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吉利汽车生产基地装配车间 |
在2017年的中国军民融合材料与装备配套展览会上,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区组织了涉及钛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等与军民融合发展息息相关的20余家企业组团参加展会。展会上,宝钛集团钛合金旋翼机、钛自行车、钛高尔夫球杆头以及钛日用品备受瞩目,吸引众多客商前来咨询和洽谈。
众所周知,钛及钛合金是宝鸡市的一张“金名片”。宝鸡高新区现有钛、钨、钼等稀有贵金属研发生产企业500余家,是中国最大的钛及钛合金研发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钛谷”,形成了“海绵钛—钛铸锭—钛加工材—钛合金材—钛复合材—钛材深加工产品”的完整产业链,产量占到国内生产总量的60%以上,约占世界钛材料总产量的22%,以钛为代表的新材料生产装备、技术水平、生产能力均处国内第一。
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
宝鸡高新区是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约41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完善,交通条件便捷,自然环境优越,产业发展兴旺,商业布局合理,成为西部地区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和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
近年来,宝鸡高新区紧紧围绕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目标,不断加快追赶超越步伐,以“创新驱动、内生发展”为主线,坚持“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开发建设、民生改善”四轮驱动,主要经济指标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经济总量占到全市的1/3以上。2016年,宝鸡高新区科工贸总收入2241亿元,工业总产值1900亿元,工业增加值535亿元,区域生产总值690亿元。
经过多年发展,宝鸡高新区形成了钛及钛合金等七大优势产业,培育了驰名中外的“宝鸡·中国钛谷”品牌,先后被确定为“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钛产业基地”“国家钛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十余项国家级金字招牌。目前,园区在册企业8000余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25家,过50亿元的企业8家,过100亿元的企业3家。
完善科研生产服务体系
宝鸡高新区推动钛产业集群向高端化发展,不断完善科研生产服务体系,园区目前聚集各类科技人才资源近15万人,累计建立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8个,建成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8个,获准省级以上火炬计划项目、新产品等科技计划项目2000余项,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20余户。
宝鸡高新区与诸多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高新区获批国家首批专利导航发展试验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国家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等,园区企业累计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科研成果奖480项,7个行业22种产品的核心和关键技术处在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5%。
同时,国家钛材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成为国家级第三方独立钛材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总规模5.05亿元的2支引导性基金先后投入运营;钛谷新材料检测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获得CMA计量认证证书。此外,还成立了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宝鸡分院,引进了总投资约8亿元的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制造创新中心、金属表面功能涂层制备与应用研究中心等七大中心,为宝鸡高新区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近年来,宝鸡高新区依托自身优势,积极打造新材料产业高地,依托宝钛集团等龙头企业,不断升级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形成“一个产业园、多个园中园,一个大产业、多条产业链,一个大集群、多个小集群”的发展格局。
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国际的交流与合作,宝鸡高新区还积极联系国外优势客商资源,组织区内多家钛企业赴德国法兰克福开展招商会暨推介会,组织企业赴荷兰参加欧洲钛展会,助推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宝鸡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郝晋升表示,未来,宝鸡高新区将围绕建设“中国钛谷”的总体目标,利用“互联网+”构建钛产业服务平台,着力推动钛产业新技术应用和产业链终端延伸,加快高端和民用领域新品研发,打造千亿钛产业集群,力争到2020年使宝鸡以钛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工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田立阳 唐 宏 殷兴龙)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