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订阅
阅读| 订阅
解决方案

南海首试激光雷达监测空气质量

星之球激光来源:珠江时报2015-09-10我要评论(0)

近日获悉,南海首度尝鲜用可视型激光雷达设备监测空气质量,激光一扫,便知污染多少。

以往面对环境污染,常见的是“你举报我处理”;如今,利用激光雷达等高科技手段对空气质量进行全天候监测,或将改变这种被动格局。
  近日获悉,南海首度尝鲜用可视型激光雷达设备监测空气质量。该设备可24小时不间断监测1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颗粒物和气溶胶(一种成因复杂的烟、固体粉尘等污染物)等覆盖情况,更加直观地对城市污染源进行监测与追踪。操作者可根据相关数据分析判定污染源产生成因,从而制定方案管控污染源等。
  “这是区环保局探索环境监测精细化的重要举措,如果可以应用到村级工业区的治理上,将改变人工大范围搜索模糊污染源的被动局面。”南海区环境保护监测站副站长简颖涛对此充满了期待,“这个设备还能实现立体面扫描,届时监测空气质量变化将更为科学和提前。”
  7月8日至24日,区环保局联合区气象局与北京某科技公司合作,对可视型激光雷达设备进行试应用。
  区环保局选取了北约商厦和桂城广播站两个点位,利用可视型激光雷达设备扫描近1个月。简颖涛向记者简单介绍了该设备运作程序,仪器将绿色激光打入空中,遇到大气中的颗粒物或其他污染物时,激光可以感知并将数据传回。记者看了部分扫描示意图,在以上述两个点位为中心,10公里范围为半径的平面扫描图上,区域环境情况以饼状示意图呈现,结合卫星定位图,可进一步精准定位污染源的来源。
  “颜色越趋于红色,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气溶胶越多,颜色越趋于绿色,空气质量越好。”简颖涛举例分析,“在上下班高峰期,这块污染源是呈带状分布的,这附近是南海大道,能分析出汽车尾气排放是污染源的主要来源之一。”
  激光一扫,便知污染多少。“但目前来说,选点是关键,也是难点。要避开高楼大厦的阻挡,也要有一定的区域代表性。”简颖涛表示,希望能与北京的公司继续加强合作,将其应用到本地的污染源治理上,实现精细化监测、科学化管控。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hth官方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hth官方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 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