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15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与中国宏观形势走向一致,从外部环境、整体产业、细分行业、产业转型四方面呈现出新常态。尤其是2014年以来,产业突如其来的出口负增长态势,对2015年产业发展定下了严峻的基调。但同时,应看到集成电路政策效应的显现,以及智能硬件和跨界转型的加速,将为产业注入新鲜活力。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任务面临严峻挑战,但也呈现新的契机。
政策引导注入新活力
(一)外部环境新常态:国内外宏观经济普遍降温
全球经济仍然处于低位徘徊,不同经济体面临挑战各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2015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由4.0%下调至3.8%。由于法德等核心国经济回暖以及希腊逆转颓废态势,三季度欧元区和欧盟GDP同比增速都好于预期。但由于通货紧缩压力上升,以及希腊政府仍面临着确保主权债务的一系列挑战,2015年欧元区表现仍然令人担忧;由于长期经济结构失衡和石油能源收入下降,俄罗斯经济下行风险增强,而其他新兴经济体也面临通缩压力,难以开启高速增长。有国际机构调查显示,38%的受访者认为全球经济正在恶化,达到两年来的最低谷。
中国经济也将在波折中低位运行,各行业领域皆面临下行压力。从2014年我国经济趋势看,从第一季度的低位增长至第二季度增速(7.5%)回升,再至第三季度(7.3%)的下降,可以看出,虽然货币政策、基础建设投资项目等政策引导产生了明显成效,但是由于基础脆弱,预计2015年经济基本面仍然难以出现明显回升。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房地产市场长期拐点的来临,对我国经济全面转型提出了紧迫要求。由于缺乏显著的增长点,预期2014年全年GDP增速将处于7.2%-7.5%区间,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继续小幅下降,至7%左右。
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也受到国内外宏观经济的深刻影响,出现了自国际金融危机后的首次出口负增长,产业投资不断波动。受上年基数较高以及打击对港虚假贸易等因素影响,2014年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额增长由正转负。截至第三季度,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总额下降3.3%,出口额同比下降1.8%,进口额同比下降5.5%;受稳健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影响,产业投资状况同样令人担忧,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仅为10.5%,相较同期工业投资,电子信息制造业投资降低了3个百分点,并且再创2014年单月最低水平。预计2015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有望结束负增长,投资增速约为10%,产业外部环境较为严峻。
(二)产业增长新常态:增速面临降至个位数风险
2014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增速进入较低的增长区间。自第一季度以来,产业增速陡然下滑,直至第二季度企稳回升,再至第三季度基本稳定,但其中只有3个月增速高于10%,即7个月增速都出现了个位数。1-10月,全产业销售产值达8.34万亿元,同比增长10.1%,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成熟市场产品产量增速不断下滑,移动通信基站增长形成亮点。手机产品增速继续下降,彩电产量明显上升,移动通信基站增幅超过100%,成为重点产品的最大亮点。2015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仍然面临着国内外市场深度调整的影响,出口难以成为产业重要增长极,但国家集成电路推进纲要等政策有望拉动产业发展,预计产业规模增长水平与2014年基本持平,保持在10%左右。
虽然增速有所下滑,但行业效益有望上升。截至第三季度,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0.1%,利润同比增长30.1%,全行业实现利润率4.1%,不断提升,但仍低于工业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龙头企业转型升级有所成效,计算机巨头联想在个人电脑领域的利润增速超过10%,再创新高;家电巨头海尔通过实践“管理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的转型战略,利润增速高达18%;70家元件百强企业利润总额平均增长25.6%;集成电路制造企业中芯国际上半年毛利润率达28%,达近年来最高水平。可以预期,2015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在转型升级带动下,利润有望进一步提升,达到4.5%左右,不断逼近工业平均水平。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