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出处。
市场研究
这些国内外激光雷达企业,有的C轮融资达1.01亿美元
星之球科技来源:激光内参2017-10-11我要评论(0)
国内外激光雷达企业有哪些?他们的发展及融资情况又如何?以下为您呈现!
无人驾驶从概念到应用,近年来掀起热潮。与实现无人驾驶离不开的雷达技术也颇受关注,激光雷达技术在无人驾驶中的应用前景,引众多企业竞涉足,资本更是以极度灵敏的嗅觉闻讯而来。研究公司ABI Research预计,到2027年激光雷达市场的价值将达到130亿美元。
关于无人驾驶能否上路的问题,也有相关标准即将建立。据外媒报道,美参议院刚刚宣布,其已经达成了一项与自动驾驶汽车技术有关的内部共识,并且有望于 10 月 4 号通过针对制造商的明确规定和限制。这对于相关企业来说,无疑是一条喜讯。从新兴的互联网企业、汽车厂商、激光企业以及创业公司的热情中我们似乎能看到无人驾驶汽车正在街道上奔驰......
国内外激光雷达企业有哪些?
他们的发展及融资情况又如何?
以下为您呈现!
国外企业
美国Quanergy Systems
Quanergy 是一家专注于研发激光雷达的初创公司,其创始人都有着极为优秀的履历。2012 年底,三名联合创始人 Louay Eldada、Tianyue Yu、Angus Pacala 在 Eldada 家中的车库开启创业之路。其中 CEO Louay Eldada 是量子光学、纳米技术、光子集成电路、先进光电子学、传感器和机器人学方面公认的专家,同时又是一位成功的连续创业者。其团队兼具技术优势与市场营销优势。
作为一家成立不久的公司,Quanergy 受到了投资方的青睐。2014 年 5 月,Quanergy 获得来自三星电子风险投资,特斯拉创始人及清华企业家协会天使基金的种子投资;2014 年 12 月,Quanergy 完成 3000 万美金 A 轮融资。2015 年 Quanergy 获得德尔福战略投资,前者收购 Quanergy 部分股权,目前两家公司的工程师正在努力研发激光雷达系统;2016 年 8 月,Quanergy 首次对外宣布了融资消息,此次融资为 9000 万美元,由 Sensata Technologies 领投。近日,据外媒报道,Quanergy Systems或将成为首个申请首次公开募股(IPO)的自动驾驶技术初创公司。
从其官网上我们可以看到合作伙伴包括:奔驰、现代、日产和桑塔纳。投资方包括: 戴姆勒股份公司(Daimler AG)、德尔福汽车Delphi Automotive、Motus Ventures、Rising Tide Fund、Samsung Ventures、Sensata Technologies、TEEC Angel Fund、Wardenclyffe Partners LLC (Tesla Founders)。如此多的车企,不仅利于对接汽车需求,同时也形成了很大的测试车市场。
在2016年1 月举办的美国 CES 展上,Quanergy Systems 发布了号称是全球第一款固态激光雷达传感器 S3,该公司首席技术官 Jeff Owens 称每台 S3 成本在 200 美元。据相关负责人透露,如果订货量在一万台,每台激光雷达的成本有望控制在 100 美元以下。这与其他厂商动辄需求几十万台、几百万台相比,更具成本和数量上的优势。该产品进入量产尚需2年。在所有六大关键商业化指标(成本、性能、可靠性、尺寸、重量和功耗)上其LiDAR传感器均处于领先地位。
以色列初创公司Oryx Vision
这是一家创立于2009年为自主车辆开发固态深度传感解决方案的初创公司。其创立者David Ben-Bassat是光电领域世界级专家,此前还创立过RF Waves公司,并于2004年将其出售给美国Vishay集团(威世)。Ben-Bassat和Wellingstein一起,利用30万美元天使投资创办了Oryx Vision公司。Wellingstein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企业家,曾在2013年将其之前的公司Intucell出售给了Cisco(思科)。
Oryx Vision在2016年10月完成1700万美元A轮融资,由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 (BVP)领投,Maniv Mobility 和Trucks VC参投。近日则完成了5000万美元B轮融资,使其15个月内的融资总额达到了6700万美元。
公司自2011年开始其原型产品开发。公司计划在2018年下半年,出样用于真实汽车的装配和道路测试。Oryx 推出的“相干光学雷达”系统,采用了一种长波红外激光器,也称为“太赫兹激光器”。由于该长波红外光不易被水吸收及产生眩光现象,能够克服恶劣天气环境的影响。据公司 CEO Rani Wellingstein 介绍,该系统采用的都是非常简单的光学器件,因此没有任何转向、旋转和光线元件。因此也具有成本低的优势。
以色列初创公司Innoviz
Innoviz成立于2016年1月,是先进的激光雷达遥感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能够帮助实现自动驾驶汽车的大规模商业化。公司的核心团队和技术来自以色列情报总队精英技术部门。
在去年 1 月 A 轮获得的 900 万美元资金;今年9 月 7 日,Innoviz 宣布完成 B 轮 6500 万美金融资,战略投资及合作伙伴包括汽车零部件巨头德尔福、麦格纳,参与此轮融资的还有耀途资本、360 Capital Partners、Naver 等投资方。与去年融资共计7400 万美元。作为B轮的唯一中国投资方,耀途资本合伙人杨光认为该公司实现了天时人和,是一个优秀的创业团队。智能驾驶和激光雷达是重点关注领域与核心传感器,而在成立不足一年间Innoviz 就能推出nnovizone™和innovizpro™,并先后获得麦格纳、德尔福的认可,足可见其技术以及商业化能力。
加拿大LeddarTech
LeddarTech 是从加拿大国家光学研究所独立出来的,近日完成了总额高达1.01亿美元的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Osram(欧司朗)领投,Delphi(德尔福)、Magneti Marelli(玛涅蒂马瑞利)以及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IDT)作为战略投资方跟投。欧司朗作为世界光源制造商此次进军自动驾驶市场,买下了LeddarTech 25% 的股份,提供了至少5000万美元的投资。
据称,融资后LeddarTech将加强其ASIC开发工作,扩大研发团队,并加快与T1供应商的合作。LeddarTech 可用在自动驾驶汽车、无人机和工业自动化领域。其研发了十多年的专利技术Leddar,一种固态激光雷达传感技术,包括新的光检测和测距方法。封闭进LeddarCore集成电路和标准微控制器后,Leddar的光波数字信号处理和软件算法能比其它方法有更高的灵敏度,从而让LeddarTech能用更廉价的现有组件和简单鲁棒的传感器设计,开发出高性能的激光雷达。公司正在开发车规级固态激光雷达,并表示能满足成本、性能和可靠性方面的要求。
Velodyne
Velodyne成立于 1983 年,做了34年音响,是一家位于加州硅谷的技术公司。后来业务拓展至激光雷达等领域。Velodyne 在无人驾驶领域的影响力最早来自于 2007 年 DARPA 无人车挑战赛。当年获得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卡耐基梅隆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使用的正是 Velodyne 激光雷达。此后,该公司开发的激光雷达被谷歌、百度等涉及无人驾驶的公司广泛使用。
2016年Velodyne在单轮获得了1.5亿美元巨额融资,投资方为Baidu(百度)和Ford(福特),这使得他迅速崛起并受到瞩目。 Velodyne CEO 兼创始人 David Hall 在一份声明中称,该投资将帮助 Velodyne 降低激光传感器的成本,加快该技术在未来汽车上的大规模使用。
这场投资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汽车生产厂商与互联网科技公司都有志于自动驾驶领域。
Velodyne 现有的 3 款产品(64 线、32 线、16 线)将会在 2019 年进行产品迭代,并将推出芯片级产品。
Ibeo
德国汉堡的Ibeo成立于 1998 年,2000年被传感器制造商Sick AG收购。2009 年公司脱离Sick AG独立,2010 年和法雷奥合作开始量产可用于汽车的产品ScaLa。
2016年8月,汽车零部件供应巨头采埃孚(ZF)收购Ibeo 40% 的股权。旨在获取 Ibeo 公司在激光雷达和环境感知算法领域的专业技术。双方将合作开发下一代 Lidar 系统,能够对周围环境进行 3D 图像重建,不再需要旋转反射镜。由于固态技术的发展,两家公司的合作将设计出尺寸更加紧凑、价格更加亲民的激光雷达系统。
Strobe
Strobe成立于2014年,由Juliet Schoenfeld和Lute Maleki成立。Juliet是一位连续创业者,Lute早前是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科学家,曾在研究激光雷达。董事会成员Tony Tether 曾在DARPA任主管长达十年并一手主导创建了自动驾驶挑战赛。
10月9日Strobe被通用汽车收购,通用收购的另一家自动驾驶公司Cruise也将使用Strobe的激光雷达。传统汽车制造商为了应对互联网科技企业在无人驾驶领域的发力,收购激光雷达企业是重要一步,这将降低车企提高汽车“视听”能力的成本。
国内企业
Hesai(禾赛科技)
中国初创LiDAR企业Hesai(禾赛科技)成立于2013年,主营业务为自动驾驶激光雷达,激光天然气遥测系统等。团队94人中聚集了光学、精密机械、电子、通信、人工智能等前沿行业的顶尖专家。
2015年获得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pre Angel、大米创投基金、远瞻资本;
2016年底获得1.1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Pagoda Investment领投,将门创投、磐谷创投及远瞻资本跟投。从各投资方表露的信息中,可以看出禾赛科技的专业团队、技术储备以及处于“风口”中的专注为其赢得了投资方。
由于车载激光雷达国外企业起步较早,并且早有公开销售产品,如Velodyne、Ibeo,禾赛一开始就以量产的标准来设计产品,从而达到同等的效果和更低的价格。同时他们给自己的定位是整体方案解决商,开发激光雷达硬件产品的同时开发配套软件。2017年4月,禾赛发布用于自动驾驶的40线混合固态激光雷达Pandar40,直接对标 Velodyne,可见其信心。Pandar 40为无人驾驶场景做了诸多优化,其线束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同时,公司公布了一些路测数据并继续开始诸如高强度震动、温差和湿度等车规测试。后期将继续研究识别算法,从而保证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完整的解决方案。该产品的推出有利于改善激光雷法行业被国际巨头垄断的情况,为国产企业增强信心和指导方向。
思岚科技
思岚科技(SLAMTEC)成立于2013年10月,团队前身是RoboPeak,拥有长达6年的机器人自主定位导航算法、激光传感器及机器人硬件系统的研发经验。一直以来致力于提供消费级产品领域的高性能机器人定位导航解决方案及相关核心传感器。主要产品包括低成本激光测距扫描传感器(RPLIDAR)、基于激光的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导航系统(SLAM)与适于商业环境的宙斯(Zeus)机器人通用平台。
2014 年6月获北京磐谷创投天使轮融资,2015年底又获得由谦石投资、常春藤投资、数元资本,磐谷创投的千万美元 A 轮融资。
7月12日,思岚科技已完成新一轮1.5亿人民币融资,由国科瑞华领投, 国中创投、信中利跟投。
从其官网上可以看到其推出的激光雷达产品,包括RPLIDAR A1、A2系列激光雷达,采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磁融合技术,大幅降低运转噪音,能够提升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思岚创始人陈士凯说:“实际上我们是专注在解决如何让机器人能够更智能的去行动的一家公司,专门做机器人小脑的公司。”其推出的激光雷达产品主要应用于服务机器人领域。
数字绿土
北京数字绿土科技有限公司于2012年9月成立,创业团队为美国、德国等海外归国专家,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激光雷达、机器视觉、无人机及三维信息技术的研发与应用。2017年,公司获批北京市发改委创新能力建设项目“轻巧型高精度激光雷达三维探测技术北京市工程实验室”,承担大量基础性、创新性、前瞻性和工程化课题及产品研究。精于激光雷达、无人机、SLAM、摄影测量等技术,自主研发了背包LiBackpack、无人机LiAir、机载LiEagle、车载LiMobile激光雷达扫描设备。
公司的A+轮融资由北极光创投和顺丰共同投资,涉资千万美元。在技术上数字绿土背包式激光雷达扫描平台LiBackpack受到青睐,并就该产品与Velodyne展开了进一步技术合作交流,有意达成市场合作。
深圳速腾聚创
速腾注册于2014年,初期由哈工大博士团队创建。经过7年的科研沉淀与3年的商业化转换。目前速腾聚创成功建立起围绕激光雷达环境感知为核心的产销研一体化经营体系。其致力于将激光雷达传感器硬件方案、三维数据处理算法和深度学习技术相结合。
速腾的产品一开始是用于静态测绘的,现在则专注于无人驾驶激光雷达。凭借技术实力速腾入选2016中国人工智能创业公司top50;获评融资中国“2016年度最具商业价值公司。资料显示2016年6月robosense(速腾聚创)完成了复星昆仲数千万的A+轮融资。这家成立500天余天的企业在获得以东方富海领投的天使轮和A轮融资后,再次获得复星集团的青睐。
无人驾驶领域激光雷达是一个高门槛领域,其研发成本需要通过量产去摊薄。这也是该领域企业一直需要解决的问题。Velodyne的16线产品供货周期已经长达六个月,64线产品的出货时间不能确定。如果能快速实现量产,就能优先占领市场。速腾正是有此计划,去年10月28日,速腾公开展示和测试的第一款小型16线机械旋转式激光雷达RS-LiDAR,原计划是4个月实现量产,却因为出现的问题延迟了两个月。今年6月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上,无人驾驶组19支赛队中就有4支使用了速腾的激光雷达及相关技术方案。在100条生产线中,速腾有20多条正在开展生产。
随着问题逐步完善,速腾将进一步扩大产能,并且先专注于16线产品。其优势在于已经能实现多线激光雷达量产,同时软硬件相结合。
镭神智能
2015年初,镭神智能成立。其创始人胡小波于2002年接触激光雷达,2004年创办了“创鑫激光”,相信在激光领域的大家并不陌生。
2016年7月,镭神智能获得近亿元的A轮融资,招商资本领投,如山资本跟投。天使轮投资方北极光创投在A轮继续跟投。镭神智能将会利用本轮融资进一步扩大规模、加强人才引进、建立软件研发中心、完善自动化生产基地。近期发展目标是实现专业激光雷达量产,并批量销往海外。
镭神智能提供多种激光雷达产品,用于扫地和服务机器人的激光雷达已投入量产。另有适用于机载、工业自动化、测绘等领域的激光雷达产品已研发成功。在车用激光雷达方面,中远距离脉冲测距激光雷达系统测量距离为200米,适用于汽车防撞、无人机自主导航避障、无人驾驶汽车等。
巨星科技
华达科捷与欧镭激光是巨星科技旗下的子公司,巨星科技分别持有华达科捷与欧镭激光的65%与48%的股权。巨星科技2014年跨入智能装备领域,目前已形成了机器人、激光雷达、激光测量和智能家居四大业务板块。而在其中,激光雷达最受关注。通过收购华达科捷布局的3D激光雷达,凭借性价比优势,有望在AGV上率先大规模推广使用,进口替代空间巨大。
华达科捷是高端激光测量传感设备研发与制造企业,掌握高端激光测量技术,已研发出适用于AGV、巡检机器人等使用的32线束激光雷达。它能够根据扫描到的点云数据快速绘制3D全景图形,是实现无人驾驶汽车等自主导航式移动机器人的重要设备。主要应用于工业及服务领域,如叉车、机器人、自动工具等。
欧镭激光是集团未来激光雷达的研发中心及智能装备研发平台,致力于2D及3D激光雷达、移动测绘设备、激光投影显示模组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北京德可达科技
德可达成立于是一家致力于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及相关系统设备开发与应用的中德合资高科技企业。公司总裁唐粮博士是目前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界的著名学者和专家。公司在机载定位定像方面具有优势。激光雷达方面有SiteMonitor远程监测系统、Z+F IMAGER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系统、StreetMapper车载激光雷达系统、LiteMapper机载激光雷达系统。公司没有相关融资消息。
北科天绘
北科天绘2005年由留学归国人员创建,专注于激光雷达的研发和生产,致力于研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激光雷达。北科天绘拥有完善的研发、生产和管理体系,是唯一能生产机载、车载和地面全系列激光雷达的国产品牌。
从北科天绘官网所列公司历程上,可以看到2014年公司获得“联想之星”的千万元投资,用于下一代激光传感器的研究开发。除此之外,暂未有公开资料显示其获得其他渠道的融资。
2016年激光雷达成为风口,北科天绘也受到了关注。公司2015年启动无人驾驶导航型激光雷达项目,根植于做了很多年激光雷达的技术经验。在硬件、算法和软件方面,北科则是将主要精力放在硬件研发上。R-Fans-16、R-Fans-32、C-Fans分别为16线、32线、中央区域64线导航避障型激光雷达。R-Fans-32更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32线激光雷达。
国内外发展现状
激光雷达的种类繁多,可用于多种形式的探测。自动驾驶是人工智能+汽车行业,而要实现自动驾驶,激光雷达是目前来说绕不开的核心技术。从技术原理上来说,民用激光雷达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多束激光并排绕轴旋转360º,每束激光扫描一个平面;二是固态激光雷达,以美国Quanergy Systems公司的固态激光雷达传感器S3为首,采用相控阵扫描方式。
国外激光雷达目前主要应用在测试车上。如谷歌和百度的无人驾驶试验车均采用了Velodyne的64线激光雷达;奥迪的无人驾驶汽车A7 Piloted Driving采用了Ibeo和Valeo合作的Scala混合固态激光雷达;日产LEAF搭载了6个Ibeo的4线激光雷达,测试了其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在CES2016上,两款固态/混合固态激光雷达展出使得固态化成为关键词。来自Quanergy的固态激光雷达S3,仅为一盒名片大小,单个售价初步定在250美元,量产后可能降至100美元;由Velodyne与福特共同发布的混合固态激光雷达Ultra PuckAuto,2020年计划量产价为500美金,2025年计划把成本控制在200美金以内。
国内激光雷达产品并不是在诞生之初就专为自动驾驶优化设计的,其在大气监测、无人机航拍、测绘等方面已有成熟的产品体系。国内激光雷达企业投资方较为单一,不像国外企业一样有车企、互联网企业多种投资方。在产品上国内一些激光雷达厂家生产的产品外形和性能都是模仿美国Velodyne公司产品的设计,部分公司激光雷达研发方向在安防、工业机械、服务类机器人上,无人驾驶激光雷达投入较少。除了产业界,我国科研界成都光电所刘博课题组也已从2016年初开始,通过与用户及车主沟通,积极寻求更适于无人驾驶的激光雷达技术。
总的来说,国内国外做激光雷达的企业,初创公司、车企、互联网企业皆有参与。有以实现完全自主驾驶为目标的Google和百度等IT企业,其激光雷达一般采用360°视扫描成像技术。也有希望以激光雷达技术实现智能辅助驾驶的宝马、通用、福特、沃尔沃等车企,其激光雷达一般选用嵌入车身方案,通过安装多个LiDAR传感器实现整车360°无死角探测。总之无人驾驶路还长,激光雷达的小型化、高精度、低成本、量产化仍是努力方向,处于风口之中,更需专注。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hth官方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hth官方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0条
相关评论
热门资讯
精彩导读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服务与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