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订阅
阅读| 订阅
今日要闻

激光智造助力中国制造2025

星之球科技来源:锐科光纤激光器2017-02-21我要评论(0)

中国制造2025这一概念最早出现是源自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中国制造2025”这一概念最早出现是源自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概念提出后,总理也在此后的多次会议、活动中,亲自为中国制造加油、“站台”,并明确表示“工业制造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实现发展升级的‘国之重器’”
细化落实 通力部署

在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一年多后,今年2月,20多个国务院部委开始通力配合,为细化落实“建设制造强国的行动纲领”编制出一套细致的“框架图”。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启动的《中国制造2025》“1+X”规划体系的编制工作已于近日全部完成,11个配套实施指南已经全部发布实施。
此次提出的“1+X”概念,其中“1”是指《中国制造2025》,“X”则包括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5大工程实施指南,发展服务型制造和装备制造业质量品牌2个专项行动指南,及新材料、信息产业、医药工业和制造业人才4个发展规划指南。
光谷制造响应中国制造2025号召

激光,作为20世纪以来,继原子能、计算机、半导体之后,人类的又一重大发明,被称 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亮的光”。据统计,人们的生活,工业,医疗,航空,电子,生物医药……几乎50%的行业都会用到激光技术。

在中国制造2025的大战略背景下,传统工业制造业也面临着深度转型的需求,其中一个方向就是效率提升的同时转向附加值更高、技术壁垒更高的高端精密加工。

激光制造是工业生产中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移,实现精密加工的一个重要标志。激光产业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高地”,通过技术嫁接,激光在钢铁、化工、汽车等工业生产中都有着广阔的市场应用,激光加工具有“柔性化”的特点,它与自动化、智能化相结合,将带动整体制造业的创新升级,使制造过程更加高效。中国制造业面临的转型升级,正是传统加工工艺向激光加工工艺转型的契机。

有行业内的人曾说“在全球激光领域,或许有人不知道中国武汉在哪里,但一定知道中国有一个光谷!”这句话足以见证光谷激光行业在世界中的地位。

从数据来看,目前,光谷已聚集300多家激光企业,密度全世界独一无二,成为我国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产值逾200亿元,占据全国激光市场半壁江山。

多个激光产业园在光谷的运营和开建,世界HTH登陆入口网页 行业协会在光谷的注册成立,整合光谷的激光产业链,培育一批新三板挂牌、创业板上市的龙头激光企业,鼓励万众参与激光技术创新和创意设计……一系列的激光行业成就都推动“2025中国制造”在光谷激光领域的落地。
激光智造助力制造强国

目前工业领域已经普遍接受了激光加工的概念,中国的激光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最好的时代”,预计在未来三至十年内,中国将步入“光制造”时代,期间,激光技术不仅会推动中国工业、制造业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未来将会有更多高新尖激光产品将出现在中国乃至世界市场上。

中国激光产业已取得了超乎寻常的发展,并且初现中国激光产业的雏形,激光已经从简单的产品使用迈入到一个产业的发展。
总部设立在光谷的锐科激光,借助良好的产业地理优势,在包括三位国家千人计划在内的国际一流光纤激光器及关键器件研发团队经过几年努力,先后自主研发出国内首台10W脉冲全光纤激光器、首台25W脉冲全光纤激光器、首台100W连续全光纤激光器和首台1000W连续全光纤激光器,全自主研发的2万瓦光纤激光器也正式进入装机阶段,打破国外垄断并迫使同类进口产品价格下降50%,一系列替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的创新产品不断问世,并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业中的点焊、缝焊、钻孔、锡焊、塑料焊接、精密切割、融覆、表面处理、打孔、器件加工、精细打标、材料打深等各种需求。

随着应用的普及,激光技术已经进入了消费电子、钣金加工、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石油管道、新能源等领域,包括目前各国所倡导的先进制造、智能制造、3D打印等都和激光技术有密切关系。
在“中国制造2025”的初始阶段,作为这场变革潮流的激光先进制造的代表,锐科激光始终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努力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光纤激光器品牌,为实现制造业的未来愿景贡献自己一份力量,为“中国制造”转型成“中国智造”奠定扎实的基础,用技术的不断创新,创响“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的未来必将在我们手上大放光芒!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hth官方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hth官方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 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
新闻更新 关键字库 产品更新 企业名录 新闻文章 会议展览 站点地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