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订阅
阅读| 订阅
今日要闻

激光武器优势无可比拟,我国新型激光武器在航展上频亮相引关注

cici来源:007防务号2018-11-26我要评论(0)

1961年人类首次发现激光这种神奇的物质,然后迫不及待就用在了军事领域,比如激光测距仪和激光制导炸弹,后来发展出激光致盲武器

1961年人类首次发现激光这种神奇的物质,然后迫不及待就用在了军事领域,比如激光测距仪和激光制导炸弹,后来发展出激光致盲武器,比如1982年代英阿马岛战争中,英国航母、驱逐舰、护卫舰上就装有激光致盲武器,曾多次照射阿军飞行员,数人被致盲而造成机毁人亡。

珠海亮相的30千瓦级LW-30车载激光武器

与常规武器相比,激光武器的优势更加明显,光速大约30万千米/秒,是人类已知速度最快的介质,这就意味着激光武器可指哪打哪,无需计算提前量,无论是飞机还是导弹跟静止没啥区别,且激光武器没有复杂的火控系统,只需观瞄系统及时指向即可攻击。

激光发射时无声无息、杀人于无形,没有常规武器的大动静,在战场上对于减少自己的暴露率有极大好处。激光武器不受弹药量限制,有能量就可无限射击,且成本低廉,根据美军的测试,每次射击成本还不到一美元。但是目前激光武器还容易受天气限制,包括空气中的微粒和水汽都会严重干扰其能量和射程,所以这将是未来要克服的难题。

猛士车载CY-10赤焰激光毁伤系统发射车

战术激光武器体积小,比如激光枪,可像常规枪支一样直接瞄准杀伤人员、车辆、飞机、导弹上精密部件,也可安装在各种移动的小型车辆上。战略激光武器通常体型巨大,只能陆基部署,或大型飞机、舰船携带,可在数千公里外杀伤卫星、洲际导弹等目标。

美军醉心于激光武器的开发,早在1983年就曾提出“星球大战”计划,打算将大型激光器搬上太空,用于摧毁飞向美国本土的洲际弹道导弹。上世纪90年代,美军以波音747-400F飞机为平台改装了一架激光载机,在机头上安装了大型激光武器,于2001年首次测试,2009年成功在500千米外摧毁了一枚中程弹道导弹。

美国海军LAWS“舰载激光系统”

目前美军还研制了LAWS“舰载激光系统”,并于2014年8月底安装了在两栖攻击舰“庞塞号”上,功率33千瓦,有效射程10公里,可拦截反舰导弹、炮弹等,每次发射成本仅59美分。

美国陆军已列装了ZEUS“宙斯”激光扫雷激光系统,在悍马的车顶布置了一款10千瓦级激光器,其激光束可在300米内引爆地雷或爆炸物,于2003年在阿富汗投入实战,该车可由CH-47“支奴干”直升机吊运。美国陆军还以斯特赖克轮式装甲车为平台研制了MEHEL“远征机动式高能激光炮”,最大输出功率5千瓦,用于拦截无人机、迫击炮弹、火箭弹等。

SD-10A国产激光净空系统

2018年10月10日,美国陆军空间和导弹防御司令部技术中心主任托马斯·韦伯指出,美军技术中心正在测试一款60千瓦级激光器,并正在开发100千瓦级全能激光器,并表示5年内就能实现目标。

美国在激光武器的路上大踏步前进,我国也正奋力前行,前几年就陆续曝出数款车载激光武器,而在本届珠海航展又亮相好几款,其中LW-30“近程精确拦截激光武器”首次亮相就令人眼前一亮,据现场展板显示,其输出功率30千瓦,有效射程25公里,该激光器可直接摧毁目标、或烧毁来袭导弹导引头使后者偏离目标,可攻击目标包括敌方光学系统、无人机、火箭弹、迫击炮弹等,攻击转换时间6秒。

美国陆军“宙斯”激光扫雷系统

之前美国波音公司也开发过一款HEL-MD“高能激光系统机动型演示样机”,并在2013年完成了测试,成功击落了多架无人机和迫击炮弹,但该武器输出功率仅10千瓦,功率较小,近年来几乎没有后续进展的报道。

除大型激光武器外,此次珠海航展上还展出几种轻型激光武器,如采用猛士车搭载的“激光净空系统”,展板显示可用于反无人机、反侦察,对光学侦察系统进行干扰与致盲,还可用于驱鸟,使用范围灵活,既可大功率硬杀伤,也能低功率驱鸟。

兵器集团轻型车载激光扫雷排爆系统

航展上另有CY-10“赤焰激光毁伤系统发射车”,与“激光净空系统”属同级别激光武器;另有一款SD-10A(不是霹雳-12出口版)激光净空系统,据悉该系统已受邀参加了公安部组织的反无人机演示验证等活动,现场击毁数架旋翼无人机和固定翼无人机,防御效果卓越。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展出了一款“轻型车载激光扫雷排爆系统”,该车首次参与珠海航展,其采用防雷车底盘,和美陆军部署的ZEUS“宙斯”激光扫雷激光系统异曲同工。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hth官方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hth官方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 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
新闻更新 关键字库 产品更新 企业名录 新闻文章 会议展览 站点地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