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两会拉开序幕,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新强在今年的议案中再度建议:进一步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已初具规模。然而,作为高科技型制造业企业的“领头人”,马新强深知,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依旧存在不少短板:中低端制造装备产能过剩与先进制造装备供应不足导致的结构性失衡;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产业集群价值链衔接不紧密;高端人才吸引力不足等。
马新强认为,唯有自主创新,才能不断突破前沿、空白技术,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因此他在本次两会议案中提出,希望国家进一步加大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支持,并建议组建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研究院,统筹协调相关主体加快核心技术攻关;立体化完善促进行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支持企业依托产业集群、创新中心,促进新技术与高端装备制造业交叉渗透;充分发挥大企业的产业组织作用,打通产业链,构建产业生态体系;推动行业重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马新强多次在议案中呼吁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如此“执念”到底有何缘由?这还得从华工科技激光装备二十余年发展“进化论”说起……
初创期:“曲线救国” 师夷长技以自强
20多年前,当西方发达国家激光技术应用已“遍地开花”时,在中国,这“一束光”仍是实验室里的“阳春白雪”。科技成果转化慢、产业规模严重不足,激光加工占国内加工业比例不足1%。
1996年
面对发达国家将激光装备卖到70亿美元,华工科技初创者们望而兴叹,下定决心要将在实验室沉淀了30余年的激光技术“带出去”,实现真正的产业化。
1997年
华中理工大学“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转制成为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马新强任总经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一年后,公司利润增长了392%,华工激光出品的激光装备卖了200万人民币,代表中国最高水平。
1999年
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次年在深交所上市,成为华中地区第一家以激光为主业的上市公司。然而,国产激光装备中的核心、关键技术仍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技不如人之下,只能眼睁睁看着国内市场被大量涌入的海外知名激光公司主导。
2000年
对国内激光企业来说,单靠自身摸索、积累研发核心技术,成本高、周期长。“曲线救国”思路下,华工科技决定通过海外并购引进国际先进激光技术。当年,华工科技收购全球排名第三的激光切割系统制造商澳大利亚ACS公司,并将“Farley”和“Laserlab”两大国际知名品牌的激光切割及等离子切割技术引进国内,借以快速赶上先进国家的激光研究、应用水平。
2004年
经过四年的技术消化吸收,中国首台高功率激光切割机在华工科技诞生。
2005年
华工科技研制的国内首套数控激光切割机出口北美,包括新加坡、韩国在内的海外客户也慕名前来。同年,承担三峡发电机的东方电机首次采用华工科技的激光装备切割出了重达1300吨的整台发电机转子磁轭冲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突围期:招才引智 开放式创新实现从零到一
国产激光装备虽已打开国际市场,却仍未打破“集成”怪圈。马新强认识到,必须实现光源等激光装备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唯有不断创新才能有底气参与竞争。
2008年
华工科技引入光纤激光器高端人才,成立锐科激光,率先实现从低功率到高功率激光器的产业化。产品推出初期,华工科技甘当“试金石”,通过双方紧密合作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如今,锐科激光光纤激光器无疑称得上是“国货之光”。
2009年
引入紫外激光器专家,从零开始,困难重重之下一步步突围,于2010年生产出国内首台紫外激光器,为高端激光装备配上“中国芯”,一经推出,国外产品迅速降价,从此中国人使用固体激光器不需再从海外高价购入。此后在纳秒、皮秒、飞秒等高端激光器领域,华工科技逐一获突破,堪称中国激光器发展史上的佳话。
同年,国家发布《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华工科技与华中科技大学和神龙汽车组成“铁三角”,强强联合推出国内首条白车身激光自动化焊接生产线,产线稳定性、可靠性及扩展性全面超越国外同行。如今在该汽车白车身激光焊接领域,华工科技市场份额达约占90%。
2012年
自主研制的“高速、高精、大幅面坡口切割加工技术与设备”项目,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内激光首套激光三维远程焊接系统面世;全自动化数控激光切管生产线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15年
联合华中科技大学、神龙、通用等多家下游车企共同自主研发,华工科技参与的“汽车制造中的高质高效激光焊接、切割关键工艺及成套装备”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凭借过硬的技术,华工科技进入对质量要求出名严苛的日系车企,43秒激光焊接一辆车,是其首次采用激光技术焊接白车身。
2017年
MARVEL6000系列全新一代数控光纤激光切割机面世,核心光源自主制造,切割速度、厚度媲美进口设备的同时,价格仅为进口设备的一半。
同年,公司承担的国家十三五重大研发专项《工业级皮秒/飞秒激光器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在科技部组织的年度评估会上获优秀评审项目。
2018年
飞秒激光器重磅亮相,种子源等核心部件实现自主研发制造,7秒内可完成一块全面屏切割,使用成本降40%;
响应客户需求,不断进行技术升级,MARVEL系列万瓦级数控光纤激光切割机,国产核心光源矗立万瓦时代。再过两天,2万瓦超高功率激光切割设备也将在华工科技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亮相;
实现三维五轴激光器及切割头核心部件自主研发,价格仅为国外进口设备的70%左右。设备在疫情期间被客户大量采购,用于全顺负压监护型救护车生产,目前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三,国内第一;
应智能制造之需,二次开发激光装备操作系统,新一代高速数控系统FARLEY-ANCA系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充分发挥“智”造的力量。
转型升级期:延伸创新链 “激光+智能制造”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早在2010年,华工科技就提出“向高端制造、服务型制造”转型战略,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价值链。
2019年至今
2019年,华工科技成立智能制造事业总部,整合旗下华工激光与华工赛百软硬件资源,以“激光+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赋能桥梁、船舶制造及工程机械等传统制造行业转型升级,打造了国内首个面向桥梁行业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国内首个管件行业智能工厂等多个标杆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示范样板点。一月以来,华工科技智能制造订单同比增长70%。
从势单力薄到创新突围再到转型升级,一路走来,华工科技产业报国的赤子之心从未更改;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之心从未更改。
未来,公司将聚焦“三新两化”:新能源、新基建、新材料;汽车新四化、工业数智化等关键赛道重要场景,开展多层次开放式创新,推动构建全联接、全感知、全智能世界。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