览-15位于车辆前方位置。
浩界 可以让自动驾驶汽车“看得”更宽,而泰览-15则可以让自动驾驶汽车“看得”更远,两款产品组合起来,可以看做是一套激光雷达的解决方案,可以让自动驾驶更加安全。
据AutoX 创始人兼 CEO 肖建雄此前表示,AutoX 将于 2020 年在新的 RoboTaxi 车队中使用 浩界 和 泰览-15。
在汽车领域,目前激光雷达应用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落地到自动驾驶测试的无人车上,另外一类是落地到汽车厂商推出的具有辅助驾驶功能的量产车上。
在邓睿豪看来,短期之内,1-2年内能看到自动驾驶或者激光雷达能够实现大规模的量产落地,是一个不太现实的事情,整个行业还处于一个培育期和导入期,甚至连成长期都还没有进入。因此,在未来1-2年里面会出现大量的样板案例,这些样板案例能够坚持下来,并能够复制到更多领域,且能将自己的商业模式跑通的那些厂商,才有可能在5年之后活得稍微舒服一些。
虽然每个激光雷达厂商都很看好未来自动驾驶的市场,而且这个领域永远是最大的蛋糕,但对于Livox而言,邓睿豪表示,“其实会选择工规和车规两个方向同时进行,工规是要成大单多产量,而车规这块的市场,更多的是卡位,确保在前装的市场里面有一些标杆项目能出来,不管是商用车的主机厂,还是乘用车的主机厂。”
行业卡位战打响
在自动驾驶市场爆发之后,在2015年,激光雷达高精密仪器属性与大规模量产的矛盾也被迅速扩大,市场中存在的空缺开始引来大批分食者,行业内不断开始出现新的激光雷达公司,Livox就是在这样的市场大背景之下,在2016年从大疆内部孵化出来的。
据中信证券预估,2024 年全球激光雷达市场规模有望达 60 亿美元。激光雷达探测距离远,测量精度高,且能够通过扫描点云构建环境三维模型,是实现 L4/L5 级自动驾驶的核心传感器。
在国内激光雷达市场中,除了禾赛科技、速腾聚创、Livox等,华为、博世等消费电子和汽车零部件巨头的首批激光雷达产品,也将在2020年密集落地;在国外激光雷达市场中,除了巨头Velodyne,还有Quanergy、Luminar、Innoviz、AEye、LeddarTech、Ouster等,越来越多的初创企业开始进入,群雄逐鹿,行业卡位战开始打响。
不过,在邓睿豪看来,从业务的重叠角度来看,确实彼此是竞争对手,但若站在更高的格局上来看,目前激光雷达市场还处于早期导入阶段,同行之间更多的使命应该是共同将这块蛋糕做大,让激光雷达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比其他的一些初创公司而言,邓睿豪告诉钛媒体,Livox并没有融资需求,由于背后有大疆,暂时没有后顾之忧,目前正处于发展的时间窗口期。
至于国产激光雷达与进口激光雷达相比谁更好,邓睿豪认为不管国产激光雷达,还是海外进口的激光雷达,目前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即便谁暂时领先,也不构成未来绝对的优势,很有可能在未来三年的激光雷达市场中出现你追我赶的现象。
小结
大疆孵化的Livox,正在让昂贵的激光雷达逐渐实现下沉,“平民化”的价格让技术可以快速得到普及。
随着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速度的加快,未来激光雷达单价有望进一步降低。市场是现实的,所谓比车还贵的激光雷达只是一个过渡品,未来低成本的固态激光雷达将会成为市场的主导。(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张敏)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