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华工科技位于武汉新城的激光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来了一批韩国客商,“时隔三年,再次来到这里,变化太大了,这次来又订购了几款新设备。”客户KIM忍不住赞叹。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段时间有20多个国家的客户、代理商受邀来到公司,意向订单超3亿元,企业的激光加工设备已连续三年蝉联韩国市场销售第一,实现了欧洲市场的全覆盖。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介绍,产品力是中国装备制造业在海外“出圈”的关键。“2013年公司激光装备中的核心部件还受制于人,我当时下决心,一定要让核心部件全部实现国产化。”十年来,华工科技通过自主创新、联合上下游协同创新突破了激光器、数控系统、工业应用软件等一批卡脖子技术,30多套国内首创的激光装备投入产业化应用,有力提升了国民经济重点领域核心部件、装备的国产化替代率。“去年总书记来到光谷考察时,我向他汇报,我们所有的部件都实现了国产化。”马新强自豪地说。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的基础,是高技术的载体,是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国家安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马新强已经连续多年围绕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比如:加强制造业关键数据保护、扩大减税降费规模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工业基础装备行业能力建设等。“今年主要建议支持武汉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发挥武汉的辐射、示范效应,带动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提升、构建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协同体系。”马新强说。
为了提高建议质量,马新强要求自己每年要走访不少于20家企业及科研机构。就在参加今年全国人大会议的前一周,他还赴广西柳工座谈交流,就共同推进装备、核心部件国产化深入交流。马新强介绍:“一套装备由千百种零部件组成 ,核心部件至少占到了总成本的60%以上,只要其中一种关键部件我们做不出来或性能不稳定,都会影响到整套装备的产品力,产品的竞争实际上说到底就是产业链的竞争。”
针对我国80%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70%的汽车制造关键设备、90%的柔性显示屏加工装备仍然依靠进口,中低端制造装备产能过剩与先进制造装备供应不足导致的结构性失衡问题,马新强建议:装备制造业上下游企业要有“抱团”意识,下游企业要勇于做“试金石”,给予上游企业更多证明实力、提升实力的机会,共同加速先进制造装备及核心部件的国产化进程;高校与企业也要“抱团”,不仅在科技成果转化上,还要以应用为牵引,共同培养卓越工程师队伍,为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输送不竭的创新动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