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有高校背景的国有上市公司,要有超利润的目标,我们必须站在国家层面来考虑经营发展,这几年我们承担了国家很多重大科研项目。”马新强表示,“我们在激光技术及传感器领域已经代表了国家竞争力,具备了国际竞争力。”
证券时报记者 曾灿“我们专注于高科技产品的研发、制造,心无旁骛,一直没有搞房地产,也没有炒股票,就是一心一意地聚焦于我们这个行业,通过研发、创新驱动,持续、稳定地发展。”
这是华工科技(000988)董事长、总裁马新强,在总结公司近年来发展概况时的表述。在实体经济增速放缓的宏观环境下,身处制造业的华工科技却保持着相对较好的业绩增速,公司2017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1.06%。
18年前,华工科技曾以“A股首家以激光为主业的上市公司”作为自己的名片,如今,该公司已成长为集激光先进装备、光通信、传感器等业务于一体的高端装备制造集团,并在各自领域占据着行业的领先位置。
为进一步了解公司产业发展情况,证券时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报道组,近日走进华工科技。据马新强及华工科技主要子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在整车焊接、家电用及新能源汽车用传感器等领域已远超国内同行,未来将重点拓展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及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电子行业(3C行业)的产品。
锻造激光“智造”
核心竞争力
没有优良的工业母机,如何能做出好的产品?在谈及“中国制造2025”等发展战略之时,一些制造企业的负责人总会向记者发出如此感慨。
一个众所周知的现状是,装备,尤其是高端装备是目前中国制造的短板。基础、核心零部件的生产研发是国内装备制造行业大多数企业难以逾越的关卡。
有行业数据显示,在国外供应商对基础零部件的供给、价格、供货期、规格等多方面陆续开始采取限制措施的情况下,每年有至少70%的行业利润要被进口零部件“吃掉”。
“要解决这些难题,必须要靠创新驱动。”马新强介绍说,华工科技一直以创新为主要推动力,而创新要靠人才、人才要靠机制,“我们把人才战略上升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地位,这几年从海外引进了一些行业顶尖专家,其中有10人是国家‘千人计划’,同时公司在墨尔本、多伦多、硅谷等地均设有研发中心。”
除了引进高端人才之外,华工科技内部也有梯队的人才培养计划,包括“青苗计划”和“菁英班”等。人才集聚带来的技术革新,逐步形成了华工科技的核心技术能力,如今,在关键技术方面,公司正在不断缩小与国际尖端技术的差距。
华工科技子公司华工激光总经理邓家科向证券时报记者介绍说,华工科技目前的前沿技术中不少与激光相关,公司已突破了包括光纤激光器、超快激光器在内的多项高端激光器核心技术。
“最开始我们从海外买入10瓦特光纤激光器的时候,成本是20万元,现在我们国产化后,售价就1万元。”邓家科举例说,国内汽车产业10多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国产激光装备功不可没,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由华工科技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和神龙、通用、江淮等多家下游车企共同自主研发的“汽车制造中的高质高效激光焊接、切割关键工艺及成套装备”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在汽车制造的激光设备关键领域,华工科技基本实现了进口替代。
“从研发的角度来讲,公司的技术跟国外差距已经不大,在超快激光器领域,华工科技皮秒、飞秒激光器产品也开始逐步产业化。”马新强介绍说,包括可用于国防、军工领域的10万瓦光纤激光技术,华工科技孵化的企业也已经攻克。
多举并进补齐市场短板
华工科技的控股股东是华科大产业集团,其背后是国内知名高校华中科技大学。
依托于高校得天独厚的科研资源,华工科技在吸引人才、技术研发及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具备先天的优势,这也是公司能在相关领域保持技术领先的原因之一。
“作为有高校背景的国有上市公司,必须要有超利润的目标,我们必须站在国家层面来考虑经营发展,这几年我们承担了国家很多重大科研项目。”马新强表示,“我们在激光技术及传感器领域已经代表了国家竞争力,具备了国际竞争力。”
然而,不得不指出的是,高校背景的上市公司,也存在着一些机制上的短板。据马新强介绍,上市公司一些重大决策都要经过多级审批,周期比较长,有时甚至错过了一些机遇,“总体而言,我们在科研和产品经营方面是有优势的,在资本运作方面因决策流程链条太长,效率不高,这是不利的方面。”
在国内激光行业,华工科技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大族激光,后者是一家民营企业。在谈及华工科技与大族激光的差别时,马新强介绍说,相较大族激光,华工科技的产品更丰富,公司有光通信及传感器产品,而大族激光目前主要是围绕激光装备在开展业务。
马新强坦陈,目前来看,华工科技在市场能力方面相比大族激光有一定差距,这主要是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高校背景的企业市场队伍狼性不足、手段不灵活;二是所处的市场环境不同,大族激光地处创新高地深圳,周边地区经济发达,产业链完善,在抓住市场机遇方面有先天优势。马新强介绍说,华工科技最近在深圳设立了新能源设备事业部,将借助华南地区完善的产业链优势,占位全球视野,连接优秀资源,在技术研发、市场开拓上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实践。
此外,证券时报记者还了解到,为提升市场能力,华工科技还将一些高管下沉到各子公司一线、产品线任职,进一步明确贡献与收入之间预期,激励高管聚集业务成长与价值创造。在具体经营策略方面,公司坚定实施大客户战略,挖掘新用户和新行业,在技术创新上,强化高端产品研发,以期不断提高产品毛利率和公司整体盈利水平。
聚焦
新能源汽车及3C电子
从华工科技目前的产业格局来看,公司业务主要包括HTH登陆入口网页 和传感器两大领域,其中激光业务又分为激光先进装备、光通信和激光全息防伪3部分。
目前,华工科技激光先进装备业务主要由旗下华工激光承载,产品应用范围包括激光切割、焊接、金属表面强化处理等;光通信主要是子公司华工正源的光通信器件及智能终端,包括光模块、光猫等产品;激光全息防伪业务目前规模较小,产品主要用于证照、烟草、食药品、化妆品等各类包装的防伪和美观功能。而传感器业务则主要由子公司华工高理承载,目前华工高理空调用温度传感器的全球市场占有率约70%,新能源汽车用加热器占国内市场的60%。
谈到华工科技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战略规划,马新强表示,今后公司传统业务仍会继续增长,“如果说增长发力点,那就是未来我们将聚焦两个行业——新能源汽车和3C电子。”
据介绍,新能源汽车受益国家政策,每年要保证7%的新能源汽车销售比,华工科技认为这是难得的机遇,原因之一是新能源汽车要求轻量化,很多采用铝车身,而全铝车身不能用传统焊接工艺,只能用激光焊接;如果遇到多种车型共线生产,激光焊接的优势更能得到体现。
“车身焊接业务,我们在国内占90%的市场份额,现在还没有竞争对手,因此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我们而言是很大的机遇。”马新强说,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对传感器需求量很大。目前,华工科技较为成熟的新能源汽车传感器产品包括PTC加热器(风加热)、水加热组件,现已在比亚迪、上汽、吉利、江淮等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上批量使用,公司预计后期市场还将逐步扩大。
从华工科技提供的经营数据来看,公司车用传感器业务近3年平均增长率在80%以上,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加热器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且已成为特斯拉的供应商。
“另一个行业3C电子方面,因电子产品升级换代很快,其加工需要大量用到精密加工的激光器。”马新强介绍说,华工科技在蓝宝石切割、OLED切割等方面均有技术和产品优势,“围绕3C电子我们可能要进一步布局,把国内外3C电子知名厂商作为战略性客户,目前公司对这些大客户的销售份额在不断提升。”
马新强还介绍说,华工科技未来可能要围绕显示面板产业进行拓展,公司分析认为该领域在2019年可能会有200亿元-300亿元规模的激光设备需求。
储备技术
赶上5G建设风口
当下通讯领域的热门话题,莫过于5G。作为华工科技旗下重要的业务板块之一,华工正源正在加紧研发光模块核心芯片技术,以期在5G建设大潮来临之际,满足大规模的市场需求。
在华工正源总经理胡长飞看来,5G网络如果能够覆盖,便可以带动VR、IR等行业的应用,以及工业互联网、无人驾驶、车联网、物联网的实现。而5G通信不论是基站的建设还是信息传输,都需要用到光模块,华工正源目前的主要业务正是集中在光模块、光电互联领域。
“我们在无线领域的应用,至少占据了30%以上的市场份额。”胡长飞介绍说,在5G方面,不论是25G还是100G的高速光模块,华工正源已经在按照5G主要设备商华为、诺基亚等客户的需求计划,稳步推进相关产品的研制和生产。
2018年以来,中国移动已经在上海、广州、苏州、武汉等几个城市开展5G网络的布局,根据规划,这几个城市中每个都要建100座基站,现已经开始在采购一些光模块。“现在我们已经获得了一些批量订单,已有部分5G光模块产品在售。”胡长飞说。
值得指出的是,从产品成本构成来看,目前光芯片占到光器件成本的60%左右,但国内企业在高端光芯片方面的技术能力尚较薄弱。
“目前公司向客户送样测试的5G光模块芯片还是以外采为主,当然自主研发也在同步进行。”胡长飞表示,“我们希望到2020年左右,5G建设需求规模上量的时候,我们自主研发的芯片能实现批量商用。”
据介绍,华工正源具备“芯片—器件—模块”的垂直整合能力,拥有大规模生产线体,并已建成国内最先进的批量有源器件和光模块生产线。
目前,华工正源与多家企业共同发起设立武汉云岭光电,主要从事半导体激光器和探测器的设计、生产、封装和销售。基于华工正源在低速光芯片的生产研发基础,云岭光电将主要研发高速光芯片,以期提高公司在高端产品方面的市场竞争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