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这一年由近至远,全球范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突发疫情的影响;这一年,我们每个人都置身其中,从一开始的不知所措到后来的安之若素;这一年,在循“光”而行的探索中,仍是承载收获和期许的一年,值得被记录。
作为本刊每年的收尾之作,“行业展望”专栏已经成为了我们与业内人士共同期待的一次思维碰撞以及未来畅想。截至本期发稿时,各家激光上市企业已经陆续发布各自第三季度的财报,相较于今年第一季度时的萧条,在疫后积极复工复产后,加之政府推动内循环的各大举措的影响下,增长之势再次雄起。另一方面,我们也欣喜地看到针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激光企业亦不断调整战略路径,市场的新格局或已初显。本期中,多位来自研究院、企业的嘉宾将分享他们眼中激光行业的今天与明天,希望能为各位在新一年的企业发展规划中起到帮助。
近日的数据显示,中国成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首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对此,你们是否感受到了?如何评价这特殊的一年?
黄哲:疫情对激光加工产业链确实造成了冲击,我们感受到2020年上半年的业务量明显下降,预期的项目也推迟了。随着中国复工复产逐渐推进,我们也明显看到中国防疫效率全球第一,所以从今年6月开始,上半年被积压的项目需求又释放出来了,市场开始回暖。
目前,中国在通快全球业务发展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是通快在总部德国以外的第二大本土市场。今年9月通快集团又追加了1亿美元投资,用于核心激光发生器产品在太仓的本地化生产。这是我们支持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实际行动,也是在向市场传递一个积极的信号,我们长期看好中国市场,乌云之后还是艳阳。
廖新胜:由于有效的防疫政策,从今年4月起国内经济开始恢复,同时国外疫情形势依旧严峻。长光华芯主要致力于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疫情导致进口芯片无法正常供应,反而给国产芯片带来了机遇,呈现了供不应求的态势。
张云鹏: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在今年7月举办的慕尼黑上海光博会上,观展的观众数量大大超乎预期,这也显示了大家对行业复苏的期望与信心。目前,就整个激光切割行业的出货量来说,并没有受到疫情的消极影响,反而实现了逆势增长。这一点从我们公司激光切割头的出货量就可以得到验证。所以中国激光市场在今年仍然在增长!
李金成:2020年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的工业企业都是一个新的挑战,近三个月的停工停产、交通中断,对于整个武汉激光行业工矿生产型企业,所遭受的打击和影响是不可言喻的。尽管如此,纵观2020年上半年,全国激光企业出货量总体上较上一年度不降反升,说明整个国内市场行业需求总量仍然强大,国内工业经济发展动能依然强劲,只是身处疫情正中的武汉企业受影响较重,导致上半年武汉企业市场份额占比降幅较大。但值得欣喜的是,进入到第三季度以来,随着武汉逐步的正常化,这些影响也正逐步减小。
沈滨:中国对疫情的积极响应,使得国内疫情得到了快速且有效的控制,企业得以顺利复工复产。疫情给整个行业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从上下游供应链的完整度到设备的生产销售,再到终端客户的服务,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当前国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海外市场相较国内受到影响将持续更长的时间。
与此同时,疫情当下也使我们重新思考如何进一步推动行业发展、定位产品,以及提供完善服务等。我认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将体现在制造高精度、高效率、更稳定和更环保的产品,以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提供贴心的售后服务体系,使用户的生产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曾剑锋:今年最大的“特殊”在于大家都在逐步改变过去“蒙眼狂奔”的模式,面对外需乏力和产能不足,各家都积极激发内部思考和外部合力,找出路谋发展。
2月底全面复工以来,创鑫激光面对市场形势,并没有调整疫情前较为激进的年度目标,而是把精力转到内部研讨市场主攻方向的战略议题上来,聚焦力量在局部领域将产品做到极致。我个人猜想头部几家激光器企业都在做同样的事情。国内疫情趋于稳定后,创鑫激光的万瓦级激光器持续批量出货,品质已经赢得市场认可。其他同行如锐科在焊接和清洗方向持续推陈出新,IPG也发挥自身优势针对新应用新技术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可见大家都在思考自身战略路径,避免2018年以来的混战。
另一方面,作为核心激光器生产企业,创鑫激光意在以激光器为支点,激发上下游的循环效力,推动产业链共同发展。我们的定位是国产超高功率工业激光器的“开拓者”,2017年以来创鑫相继推出各类万瓦级激光器,今年推出的12kW、15kW激光器在市场上反响很好,20kW激光器市场需求更是增长喜人,另外市场对40kW激光器的需求也初露端倪。
创鑫激光每向前一步,设定万瓦级激光器各元器件的参数标准时,就会向上游元器件合作厂商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并协助他们共同突破超高功率技术难题。在确保万瓦激光器品质稳定的同时,创鑫客观上也带动了元器件厂商适配超高功率需求的能力,这种垂直整合生态链模式,促进了包括国产芯片、国产光纤在内的所有上游供应的全面升级,同时推动激光切割头、操作软件、激光设备系统等周边设备不断向创鑫最新的万瓦级激光器靠拢。
另一方面,随着创鑫万瓦激光器的品质输出逐步成熟,可以向更多的集成商提供稳定高效的激光器产品,用以改善产品结构以应对市场需求变化。这些激光器随着集成商深入到不同行业中间,激发不同行业对激光器的需求,同时也汇集了不同行业的参数要求,从而进一步促进万瓦产品的迭代升级。
2020年,中国激光行业迎来了前赴后继的企业上市,在今年的一些采访中,就有不少外企对于这一现象表示中国制造正在为下一轮黄金十年的发展积蓄能量。从您的角度,上市对于中国整体激光行业的利弊会在哪里?
赵全忠:今年,中国激光行业迎来了上市潮,这说明经过一定时间的技术及市场积累,中国的激光企业无论从量到质都得到了极大地提高。除了目前已经上市的激光企业,还有很多技术储备深厚、市场前景广阔的优秀激光公司具备上市条件,未来几年相信还会看到更多的优秀公司上市。
众所周知,公司上市具有融资优势,有利于扩大规模并布局创新研发、引进优秀人才,实现公司跨越式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上市,中国激光产业在国家战略需求、国民经济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将更加凸显。
张云鹏:激光行业经过这几年迅猛发展,产能已从最初的每年数百台到现在的每年3万台左右,国内的激光产业也已经趋于成熟化。不仅如此,中国的激光切割机厂商已经成为世界的主要供应商,并且世界最高功率的激光切割机也诞生于中国市场。就这样的发展态势来说,激光行业的领军企业显然已经达到了上市标准,上市亦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上市一方面可以让更多资本进入行业,给行业带来更多资源促进发展;另一方面市场化后竞争也会加剧,也能鞭策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顺应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
廖新胜:近两年,激光行业中有多家企业完成了上市,长光华芯也正在积极筹备上市,资本市场的开放对企业做大做强奠定了资本基础,也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很大助力。
徐盼庞博:现在,激光行业的一些企业加紧“上市”的步伐,一方面让资本市场更多地认识和了解激光产业,更多的资本投入带来的是更多的研发项目和更快的科研进度;另一方面,企业上市也是一把双刃剑,降低了企业长远规划的关注度,管理者也会更多地考虑符合资本需求当下的经营状况,这对于仍处于发展中的激光行业来说,需要特别注意。
李金成:从大方向上看,如此多的企业上市,对整个行业的发展绝对是利好的,个人认为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行业上市企业的增加,说明激光行业在整个制造产业链环节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且今年以来激光设备的需求也逐步由此前的技术工艺诉求,演变为工具化生产资料诉求,上市企业的增加和大量资金的流入,无疑会对整个行业设备的普及、市场容量的拓宽带来利好;二是激光行业尽管经过近20年的发展和技术沉淀,但对于整个机械设备及装备制造业仍属于新型产业,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激光器技术的不断迭代,行业应用也在不断拓宽,发展与设备的普及也势必会加速,这都需要大量资本的支撑;三是上市企业的增多与资金的关注,说明不论从国家政策的层面还是投资消费的层面,整个激光行业都是热门行业和国家战略重点发展行业,事实也证明激光加工设备正快速、逐步取代冲压、等离子、火焰、剪板等传统加工设备,未来会发展成为金属成型及加工领域乃至整个工业制造的基础设备,这对于整个行业未来的市场与发展无疑也是一个更大的利好;四是当资本在某个行业过度集中,也会加剧整个行业的市场竞争,对于尚未上市的中小企业,会是一个新的考验和挑战。
来自VDMA的报告称,早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前,激光行业的发展已经出现了一些微妙变化,譬如,2019年德国激光行业产量出现明显下降。但值得留意的是,那些在数字化等工业4.0方向为之努力的企业仍收获了新一轮的利好。对此,您有何看法?
李金成:个人认为VDMA的数据从整个行业的欧洲市场肯定是准确的,整个欧洲市场的需求下降,在我看来主要是因为整个欧洲经济近年来的下滑所致,加之国外市场的激光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要早于中国近20年,整个市场的下滑也是在情理之中。但如果把该数据拿到国内进行比较,参考意义不大,一来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新型市场,二来中国也是目前世界控制最好、恢复正常化最早的国家,加之疫情过后国家大力扶持的新基建政策,以及对工业4.0推进力度的加大,国内市场仍会有一轮强劲增长。
李杰:无论是在疫情期间,还是在疫情之后,激光产业的企业始终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打铁还需自身硬,激光企业除了在关键技术自主创新、人才储备与培养、关键器件研发等方面布局,增强核心竞争力外,管理体系的信息化项目与制造体系的自动化项目的建立,也是为智能制造体系建设提前布局的重要一步。工业互联网作为实现数字化转型最有效的途径,已成为全球制造业企业竞争的焦点,其作为实现人、机、物全面互联的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将在推动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方面起着颠覆性作用。
锐科激光将会在研发中心与制造中心“双中心”的带动下,进一步加强研发创新驱动力和产品竞争力,并持续开展降本增效专项工程,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巩固公司行业领军地位,提升市场份额。
今年,贵司哪一项激光加工解决方案受到市场热捧?请简单介绍一下,并结合应用行业的发展谈谈。(汽车、航空航天、轨交、新能源、3C消费电子、半导体……)
成栋:尽管受到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但半导体产业因其行业的特殊性,2020年中国国内半导体市场呈逆势增长。作为半导体领域核心激光器供应商,同时也是全球唯一的固体飞秒振荡器供应商,来特激光(LightConversion)长期为日本、韩国、美国,以及中国台湾等地区的晶圆激光加工制造、芯片制造企业,提供各类固体飞秒激光器。
半导体存储器,是指用半导体集成电路工艺制成的存储数据信息的固态电子器件,由大量相同的存储单元和输入、输出电路等构成。其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芯片、硅片、光刻胶等原材料供应商,以及光刻机、PVD、CVD等设备供应商。产业链下游应用范围广泛,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信息通信、高新科技、汽车电子等领域。在上游方面,芯片的发展对整个半导体存储器行业至关重要,其产量与质量直接影响着半导体存储器的生产制造。近年来,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我国芯片行业飞速发展,年产量不断增加,有效保障了半导体存储器行业的市场供应。(截至今年8月我国芯片产量为1589.7亿块,同比2019年增长14.6%。)
王海龙:今年,恩耐激光在万瓦光纤激光器市场继续领跑,“nLIGHTCFL-15000工业高功率光纤激光器”还荣获了2020年激光加工行业-荣格技术创新奖,感谢市场的认可。随着万瓦激光器的大量使用,光纤激光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光纤激光技术对国家高精尖制造领域至关重要,恩耐激光也将继续做好行业“排头兵”,攻下更高端的应用,达成更高效的激光生产效率。
此外,恩耐激光在锁波长高功率泵浦源市场上也持续领先,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推陈出新,推动皮秒、飞秒固体激光器的高端应用,同时也持续增强纳秒激光器的高效应用。未来,恩耐激光的光纤激光器和泵浦源产品将继续做到更好的光源、更高效的光源,为激光作为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升级的高效工具和支撑全力护航!
黄哲:通快在消费电子、汽车,以及芯片等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深入。以消费电子为例,5G浪潮恰逢柔性显示的崛起,可折叠、可卷曲的电子设备也将逐步融入日常生活。5G+柔性显示对超高频信号的传输及超高分辨率显示有极为严苛的需求。传统的高分子及金属材料的传输损耗将逐步无法满足商用要求,越来越多基于玻璃及液晶相材料的元器件将应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中。超短脉冲激光因此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对于精密切割、微孔加工及混合材料焊接优势明显。其中亦有不少新应用,都是通快比较擅长的,比如:柔性屏/折叠屏用的是超薄的透明材料,通快的激光器在切割时不会出现损耗。在高功率的超快激光器领域,目前能够做到如此稳定和工业量产级别的也只有通快一家。激光器厂商必须做好技术积累,来快速对应未来可预见的新材料加工需求,比如更高的功率、更高的重复频率、更短的脉冲、更短的波长。(通快于2013年推出第一台飞秒激光器,此后一直在有条不紊地布局,现在有2个超短脉冲产品系列——TruMicro2000和TruMicro5000,3个短脉冲产品系列——TruMicro7000/8000和SPI光纤纳秒激光器。)
除了消费电子,5G还会加速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以及车路协同项目的开展,而这些新的功能需求是通过不同的电路板设计,搭配芯片实现的。因此,我们可以预见到,在汽车电子领域铜及其合金的应用会大大增加。过去常用的近红外激光器焊接铜,但由于能量吸收率低,且容易产生飞溅物,导致焊接质量和效率并不理想。与近红外激光器相比,铜对绿光波长激光器的能量吸收率很高,通快还基于碟片的独特技术优势开发出了绿光激光器。目前我们在汽车电子行业广泛应用的TruDiskPulse421长脉宽绿光激光器,具有高达4kW的脉冲峰值功率,绿光脉冲可实现快速高效的焊接过程。由于加工时几乎没有飞溅,能完美加工对温度很敏感的电子元件,同时兼具优异的加工效率。
另外,未来的汽车肯定是更省油(轻量化)、更高端,目前只有热成形工艺能同时能满足强度和减重/减薄两大要求。通快在该领域有2个主推产品——TruLaserCell8030和TruLaserCell8030门环定制版。后者是2019年12月推出的一个新款,加工速度上较国内及外资竞争对手有显著的优势。
在芯片领域,EUV光刻是以波长为10nm-14nm的极紫外光作为光源的芯片光刻技术,简单来说,就是以极紫外光作“刀”,对芯片上的晶圆进行雕刻,让芯片上的电路变成人们想要的图案。如今,世界上最先进的EUV光刻机可以做到的雕刻精度是7nm,相当于一根头发的万分之一。大部分2019年上市的智能手机绝大多数都配备了这项技术。该技术的核心之一正是激光脉冲,通过5级放大阶段,放大器将一个微弱的激光脉冲提升1万次以上,输出超过30kW的平均脉冲功率,脉冲峰值功率可高达几兆瓦。通快公司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家能够供应EUV光刻用激光放大器的厂商。
廖新胜:今年从市场表现看,长光华芯100W-500W功率等级的直接半导体激光器受到细分市场客户的广泛关注,该系列产品具备CW和QCW超调功能,配套焊缝温度监测反馈功能焊接头,在薄板金属焊接、低熔点金属焊接和材料预热方面有比较优秀的工艺效率。另外,该系列产品也收到来自3C消费类电子、新能源行业、日用五金产品加工用户的良好反馈,加上相较更低的成本优势和976/915nm的波长吸收优势,这个产品解决方案在上述三类细分应用市场得到广泛应用。
沈滨:海目星钣金切割激光加工系统——HF·H系列智能化激光切割机获得了2020年激光行业-荣格技术创新奖。该激光加工系统具备高度自动化和广阔的功能拓展性,在维持设备稳定和高速高精度的前提下,可搭配升降式交换工作平台、激光上下料机器人、成品车、立体仓储等,实现激光柔性自动化制造系统(FMS)。这套激光加工系统可以为包括汽车制造、
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依托自动化产线生产的先进制造行业带来创新性提升。
曾剑锋:疫情过后,创鑫激光万瓦级切割解决方案成为2020年度现象级大事件。截至今年10月,超过300台万瓦激光器在生产一线承担生产任务,包括轨道交通、重型机械、房
地产钢结构加工这些热门需求领域。总体上,创鑫的万瓦激光器出货量处于市场相对领先的位置,平均每月有30-40台万瓦激光器出货。
未来国产万瓦切割解决方案有两条发展路径,一是对过去生产方式的加速替代,比如以前1块直径2m厚20mm的碳钢,加工4-500个孔而且打坡口,原来工艺需要等离子下料、人工打磨、钻孔铣孔再加打坡口,需要4个人14小时完成,而现在采用20kW激光坡口切割,一个人操作4小时就能完成,效率成倍提升,精度比旧有工艺高。另一条路径则是对原有中低功率激光器的替代,原来使用千瓦级的用户为了追求效益提升转为使用创鑫万瓦激光器,如碳钢6mm-25mm,20000W较6000W提升154.55%-757.14%;不锈钢6mm-20mm,20000W较6000W提升200%-669.23%。
万瓦激光加工不单是改变了原有的加工方式,比如使用等离子、水切割这种传统的方式现在转变为创鑫的万瓦激光器,更是颠覆了原有的加工效率。同时,“问效率要效益”正成为当下经济环境中最强烈的呼声,而万瓦级产品的不断涌现,正是发挥其在效率上的优势,速度更快、成本更低、质量还好,自然就收益越多。
李金成:今年以来,双成激光公司虽受疫情影响较大,销售以及生产较往年同期有较大下滑,但我们仍然没有停止技术研发的脚步,疫情之后我们快速地推出了自主研发的高功率超大幅面激光切割机、管材激光切割机、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目前均取得了不俗的市场业绩及突破。
“新基建”是中国政府在今年强力推行的一个政策项目,包括5G基建、轨道交通等七大版块因此受益。对于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您如何看?
成栋:今年,包括5G基建在内的七大领域(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成为内循环热点。虽然,固体飞秒激光产业并没有直接体现在“新基建”之中,但实际上固体飞秒激光技术与“新基建”密切相关。
当前,光纤飞秒激光器产业现状是规模持续增长,同质化竞争严重。受宏观经济、贸易战、价格战等因素影响,今年光纤飞秒激光器产业增速放缓,但与制造业中其他领域相比依然颇为亮眼。不可否认,新冠肺炎疫情对激光行业造成了一定影响,各家企业都调低了收入预期,但长远来看,“新基建”的推进有望为激光产业带来不容忽视的增长潜力。
高性能固体飞秒激光器是打破光纤飞秒激光器同质化的关键。来特激光旗下的PHAROS是全球市场上功能最齐全的飞秒激光器之一,CARBIDE固体飞秒激光器凭借小体型和高性价比,以及领先市场的输出参数和可靠紧凑设计,受到工业和科研领域客户的青睐。随着主要工业客户在显示器、汽车、LED、医疗设备和其他行业中的应用,上述两款飞秒激光器的可靠性已经被实际生产环境运行的系统所证实。
固体飞秒激光器主要用于各类金属、陶瓷、蓝宝石、玻璃的钻孔和切割,以及用于质谱分析的材料烧蚀。同时,全球客户一直使用PHAROS和CARBID寻求探索新的应用工艺,不断提升现有的加工效率。为了扩充激光放大器的产品序列,我们还提供了强大的飞秒产品组合:倍频模块(提供515nm、343nm、257nm、206nm波长)、OPA(产生~190nm至~20μm的连续调谐输出)、HARPIA光谱仪、TiPA和GECO自相关仪。所有产品都可以定制和微调,以
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徐盼庞博:当前国家之所以强力推进5G基建、轨道交通等“新基建”项目,正是因为这类产业处于产品工艺升级阶段,中国激光行业的快速发展,为这些正处于产业升级的行业提供了强大支撑。
产业升级换代过程中总是会寻找新的技术,这是一个不断摸索和发展的过程,不管是发现新的材料、新的应用、更高效的加工方式,都需要尝试。能够配合这些重点领域做突破,也是杰普特不断努力的方向之一。比如5G基建里涉及到手机的终端与基站的天线中大量存在类似像LCP这样的脆性材料、透明的薄膜材料,这类材料的加工就需要尝试不同种类的激光光源和光学系统,以达到新的设计要求。
李杰:目前,随着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基建”项目的大力推广,带动了与其紧密关联的激光技术的快速发展,拉动了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打标装备的需求。长远来看,“新基建”有望成为激光产业不容忽视的增长潜力。另一方面,“新基建”项目的实施,也将促进包括激光产业“数字化工厂”的建设,以信息化推动生产数字化,实现从自动化向智能化的高端转变。锐科激光未来将主要通过新产品、新器件与工艺研发配套等方面,参与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和产品研制。
王海龙:“新基建”必然带来对高端制造、精密制造的大量需求,恩耐激光作为激光核心光源的全球领跑者,无论是我们的光纤激光器还是泵浦源都将继续赢得大量应用,并引领整个市场的应用广度和深度更上一个台阶。
2021年,您预测激光产业的整体技术走向是什么?推动该产业持续取得突破的新驱动因素体现在哪些方面?贵公司将如何把握这些趋势?
赵全忠:当今,激光技术正朝着智能化、工具化、融合化的方向发展,在智能化大潮下,智能化激光设备作为工具渗透融合到生产和生活各个环节中。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看,激光技术还将突破现有技术瓶颈进一步挑战极限,更高的平均功率、更高的峰值功率、更短的脉冲宽度、更快的重复频率、更强的功率密度、更强的光子能量一直是科学技术人员孜孜以求的目标。
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新兴产业技术发展,一直是推动激光产业取得持续突破的两股推动力量。无论是利用激光技术在传统产业中提高产品制造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产品升级,还是在新兴产业中推动产品向价值链高端拓展,都需要激光技术的融合创新发展。
成栋:展望2021年,固体飞秒激光器有望成为能量激光领域最重要的技术发展方向之一。作为一种新兴的材料加工技术手段,在加工精度方面优势显著。随着技术成熟度的提升和制造成本的下降,超快激光市场有望在未来几年迎来爆发式增长。超快激光是激光行业里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2017年全球超快激光器市场规模超过9亿美元,2020年有望超过25亿美元。2017年中国超快激光器市场约为13.5亿元人民币,预计2020年超过50亿元人民币。
超快激光在应用场景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冷加工,在精密加工方面也具有显著优势。随着超快激光器生产工艺逐渐成熟、成本逐渐下降,未来有望广泛应用于医疗生物、航空航天、消费电子、照明显示、能源环境、精密机械等下游行业。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从上游材料到下游应用的完整工业体系,使得设备制造的成本相对发达国家较低,加上国家政策支持,产研转换环境的持续改善,为超快激光器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也使得国产超快激光器相较于进口产品,具备较大的性价比优势。
另外,下游新技术的应用也会给超快激光市场带来需求提升的可能性,折叠屏、陶瓷外壳等渗透率的提升会是超快激光市场下一个增长点。
王海龙:2021年,恩耐激光将继续研发及推出新产品,拓展新应用。我们在光纤激光器领域即将推出更高功率、更高效率的新产品,以扩充光纤激光市场的应用范围。在泵浦源领域,公司也将增强锁波长产品的优势,为市场提供更出色的产品解决方案。
黄哲:焊接将超越切割,在HTH登陆入口网页 市场上占据更大份额。激光焊接将更多地替代传统焊接方式,另外非金属材料比如玻璃和陶瓷的焊接,玻璃和金属之间的焊接,也值得关注。我们已经在超短脉冲和整体光学解决方案上有了一些尝试和布局。
另一方面值得关注的是,3D打印的优势尚未被充分挖掘,目前的增材制造过程只是从粉末到3D设计的部件。实际上,3D打印是最具颠覆性的一种数字化技术,对制造流程和产品形态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现在通快的3D打印设备已经可以做到500℃预热,让曾经没办法实现、容易产生裂纹的工件(比如高碳模具钢H11、Ti64)变成可能。我们的客户把样品拿回去做测试,成型部件的致密度、硬度和强度都远超传统工艺。
徐盼庞博:未来,激光技术一定朝着更精密、高效、广泛应用的方向发展。目前推动产业持续发展的因素还是不断升级的制造需求,由传统加工向激光加工的转变,尤其是在一些突出需要精密加工要求的行业,像之前3C领域的产品升级带来的产业变更,引发了整个行业对激光加工设备的大量需求。另外,全球生产制造业的升级,也将给激光行业带来更多的需求。杰普特聚焦激光技术,赋能先进制造,为各个领域的激光加工提供技术支持。
廖新胜:未来,国内激光产业的发展趋势将是往更高性能和可靠性、规模化、国产化方向发展。中国是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正在经历产业转型升级,国内市场对激光技术产品的需求旺盛,市场规模庞大,贸易战推动了中国激光产业的国产化进程。更高的性能指标、性价比和技术成熟度都在不断推动着激光产业发展。长光华芯将持续推动激光芯片的国产替代进程,继续提升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的性能指标和可靠性,拓展市场份额。
李金成:在金属加工方面,整个行业的设备会往更高的功率和更高的加工效率发展;从应用领域来看,随着国内绿光激光、紫外激光以及皮秒、飞秒等技术的成熟,激光的应用会更多地往精细加工、非金属加工以及特种新工艺等领域延伸发展。
沈滨:随着桥梁、船舶、兵器、工程机械等大型装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加工材料的幅面越来越大,超大幅面光纤激光切割机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在管材加工行业,对管材切割的类型、速度、精度以及智能化都有进一步需求,激光焊接特别是针对小微企业面对小批量多品种的产品生产和轻便移动性方面,手持式激光焊接质量、效率、操作都有明显的提升,并在多个行业的小批量多品种高质量的生产加工中得以广泛应用。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可高效率完成各类立体成型件、任意面上的激光切割,已经成为汽车和航空等工业立体工件切割的重要制造装备。
针对强烈的市场需求,海目星推出大霸王Estime系列超大幅面激光切割机、小旋风whirly系列超高速激光切管机以及MWF系列手持激光焊接机,并在三维激光切割机如何向更高效率、高精度、多功能和高适应性方面不断探索和发展,用创新的产品发展理念探索和追寻新的行业方向。
李杰:中国是活跃的制造业市场及工业激光设备的主要市场,受宏观经济发展、制造业产业升级、国家政策支持等因素影响,中国光纤激光器产业成为受高度关注的产业之一,市场发展迅速。光源技术改进和革新必须和应用端需求紧密结合,它的发展速度必须要与多元化的新应用和客户需求保持一致。
目前光纤激光器主要以切割应用为主,但是未来激光焊接会有更大的市场。此外光纤激光器在激光清洗、3D打印等更多应用场景催生了需求,并会逐步跨向未来工厂高效率、高精度、高智能的生产制造,以及针对新材料的加工,如有色金属、有机材料等。更高功率、更高光电转换效率、更快速度、更优异光束质量、更小体积、更智能化,将是光纤激光器未来的发展方向。
基于此,锐科激光迈出技术差异化步伐,引领高端应用,在2020年推出了工业级10kW单模块光纤激光器、带光闸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光束可调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等类型的光纤激光器产品,满足多元化市场的需求。
张云鹏:对于中国的激光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两个,一是做“大”,二是做“强”。做“大”是指产量大,中国显然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的生产中心,产量大才能突显价格优势。因此中国制造意味着更高的性价比。做“强”则意味着高品质,只有拥有核心技术才能实现质量的提升和品质的提高。
目前,激光切割机的最高功率已经达到30kW,如何在这样高功率或更高的功率下实现稳定高效的切割,这是未来拉开企业技术差距的关键因素。目前,普雷茨特30kW切割头已经可以实现200mm不锈钢的切割。同时,在工业4.0的驱使下,智能化的产品对企业产生了新的需求。
普雷茨特一直将“高品质”作为企业的核心驱动力,其生产的激光加工头一直是代表行业最新技术方向。无论是激光切割头还是激光焊接系统,都能够实现智能化的操作,如实时的监控检测,自适应的功率调整等。这些特点的背后都是基于强大的传感器的技术。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