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出处。
解决方案
6000亿元市场规模下的话语权之争 机器人产业将如何拔得头筹
星之球科技来源:中关村在线2017-07-17我要评论(0)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在2017年科技变革浪潮中被贴上了热点标签,各国在关注中也纷纷摆出了技术角逐的局面。尤其在互联网圈子里也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在2017年科技变革浪潮中被贴上了热点标签,各国在关注中也纷纷摆出了技术角逐的局面。尤其在互联网圈子里也开始信奉“得人工智能者得天下”的至理名言。在行业与市场一片火热的背后,国内的机器人产业同时浮现出大大小小的隐忧。随着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和“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机器人替代人工成为大势所趋,因此市场化发展下逐步凸显的各种问题便更加不容忽视。
国内销量居世界之首 进口货却占九成
虽然我国机器人产业起步较晚,但好在持续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而这都归功于本土工业机器人的保有量。随着近年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工业领域“机器换人”现象普遍,与之相对的工业机器人市场的繁荣带动国内也把机器人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据相关统计,国内重点发展机器人产业的省份达到28个,机器人产业园区达到了40多个,机器人企业已超500家。
在市场和政策的双重利好的条件下,国内机器人市场迅速升温,据预计,未来1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总规模将会达到可观的6000亿元。
自2013年以来,我国工业机器人使用量大幅度攀升。2016年总销售量已达到8.9万台,同比增长26.6%。其中,国产工业机器人累计销售2.9万台,同比增长30.9%。工业机器人安装量达到8.5万台,超过全球新增工业机器人数量的30%。
目前,全球处于使用中的工业机器人已超150万台。到2018年,这一数字将突破230万台,其中,140万台在亚洲,占比超过一半。而这意味着,全球每10台工业机器人中,就有3台在中国使用。然而,尽管我国工业机器人的使用量在全球范围已连续5年排名第一,但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庞大的机器人消费市场下,中国本土品牌机器人仅占其中4%。
可以说,我国当前正处于“中国智造”的攻坚期,眼下推动包括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应用在内,新兴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化发展已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自从《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2020年具体目标开始,我国新一代机器人技术在各领域的推进下实现着突破,但创新应用的前提却仍需面对核心技术缺失及相关人才培养等阻碍。
相关人才缺口超数百万 掌控核心技术成关键
依据《全球AI领域人才报告》显示,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内10年从业者仅占38.7%,而美国的10年以上相关从业人员比例已达到全球最高的71.5%。不过,我国在人工智能人才总量上与美国虽相差悬殊,但总体来看优势明显,发展前景更胜一筹。
中国AI人才的优势在于,相比之下高学历者居多,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人才占比达到62.1%,领先于美国的56.5%。而在人员分布方面,美国的AI基础层人才占比超七成,过于集中。中国在AI技术层和应用层的人才则分布更为广泛,特别是在机器人、图像识别、精准营销和自动驾驶等领域。
不过,除人才优势之外,我国有关产业发展核心的劣势也同样明显。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虽已成为国内发展中支柱级的环节。但我国相关产业若想从本质上获得突破,需要在核心技术力上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投入。比如虽只代表市场一小部分却能反映整个行业现实的手术机器人领域。现在美国拥有手术机器人3000台,我国只有60台。然而这个市场却可达百亿,前提是掌握与之对应的关键技术。
但长久以来其相关技术均掌握在如日本发那科、日本安川、德国KUKA及瑞士ABB等少数海外企业手中。这无疑导致了海外企业轻易便抢占了我国大部分机器人市场份额。其次,由于核心技术的缺失与不完善,国内机器人产业也只得任由掌握绝对话语权的海外上游企业任意宰割,从中赚取超额利润。
只是,利好之处在于,外资与本土机器人供应商之间的激烈竞争将会从一定层面促使更多中国相关产业进入市场。加之政策等多方面的推动,预计到今年年末,中国机器人保有量将超过40万台,未来中国市场增长可谓潜力巨大。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hth官方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hth官方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0条
相关评论
热门资讯
精彩导读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服务与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