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制造业的辉煌与挑战
东莞是广东乃至全中国比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发展经验的一个样本。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莞凭借廉价的土地、劳动力,实行来料/来样加工,承接了来自香港和台湾的产业转移,加工制造业迅速发展,成为了全国有名的“打工”城市。而20世纪初,东莞继续承接了来自深圳的产业转移,制造业继续快速发展,形成了以电子加工制造业为龙头,服装毛织、塑胶玩具、家具、制鞋、五金模具、光电等为支柱的产业结构。
东莞的发展是属于外向型经济的,对出口依赖较大。2008年以前,东莞GDP每年增长率达18%,创造了富可敌省的神话,这也算是东莞曾经的辉煌。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东莞制造业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外需严重萎缩,订单受到影响,部分中小型企业陆续关门歇业,一些大型代工企业也大规模减产。
北临广州、南面深圳,东莞本就难以吸引大量高端技术与创新人才。另外,自2003年广东开始出现“用工荒”,这股风越刮越盛,最紧缺的时候,据说东莞用工缺口达50万以上。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挑战,就是人力成本的快速上涨。10年前一个普通个人的的工资约1000元左右,而如今普遍已经涨到2500-3000元,而且工厂往往还提供包食宿,核算下来,一个工人的成本支出超过3500元。而且东莞许多制造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用工量大,人力成本的增加大大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土地的严重开发、透支,也是制约了东莞制造业发展的后劲。东莞的实际面积不到2500平方公里,由于发展早期“村村冒烟、镇镇生产”,工厂与产业园建设遍地都是,规划管理不够与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目前,除了林地与天然水域,东莞可用土地开发度超过90%。
东莞本土企业以及市政府早已察觉到危机的到来,并谋求产业转型升级。
东莞产业转型升级
自2008年起,东莞就在省委省政府指导下,大力推进“腾笼换鸟”,这是经济形势与市场环境倒逼东莞转型。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的历程其实也是中国转型的一个缩影。
一方面,东莞大力发展高科技与高端服务产业,比如物联网、电子商务、机器人、云计算、智能装备等;另一方面,引导传统的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企业实现“机器换人”,工艺转型与技术提升。
近几年,东莞市政府做过一系列努力,机器人产业被列入本市重点发展产业。东莞市政府投资27亿元,建设了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目前,东莞已有六成工业企业进行了“机器换人”,2014年东莞启动“机器换人”计划,总投资超过62亿元,减少用工约4万人;2015年1月-11月,东莞全市工业技改完成投资额204.4亿元,同比增长114.5%。2015年预计东莞市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2%、7.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47.0%、36.0%。
如今,机器换人和机械装备自动化在东莞已经蔚然成风。松山湖已成为高新科技与现代服务的聚集地,而各镇街也大力推动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焕发出新的活力。2014年在全国经济下行的环境下,东莞实现GDP增长7.8%,2015年东莞GDP预计达6280亿元,同比增长8%,成功踏上了华丽转型的道路。
激光智能装备是实现智能制造的载体
1月21日,2016年东莞市委“一号文”《中共东莞市委关于深入推进“三个走在前列”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一号文”要求把东莞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
东莞是个工厂遍地的地方,要实现转型,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自我的“内部升级”。本土大部分的企业是属于低端的传统产业,或者是缺乏核心技术的代加工企业,结合近年国外引进的“工业4.0”概念,以及国务院大力提倡的走智能制造道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方向,引导东莞企业改变加工方式,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增加产品附加值与质量,提高核心研发水平与生产效率,实现环境友好型生产,是主要的方法,而“机器换人”算是找对了方向。
近年来,随着先进制造领域在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方面的不断进步,机器人在制造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机器人与激光技术的结合,可以为智能制造提供完美的解决方案。例如在3C行业中激光自动切割、自动打标、自动检测等,为大型代工厂实现机器换人,节约成本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
激光加工是利用光的能量经过透镜聚焦后在焦点上达到很高的能量密度,靠光热效应对材料实现加工的。激光加工不需要工具、高效清洁、加工质量好、自动化程度高、表面变形小,可加工各种材料。用激光束对材料进行各种加工,如打孔、切割、划片、焊接、热处理等。以激光切割机、焊接机、打标机以及激光机器人系统为代表的高端装备是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载体。其中大族激光所属的激光切割机床智能制造产品入围工信部2015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
激光加工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在微电子、钣金、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服装皮革、轨道机车、石油化工、船舶、汽车、广告标识、移动终端设备等都有大量的应用。据了解,美国的制造业中,有超过一万亿美元的产品附加值是与激光相关。而在欧洲的汽车制造中,50-70%的汽车零部件采用了激光工艺。
以虎门为重点的镇街服装产业比较成熟,传统的牛仔洗水工艺,需要大量的水和化学药品,这对水资源、从业者的身体健康都有很大的伤害。一台激光机器,对着一件牛仔裤扫一扫,有水洗图案效果的牛仔裤便出来了,前后仅需20秒钟。如果使用传统的人工水洗,各道工序加起来,至少需要1小时。而使用激光机器,1人可操作4台机器,约40人就可以完成传统牛仔裤洗水工厂200名工人80%的工艺量。
在中国,激光智能装备产业每年以超过20%的速度发展,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武汉、深圳、温州、东莞、鞍山、北京、苏州等地已逐渐发展成为激光产业聚集地。某些地方政府也在大力推动激光产业园的建设。
东莞激光加工智能装备产业现状
东莞的激光产业发展是在应用需求的市场驱动下自然形成,由于缺少政府引导,目前发展比较分散,基本上各个镇街都有,具体主要分布在松山湖、万江、东城、长安、凤岗等镇街。结合东莞以轻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本土激光产业形成了以中小功率激光切割、焊接、打标、雕刻为主要发展方向,广泛应用于金属板切割、五金模具加工、广告雕刻、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包装印刷、工业机械、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等。
据统计,目前东莞拥有激光生产企业40余家,专业加工服务企业10余家,成百上千的小型激光加工站遍布全市。主要激光生产企业有大族粤铭、盛雄激光、正业科技、光博士、新光源、大汉激光、恒德激光、力星激光、冠钧激光、斯派特、东莞创可、逸飞激光等;而加工服务企业有东莞光韵达、光谷茂和、通快(东莞)、和胜激光、新力激光等。
据预计,2015年东莞激光产值约20亿元,其中大部分归属于激光加工设备产值,其次是下游激光加工服务,而从事激光器与核心器件的企业只有少数。据了解,一台激光加工机器,激光器与相关核心器件占据了大部分的附加值,然而门槛较高,需要较强的技术基础与科研实力,同时东莞以及珠三角激光加工应用市场较大,所以很多东莞的激光企业选择了从事中游的激光加工设备生产。
由于缺乏政府引导,目前东莞的激光产业比较分散,集中度较高的是在松山湖与万江、虎门等地,尤其是本土第一大激光企业大族粤铭于2013年搬迁到松山湖后,更增加了松山湖的激光产业实力。“机器换人”其中一个重要加工方式是采用激光加工装备与激光机器人集成系统,这些都是实现智能制造的首选,如今武汉、深圳、西安、苏州、温州与鞍山等地方政府纷纷意识到激光装备的重要性,并出台针对性扶持政策以及规划激光产业园,未来东莞的激光产业需要政府的规划建设与引导发展,引进人才、完善产业链、增强影响力。
规划广东(道滘)激光装备产业园
东莞作为加工制造业名城,位于广州深圳两大城市之间,依靠深圳拥有110亿的激光产业链,以及广州拥有的上千亿装备制造业,发展激光产业的基础与应用市场非常巨大,在东莞打造激光装备产业园是大有前途的。
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目前汇聚较有实力和活力的激光企业会员100多家,近年来,随着激光企业发展壮大,不少规模以上企业急需扩产扩建,由于广东省内缺少成熟激光产业规划,一些激光企业因其他省市产业园招商而在外地设立分公司扩产。
2015年中,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获悉东莞市道滘镇重点发展以新材料、新装备、新硬件、新能源、新医药、新业态为特色和优势的“六新”产业,构筑建园计划。发展激光新装备是道滘镇“六新”产业之一,而激光是目前较为先进的产业,符合入园首选条件。为此,激光协会相关领导带领部分激光企业会员访问了东莞市道滘镇政府,并与道滘镇主要领导进行了交流洽谈,初步达成了双方共建规划激光装备产业园的合作意向,主管该片区的东莞市政府领导也参加了现场交流。据道滘镇相关负责人透露,广东(道滘)激光装备产业园计划投资金额达到36亿元。双方初步确定,激光装备产业园拟选址广深高速道滘出口地段,由道滘镇政府提供建设用地超过1000亩,激光协会协助导入部分规模以上激光企业,后期实现产业集群化,并建立激光研究院,形成工程研发、设计展示、生产制造、项目孵化、激光加工、技术应用、市场销售、产品检测、成果鉴定、人才培训、上下游产业链贯通、行业配套发展的华南地区重点激光产业基地,打造广东“光谷”,并与深圳、广州现有的激光产业形成华南激光产业带,产生强大的产业影响力。
“十三五”内激光大发展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东莞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对内,东莞必须继续推进“机器换人”项目,优化商业注册制度等;对外,则要引进高端人才与高科技项目,加强与外国的科技对接,这样才能确保多年来产业转型的努力立于不败之地。
乘着“十三五”规划的东风,广东激光装备产业园的建立,必将推动东莞以及广东激光产业大发展,并加快实现东莞制造业向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的进程,激光装备与激光机器人系统作为“机器换人”的应用首选,必将给“东莞制造”带来新的活力,成为东莞经济新的增长点。
(激光制造商情:johnny)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