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首富李嘉诚日前飞抵江城武汉,出席长江国际商会成立大会并担任名誉会长。
“我对湖北、对武汉有一分很特殊的文化感情。”现年86岁的李嘉诚,近年很少现身公共场合,他的武汉之行被认为是用行动击破撤资传言,或将投资布局转向长江经济带。
当天,美国泛亚公司董事长方李邦琴、招商银行原行长马蔚华及50多家跨国公司、全美华人金融协会等国际著名商会社团考察武汉。
当长江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自古依江而兴的长江中游节点城市武汉,正力图抢抓机遇乘势复兴。2014年一季度,武汉GDP比上年同期增长9.2%,增幅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是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唯一实现增幅正增长的城市。“这0.2个百分点应该是一个拐点性、标志性的数据。”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认为,中西部经济崛起及大武汉复兴已经开始发力。
而李嘉诚的到访,无疑又为这座中部要塞的未来增添了更多想象空间。
尽管撤资论争尚未平息,但在5月20日这天,却有两个与李嘉诚有关的活动在内地展开。除了其本人从上午9时抵汉,到下午5时飞离,总共驻留8个小时之外,另有一场与之有关的活动在北京同步进行——2014科技创新日。
当天,李嘉诚基金会在2014科技创新日系列活动中展示了7个高科技项目,分别是人造鸡蛋、折叠LED灯、大数据筛查癌症、非转基因育种技术、废水生物处理产品、生物可降解食品包装以及客观评估个人信誉系统。
事实上,在科教资源丰富、高新企业聚集的武汉,如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助推产业转型,亦是当地主政者面临的重要课题。2008年,湖北省在全国率先出台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4个70%”政策,今年初又出台对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进行大幅度改革的10条新规,通过授予高校、院所研发团队研发成果的使用权、经营权和处置权,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激活湖北科教人才资源优势。
相比中部其他省市,武汉显然具有较为突出的科技辐射力优势。武汉东湖高新区起步于1984年谋划筹建的东湖智力密集经济小区,如今这里已是中国创新技术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具有多项全国“之最”,如国内最大的光电器件生产基地、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最大的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基地,等等。作为继北京中关村之后的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东湖高新区被誉为“中国光谷”。
李鸿忠曾对“光谷”如此解读:“光”是指内容,指产业;“谷”是指环境,指改革创新的体制机制。2014年一季度,武汉东湖高新区平均每个工作日诞生26家企业(经营实体),而2013年这一数据为15家。
近两年,武汉凭借人才和政策优势,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科技企业进驻。如联想投资50亿元在光谷建立全球最大的移动互联产业基地,而TCL计划投入150亿元在光谷兴建基地,生产移动终端中价值最高的部件显示面板。
借鉴硅谷等地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经验,光谷还致力于集聚科技支行、风险投资等金融机构、投资机构,引导金融机构开展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信用贷款等创新性融资,打造成为国内科技支行最密集、创新型融资额度最大的资本特区。在武汉上报给国务院的金融改革创新方案中,科技金融与航运物流金融、民间金融、绿色金融一道作为改革创新的重点,试图将武汉打造为中部地区和长江中游的金融中心。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