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订阅
阅读| 订阅
产业资讯

5G+智能制造 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

星之球科技来源:控制工程网2020-06-08我要评论(0)

 5G是当前社会的新热点,智能制造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在此希望与大家共同讨论,以促进5G与智能制造融合,推动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  01智能制造发...

 5G是当前社会的新热点,智能制造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在此希望与大家共同讨论,以促进5G与智能制造融合,推动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


  01 智能制造发展趋势


  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主要抓手,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新基建”将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支撑,推动制造业数字转型发展。


  以“新基建”为契机,加快制造业数字转型。加大数字新基建建设力度;加快系统布局,组织实施制造业数字转型行动;持续打造系统化、多层次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推动制定数据治理规范,促进数据开放共享;以信息化手段做好产业链的安全;打造工业互联网开源生态。


  新基建与传统制造业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两化融合”为主线;以“工业互联网+”为支撑;以“人工智能+”为突破;以“工业信息安全+”为保障;以“5G+”为赋能。


  5G技术将发挥万物互联的作用,颠覆传统生产方式,进一步拓展数字经济发展的领域和空间,也为智能制造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工业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5G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02 5G+智能制造要求


  5G具有实时在线、万物互联、高并发、低延时、高可靠、高宽带、高频率的特点,将带来工业的带来革命性变化。


  当前,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已从政府推动,变为企业自身需求,并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在实施过程中,企业也在海量传感器、设备互联、柔性制造、工厂大脑等方面遇到问题,而5G时代的到来,将赋予我们新一代的智能制造系统。这也是智能制造选择5G作为支撑体系的原因。


  5G在数据传输速率、移动性、传输时延、终端连接数量方面的技术优势将推动万物互联。随着5G技术向工业领域渗透,企业内部,5G将成为工业有线网的重要补充;在企业外部,5G结合SDN、NVF等新型网络技术,支撑智能制造中个性化定制、远程监控、远程维护、智能服务等新模式的发展。以数据为驱动的5G+智能制造系统架构可能会改变现有模式,因此,推动5G、人工智能、大数据在智能制造中的深度应用,有助于实现5G广泛应用、AI深度赋能、数据全面驱动的融合。


  03 5G智能制造应用


  5G与新技术融合为此次疫情防控提供全方位的支撑,主要包括,防控筛查、民生保障、医学治疗、医疗保障、复工复产新模式、现场复工新防线等方面。


  如何将5G与工业企业发展相结合,是我们讨论的重点。5G具有增强移动带宽、超高可靠超低时、大规模物联网三个特征这些特征与智能工厂相结合,将在产品研发设计、智能装配、远程运维、智能监控、数字孪生、态势感知、智能立体仓库、5G工业标准、智能检测、云化机器人、多级协同、实时控制、智慧无聊等方面发挥作用。


  事实上,5G在智能制造方面的应用才刚刚开始,这里所提到的应用场景也都在进行探讨和测试,还未进入大规模的应用阶段。


  我们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也搭建了国内第一批5G智能制造试验验证平台,重点关注设备互联、服务平台搭建、资源优势发挥等方面,已在5G+机器视觉,5G+AGV,5G+AR/VR,5G+数字孪生,5G+工业控制,5G+智能装配开展研究和试用。


  04 5G+智能制造发展


  5G+智能制造应用的落地是一个新的挑战,许多行业都在进行探索,但在实施过程中,特别是垂直行业中,碰到很多难点。如,5G工业应用标准体系建设迫在眉睫;5G工业芯片待开发;5G运营模式探索;行业数字化等。因此,5G技术是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在实施过程中还会面临很多问题。


  因此,要加强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建立若干应用场景;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5G工业场景应用推广,围绕5G创新应用形成标准,培育5G生态链企业;聚焦重点产业,实施5G+智能化转型和新模式应用,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充分发挥产、学、研、用、政紧密结合,打造5G+智能制造生态圈。


  强国战略的主攻方向是智能制造。推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工业信息安全等在制造实践中应用,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融合,实现真正意义上“智能制造”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hth官方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hth官方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 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
新闻更新 关键字库 产品更新 企业名录 新闻文章 会议展览 站点地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