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焊接工程教育家和焊接工程专家、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潘际銮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4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潘际銮院士,1927年12月24日出生于江西瑞昌,1944年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系并留校任教。1950年被派往哈尔滨工业大学跟随苏联专家进行研究生学习,后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教研组首任主任,1953年回清华大学创建焊接教研组,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潘际銮院士曾担任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机械工程系主任,还曾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材料科学与工程评审组长、国际焊接学会副主席、中国焊接学会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1992年至2002年受聘担任南昌大学校长,2011年起担任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会长。
潘际銮院士1985年被北京市政府授予“北京市特等劳动模范”称号并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5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1996年再获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77年、1997年分别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潘际銮院士是我国焊接学科的创始人之一。上世纪50年代末与60年代初,率领团队成功完成了清华大学第一座实验核反应堆铝池壳的焊接,与企业合作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真空电子束焊机,与企业合作成功地制造出我国第一根6兆瓦移动电站的燃气轮机压气机焊接转子。完成的电弧控制技术于1984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987年受聘担任我国自行建设的第一座核电站焊接顾问,2008年又率领团队完成了我国第一条高铁“钢轨焊接质量控制”项目。他所指导的团队迄今仍在进行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汽轮机焊接转子、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电站汽轮机焊接转子的研究。
潘际銮院士创立了我国高校第一批焊接专业,为我国培养出了大批焊接专业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在教学和科研中,他一贯强调爱国奉献:“只要国家发展有需要,再难的课题也要承担和完成”。他多年来教育师生要:“团结合作,勇于攀登,只求贡献,淡泊名利”,指导学生和青年教师要敢于创新,更要重视实际工程应用,鼓励学生和青年教师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潘际銮院士曾受聘担任南昌大学校长,对学校的学科布局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使南昌大学进入了国家211工程大学行列。
潘际銮院士为我国焊接科技和教育事业奋斗一生。潘际銮院士的逝世是清华大学的重大损失,也是我国机械工程领域的重大损失!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潘际銮院士!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