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印两国最近闹得很不愉快。自知硬实力不如中国的莫迪,玩起了骚操作,于7月份封杀了200多款中国APP,其中包括风头正劲的TikTok,算是把中国APP彻底赶出了印度市场,预计损失在400亿人民币左右。
与APP形成冰火两重天的是中国手机。据《联合早报》报道,今年10月,中国手机在印度的销售同比去年增加了170万部,总出货量达到了630万台,拿下了42%的智能机市场份额。小米系+OPPO系霸占了品牌销量前五,唯一的“外人”是排名第二的韩国三星。中国手机已主导了印度智能机市场。
莫迪为何对中国手机如此“宽容”?因为,以小米、OPPO为代表的中国手机不仅给印度送去了上百万的工作机会,更是实现“印度制造”宏伟蓝图的基石。
1、灯管的故事
印度市场,其实挺封闭的。历届政府为了保护本国工业的发展,限制外资进入。保护主义是发展中国家的常见手段。
比如,我国在入世谈判中,坚持家用车市场不能立即开放,要世贸组织给个缓冲期,就是担心本国车企直接被外企冲垮。结果保护了十几年,中国车企还是没搞起来,整天靠着合资车和补贴“续命”。一气之下,中国政府转变了思路,主动引进特斯拉,鲶鱼效应,增加竞争,逼国内车企改革。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保护主义客观上保护了脆弱的本国企业,但也容易让他们产生安全感——我不用做出任何改变,也能取得丰厚的利润。
以灯管市场为例。
德国西门子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灯管技术,德国产业升级后,西门子对灯管这种薄利商品失去了兴趣,想把产业转移出去。
上世纪90年代,西门子首先与印度政府展开谈判,表示愿意来投资设厂,把全世界最先进的灯管生产线搬到这里。印度政府听到这个消息,没有兴奋,反而有点恐惧,德国灯管进来了,我们生产的国产灯管卖给谁?钱都让德国人赚走了,不行!
西门子第二站到了中国,中国企业对西门子提议非常感兴趣,但提出了一个附加要求:西门子要向中国企业转让全套灯管技术。西门子觉得,灯管本身算落后产能,教给中国人也无妨。双方各取所需,愉快签订了协议。
第二年,中国派出400多名技工进入西门子学习灯管技术,这些人把全世界最先进的灯管技术带回了国内。德国技术+中国人工=价低质优。
10年后,中国以62%的市场份额,主导了全球灯管市场,可怜的印度还在顽强使用上一代CDR技术。
印度央行首席经理Kanthaswamy解释说:
“中国人承认自己的落后,把落后作为耻辱,奋发追赶,疯狂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然而,我们像一只鸵鸟,把头埋进沙里,拒绝承认落后,自我感觉好极了!”
2、印度究竟生了什么病?
印度的先天条件要比中国好得多。无论是一年三熟的农业条件,还是英国殖民时代留下的工业设施,都是打了一百年内战的中国不能比的。
在上世纪最艰难的时代,中国面临美苏两大霸权的双重封锁,外部工业化资金来源基本切断。印度左右逢源,奉行不结盟政策,美苏两头的好处拿到手软。
然而,2020年,印度的GDP总量仅有中国的五分之一,人均四分之一。按照联合国脱贫标准,印度仍有4亿人生活在日消费不足1美元的绝对贫困线下。
印度究竟生了什么病?
莫迪的诊断的结果是“软骨病”。一个没有制造业支撑的国家就如一个缺钙的人,外表看很健康,一旦长跑,骨头可能断裂。
世界上并非所有发达国家都是制造业立国,比如瑞士、新加坡,主要产业是金融和旅游,可这种模式只适合“小国寡民”,金融业吸纳的就业极其有限。全世界金融中心华尔街仅能提供30万个工作机会,他们只吸纳最高级的人才,与普通人绝缘。
拥有12亿人口的印度,想要治好“软骨病”必须像中国一样发展制造业,唯有工业化大生产的制造业才能吸纳12亿人的就业。
所以莫迪一上台就制定了“印度制造”计划,希望将他在古吉拉特邦成功的经验复制到全印度。
手机作为数字化生活的核心产品,莫迪非常重视,甚至亲自会见雷军,敲定投资建厂,主动引入中资,给国内的手机制造商“上上课”。因为,印度本土手机制造商干的事情,实在具有“印度特色”。
3、手机的故事
2008年,智能手机革命席卷全球之时,印度人依旧使用功能机。等到2015年,中国、欧美、日韩等市场基本完成智能机普及之后,全球手机制造商才开始惦记起印度。毕竟12亿人口,红利巨大。
苹果、小米、三星、华为、OPPO……全球顶级手机品牌全部涌入印度,除了苹果因为定价过高,不是非常卖力外,其他品牌铆足了劲要干下印度市场。
面对来势汹汹的外国品牌,印度手机品牌在干什么事呢?
忙着搞“消费降级”,做手机界的“拼多多”。印度人的“消费降级”不是简单把价格打下来,而是把价格+质量全部打下来。
2016年,印度最大电信运营商Jio推出了一款“智能化功能机”,取这么拗口的名字,完全因为这款手机实在有点特殊:用功能机的零件,实现了部分智能机的功能。
在全世界顶级手机品牌忙着向印度人普及智能机之时,Jio逆流而上,坚持做功能机,“智能化功能机”预装了Facebook、谷歌地图、推特、YouTube等主流APP,但没有下载功能,终生使用;由于内存太小,只能单开APP,不能多开,想一边导航一边听歌是不行的。
这款手机售价人民币157元!开售1年,卖出1.3亿部成为印度市场最大品牌!
公司负责人安巴尼表示:“很多穷人买不起智能机,我们做的是让每个人都用得起智能机。”
安巴尼主观愿望是好的,但你造的不是智能机啊!底层技术全是功能机,从理论上来说,我们可以从拼多多上买一台50块左右的老人机,然后装上Jio特别定制的系统,就成了“智能化功能机”,比Jio定价157元还便宜。
莫迪算是看透了,保护这些国内制造商,永远只能造出“智能化功能机”这种半吊子产品。印度制造商不想着怎么降低智能机成本,反而在智能机时代,去卖功能机。印度制造业长期停留在原始水平,永远落后世界一个次元的原因就在这里。长期的保护主义,只能滋生出无能的国内寡头,他们不但不推动技术进步,还会千方百计阻挠进步。
4、莫迪不傻
网上经常嘲讽印度人缺少实干精神,人很懒,其实这是一种偏见。普通印度人不是懒,而是缺少机会,薄弱的制造业无法提供足够的岗位,吸纳劳动力。他们只能从事一些低技术的手工业,社会节奏慢属于正常现象。
上世纪80年代,香港商人来大陆做生意,经常吐槽大陆人懒说:“你看,那些货车司机,居然把车停到路边,自己躲到车下睡觉。”社会节奏慢,想忙也忙不起来。一旦内地经济腾飞,北上广地铁挤满了赶不上地铁的年轻人。
莫迪做的就是发展印度制造业,打造印度制造的品牌,让更多印度人有机会进工厂干活,夯实国家发展的基础。
莫迪制定了新的《土地征收法》,降低在印度征收土地的难度,为建厂铺平道路。有一个数据,新法之前,印度修高铁,需要1400公顷土地,两年只征收了0.9公顷,新法实施后,1年征收了1000多公顷,效果立竿见影。
莫迪亲自上阵,会见雷军,招揽小米建厂,把全世界最先进的手机技术留在印度,怎么舍得因为一场冲突就赶走?
中国手机走了,难道让印度人继续忍受“智能化功能机”?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