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公大激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大激光」)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由中芯聚源和华创资本投资。本轮融资将用于高功率绿光和紫外光纤激光器产线建设,千瓦级绿光和超快紫外光纤激光器研发、生产以及市场拓展。
公大激光创始人张帆从2004年开始接触并研究光纤激光器,他判断,随着未来智能制造往更精密、更细分化的方向发展,窄脉冲(纳秒、皮秒和飞秒)和短波长(绿光和紫外)将是未来光纤激光器的两大技术趋势。
在窄脉冲领域,已有众多企业布局研发超快激光器,竞争激烈,而短波长领域则相对空白。在当前国内的光纤激光器市场,波长较长的红外光源是更为常见的选择,例如新兴的新能源行业中铜材料的精密焊接,使用的主流设备是大功率红外光纤激光器。
但相比于红外波段,使用绿光则是看中其稳定性高、能量集中、电光转换效率高等优点,焊接铜的效率更高且几乎无飞溅。除了在部分场景下将逐步替代红外光纤激光器,短波长光纤激光器在锂电、光伏、半导体等领域也具备广阔的新增应用场景。张帆认为短波长激光器将迎来巨大的市场机会。
此外,随着工业生产的大规模化和加工工艺的提升,下游应用商对光纤激光设备的功率要求也必将上升。要跟上高端工业的发展步伐,激光设备的“心脏”亟需升级。基于此,公大激光明确专注研发高功率短波长的光纤激光器。
据张帆介绍,目前公大激光已推出涵盖从连续、准连续到纳秒、皮秒等一系列绿光光纤激光器产品,包括高功率100-500W连续单模绿光光纤激光器、高功率100-500W准连续单模绿光光纤激光器、50-100W亚纳秒脉冲绿光光纤激光器和10-30W超快绿光光纤激光器等。
无论是高功率还是短波长,都是近年来国内光纤激光器性能竞争的主战场,同时也存在较高的技术门槛。得益于此前多年的高校研究以及军工项目经历,带着长期积累的技术理论沉淀,张帆决定将公大激光落地激光产业应用最前沿、对市场应用最敏感的城市之一——深圳,以实现技术成果转化。
如今,公大激光已经形成从底层材料的自研,到器件的匹配设计开发,再到基于底层材料和器件对整个激光器的系统级设计的全链条自研技术能力,并获得15项已授权专利,构建起坚实的技术壁垒。
不同于已经爆发并形成百亿级规模的红外激光器市场,绿光激光器的发展还处于萌芽阶段,商业化进程较慢。因此,除了研发产品,公大激光的另一项重点任务是开拓高功率短波长激光器的应用市场,与市场共同成长。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