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订阅
阅读| 订阅
雷达

广西首次运用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开展地灾调查

来源:人民网2021-07-01我要评论(0)

近日,随着“嗖”的一声,搭载着LiDAR技术(机载激光雷达)的无人机缓缓升空,在广西环境地质调查院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项目组工作人员的操纵下,开始对广西南宁...

近日,随着“嗖”的一声,搭载着LiDAR技术(机载激光雷达)的无人机缓缓升空,在广西环境地质调查院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项目组工作人员的操纵下,开始对广西南宁市武鸣区伊岭岩景区及隆安县龙虎山景区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地质灾害解译和危岩体试点调查。这是该技术首次运用于广西地灾风险调查工作。

在本次调查工作中,针对调查区域植被茂密、高差起伏大、难以依靠人工调查等特点,广西环境地质调查院采用200KHz机载激光雷达频率进行数据获取。经解算,本次获得的该区域点云密度约100.74个/平方米,通过去噪、滤波等操作后去除植被获得的地面点平均密度为6点/平方米,综合植被穿透率为6.41%,满足地质灾害调查的需要,取得了较好的调查效果。

据了解,机载LiDAR技术是一种可以有效穿透植被间隙直达地表的主动遥感技术。通过挂载在无人机或者有人机上的激光传感器发射激光脉冲信号,可以快速、精准、高效的获取到高植被覆盖下的地质灾害隐患形态结构信息(成灾前兆信息)。同时通过数据处理,有效“剥离植被”,实现地质灾害隐患的早期识别,为崩塌(危岩)调查、古滑坡调查、泥石流物源调查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消除了普通无人机摄取的影像仅仅是植被表面、无法探取地表庐山真面目的缺陷,也克服了人工调查危险性高、时效性差、陡峭处无法抵达等诸多不利因素。可以仅用两三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就探知方圆一平方公里内整个区域地表的危岩分布状况,达到地质灾害风险调查(普查)的目的。

据悉,机载LiDAR技术在广西地灾风险调查工作中的首次运用,主要得益于广西环境地质调查院与成都理工大学持续深化校企合作,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从而助推科技成果转化,并运用于实际工作之中。早在今年5月,广西环境地质调查院就与成都理工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成立地质灾害与生态环境工程技术中心,积极推动机载LiDAR技术使用到广西环境地质调查院所负责的南宁市武鸣区、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等四个县(区)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普查)项目之中。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hth官方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hth官方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 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
新闻更新 关键字库 产品更新 企业名录 新闻文章 会议展览 站点地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