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智能制造的创新工具,3D打印让塑料企业产品在设计和制造阶段都更具竞争优势,颠覆了传统的模型制作方式,高效节约模型制作时间,实现产品质量更具优势,设计更具个性化,生产制造更节约成本,提升企业生产力。随着我国积极推动3D打印技术的规范化、快速发展,3D打印成为推动塑料行业创新发展的新途径和重要工具。
过去几年,随着3D打印机出货量的增长,3D打印的产业链正在发生变化。首先,全球3D打印机领先的企业,包括EOS,Stratasys, 3D System, 都开始把业务从3D打印机延伸到3D打印材料和3D打印服务领域。它们试图在3D打印领域建立类似传统打印行业的盈利模式,即卖打印机挣钱不多,卖打印耗材成为主要的盈利方式。事实证明这种商业模式的选择是有成效的,据壹行研(Innova Research)观察,许多领先的3D打印机企业卖打印材料的收入已经超过他们卖打印机的销售收入。为了这个盈利模式得以延续,有些3D打印机公司开始采取一些技术手段来阻止用户使用第三方的材料。比如,规定用户必须使用本公司指定的材料,否则不予以保修等。
但是,一个硬币总有另外一面,在3D打印行业里大量的第三方打印材料供应商正在崛起。目前,3D打印市场虽然还不大,但由于材料售价昂贵,有些能达到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毛利率。因此最近几年进入3D打印材料领域的公司数量呈爆发性增长的趋势。在中国,高质量的光固化3D打印材料,即光敏树脂,和某些金属3D打印粉末材料还比较短缺。比如,在光固化3D打印材料领域,国产材料能够达到的打印精度与进口材料相比差一个档次,虽然价格只是进口材料的一半,但用户在打印精度要求较高的产品时还是会优先选用进口材料。这些利润丰厚且有技术含量的3D打印材料领域为国内相关材料企业提供了很好的潜在市场。
随着3D打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3D打印材料的种类拓展迅速。除了传统的3D打印材料如光敏树脂、ABS和PLA塑料丝材、钛合金和其他金属粉末、陶瓷粉末外,玻璃和其他一些以前不能用做3D打印的材料也被采用到3D打印领域,相关的3D打印机也已成型。3D打印材料虽然市场还小,但毛利率高,有相当的技术壁垒,为相关材料供应商提供了产品升级换代的机会。
综上所述,3D打印市场在最近四、五年成为政府、制造业界、投资人等关注的热点。虽然3D打印并不是一项新技术,也并不具有颠覆传统制造业的潜力,但3D打印的确是一项未来市场增长潜力较大的技术。随着3D打印机销售的增长,3D打印材料因其高毛利率受到3D打印机厂家和大量第三方3D打印材料供应商的青睐。总体而言,中国高端3D打印材料还比较短缺,替代进口的市场潜力很大。相对于3D打印机器而言,高质量的3D打印材料的增长潜力更大,盈利前景相对明确,这一领域将吸引3D打印公司、相关材料供应商和投资人的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