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激光加工设备行业根据美国《工业激光解决方案》(简称“ILS”)统计,2014年全球激光及设备供应商的业绩基本达到了预计目标。过去的五年中,随着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经济的增长,激光器及其系统的销售收入逐年上升。2014年,由于中国市场的疲软,这一增长开始放缓,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激光市场,正处于转型的阶段,国内厂家开始把目光转向全球市场,该市场充斥着中国知识产权的产品。
表1:所有的工业激光材料加工市场的销售收入(货币单位:百万美元)
表1展示了工业激光器在材料加工应用领域的情况。ILS使用了合作伙伴StrategiesUnlimited公司建立的类别,其中微加工领域包括了所有功率小于1千瓦的激光器的应用,而材料加工领域则覆盖了功率大于等于1千瓦的激光器的应用。ILS没有发布应用于远紫外和极端远紫外光刻领域的激光器的销售收入,根据StrategiesUnlimited的报告,这一领域的销售收入为9.08亿美金,比2013年增加了15%,并且预计在2015年将获得18%的增长率。(1)打标业务2014年,打标领域大约占据了工业激光器总销售收入的13%,微加工领域约占23%,材料加工则以63%的份额占据了主导地位——主要是由于该领域使用的激光器的销售价格比较高。2014年总的销售增长率约为6%,主要原因是金属加工(主要是切割和焊接)使用的高功率激光器销售的增加(约8%)。在这些应用领域中,CO2激光器和光纤激光器竞争激烈。打标领域激光器的销售比值见下表:
表2:用于打标/雕刻的激光器的销售比值(货币单位:百万美元)
如表2所示,打标/雕刻市场是推动低功率激光类别增长的主要动力。回顾工业激光器从1970年开始的表现,发现只有在两个重要的市场逆转点(1993年和2008年-2009年)时打标/雕刻市场的销售才有所下降。该市场目前主要是靠质量获胜,因为低功率光纤激光器和CO2激光器的成本使得利润难以维持。2014年销售数量继续保持个位数增长,预计2015年会略微增加。(2)微加工业务
工业激光市场有很大一部分分裂成多个细分市场,ILS将激光微加工领域(表3)分为四类:半导体/PC板、精密金属加工、增材制造和其他,这些领域适用于输出功率小于1kW的所有类型的激光器。
表3:应用在微加工领域的激光器(<1kW)(货币单位:百万美元)
表3将微加工分为三个大的分类以及杂项,可以看出3D打印技术焕发出极大的活力,引起了持续而广泛的关注。众多工业对增材制造(用高功率激光直接金属沉积技术来制造零部件)的接受度在提高。由于政府采取了补贴措施以刺激消费者需求,与太阳能电池及太阳能电厂的组件加工有关的应用市场为“其他”类别的增长率做出了贡献,证明激光器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整个制造链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硅片的修边和切割、电池表面的划线、检测太阳能电池中的缺陷和太阳能电池的性能测试。和其他工艺和技术相比,激光器在质量或成本(或两者都是)方面表现出竞争优势和优越的性能,尤其是现在新的太阳能电池结构和平台已被接受,使得激光器在这一领域的应用报以更多期待。近年来,CO2激光系统在钻孔方面的交货量首次有所下降,某种意义上来说,印刷电路板行业在2014年的增长放缓对其造成了影响。
(3)材料加工业务
高功率激光器占据了工业激光器市场总销售收入的63%,在增长势头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因为其大部分应用都属于金属加工领域,例如航空航天、运输和金属制品(应用于以下领域的切割和焊接:中国的高速列车;美国的飞机零部件;欧洲、中国和美国的汽车零部件;欧洲的造船业),所以这些激光器获得了最大的关注。
从表4来看,2014年材料加工领域的销售收入有75%来自于金属激光切割,主要是金属板材切割。综合来看,这一领域的销售收入几乎占据了所有工业激光器销售收入的50%。激光焊接方面的销售收入在2014年增加了10%,它在所有工业激光器的销售总额中占据了14%的份额。
表4:用于材料加工的激光器的销售收入(≥1kW)(货币单位:百万美元)
据估计,在2014年,集成到切割系统中的高功率激光器的销售量大约有6000台,其中主要都是CO2激光器。表5中,CO2激光器的销售收入增加了3%。而光纤激光器的销售收入增加了17%;光纤激光器大部分的增长是以CO2激光器的牺牲为代价。在2014年,CO2激光器的销售收入占据了总销售收入的43%,光纤激光器占36%。到2015年,这一数字预计将持平,CO2激光器是40%,光纤激光器是39%。2014年10月,在EuroBLECH展会(两年一届)上展示了49台工业激光系统,其中有43台使用了光纤激光器,使用CO2激光器的只有6台。而6年前在同样的展会中,展示的CO2激光器有23台,而光纤激光器只有4台。
表5:用于材料加工的激光器种类(≥1kW)(货币单位:百万美元)
(以上统计、预测数据源自《工业激光解决方案》(简称“ILS”))
2014年,公司大功率切割设备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59%,公司已成为全球技术水平领先、产销量最大的光纤激光设备企业。在激光标记、焊接、切割设备领域,主流产品已实现同国际竞争对手同质化竞争,公司确信主流产品将在全球范围内保持市场主导地位。与国内外激光设备公司相比,公司在技术储备、产品性价比、定制能力、销售服务网络、紧密客户关系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这些优势在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中得到充分印证。
●PCB设备行业
中国大陆作为全球电子产品主要的生产基地,带动了电子产品所需要的PCB产业链转移到中国大陆就近生产和供应,确立了中国大陆地区PCB产值全球第一的地位。根据市场调查机构Prismark预计,2014年全球PCB市场增长2.3%,总产值达574.37亿美元。预计2015年PCB产业的年增长率约为2.7%,未来5年年增长率约为3%。
亚洲主要生产区域方面,中国从2013年的43.8%上升到2014年的45.5%,产值达261亿美元,增长率为6%;日本因货币贬值影响,PCB行业的产量产值持续下降;韩国由于三星销量不佳影响,PCB业务下滑。
注:以上资料来源:Prismark(2015)
公司控股子公司深圳市大族数控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麦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PCB钻孔、成型、曝光、测试等设备生产,目前已经具备曝光、机械钻孔、激光钻孔、机械成型、激光成型、电测、AOI测试等14大类产品,几乎涵盖所有的PCB制程,是全球PCB行业设备供应商中中高端产品最为齐全的厂商。
2、公司的发展战略规划
(1)公司的战略:产品极致化,行业细分化。公司坚持把激光产品做到极致,把行业装备做到专业。一方面已基本完成激光标记、激光焊接、激光切割等工业激光加工领域及相关上下游产业如PCB设备、CNC数控机床、LED设备及产品等产品线的战略布局。另一方面,公司将继续发挥在光机电气领域积累的人才和核心技术优势,加大在自动化配套设备市场领域的资源投入、拓展力度。小功率激光设备向自动化工作站方向延伸,探索手臂型机器人项目。大功率激光设备重点关注自动化系统集成解决方案领域,尤其重视汽车激光焊接等领域。公司将在上述领域,将自主创新和资本运营相结合,做大做强相关产业,不断强化和确立公司在相关产品市场的主导地位。
(2)以自主开发、不断创新作为公司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努力打造科学化和高效化的内部管理体系。自主创新主要体现为三方面:一是紧跟国际最先进的技术方向,积极地开展前瞻性项目的研究,掌握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关键技术,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二是进一步加强与客户的联系,坚持产品开发以客户的需求和应用为引导,充分发挥公司灵活迅速的优势,始终把对客户的贴身服务作为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继续大力推广激光在不同工业领域的应用技术,以应用技术带领公司的市场发展;三是在生产规模扩大的同时,不断总结积累各类生产经验、制造工艺,使公司未来在大规模、高质量生产的成本竞争、质量竞争、生产技术竞争中获得优势。
3、公司未来面临的风险
●技术风险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技术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国际激光加工技术在不断进步,公司近几年虽然在激光基础研究上作了一定的投入,同国外技术相比还比较薄弱,存在新技术替代的风险。
●管理风险
公司近几年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状态,子公司数量较多。受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思维习惯和文化理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子公司的管理控制环境将有可能影响公司的整体运营效率和业务持续发展。
●销售增速下降风险
近几年公司销售规模持续不断增长,造成公司销售基数不断增长,虽然从长期来看,公司各项产品和业务仍具有较大市场潜力,但不排除个别年份出现销售增速下降、销售出现波动等情况的可能性。
●盈利的稳定性风险
我国激光加工应用水平较低,国内对HTH登陆入口网页 的需求潜力还比较大。目前公司处在国内激光设备的市场主导地位,随着公司产品领域的扩展,通过产品规模扩大降低成本,公司盈利总体上仍能保持稳定水平。
由于公司主导产品为装备,主要市场包括存量替代和增量两个方面。对销售对象来说属于固定资产投资。作为固定资产投资,公司销售对象在购买设备时间和数量上可能存在不均衡现象;对于整个市场,未来也有饱和或增速下降的风险;同时,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调控政策,对公司产品的需求也可能产生直接的影响。另一方面,虽然公司在国内工业激光设备领域处于主导地位,但市场竞争因素仍然存在。随着行业的发展,技术成熟度的增强,并不能排除由于竞争者增加、竞争者实力增强等因素,导致公司市场占有率减少、产品价格下降的可能性。因此,公司销售和利润水平如受上述因素影响,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
4、2015年公司经营计划
(1)持续完善扁平化的组织架构及与之配套的独立核算管理体系,完善公司平台化管理模式。各部门持续加强内部管理和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全面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实现高效运营;
(2)继续发挥平台管理优势,不拘泥于现有业务,对细分市场专业化,开发更多具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
(3)鼓励事业部子公司加大自动化投入,鼓励新设部门、新设公司、新上机器人项目,为客户提供附带激光工艺解决方案的自动化生产线的机器人;
(4)努力打造机器人行业的开放性基础平台,构建涵括电机、传感器、控制系统、减速机等各个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科研平台,以助力机器人行业的发展;
(5)积极寻找优质的系统集成商,利用上市公司的资本平台,沿着激光这个主行业进行自动化及机器人相关项目的并购;
(6)支持中功率激光业务的研发投入,丰富中功率产品系列,大力开展市场推广工作;
(7)加大核心配件的研发投入,力争实现量产,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8)逐步剥离非核心业务,提高资产运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