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首席记者 骆阳 实习记者 韩喆
汽轮机是一种旋转式蒸汽动力装置,会将蒸气的热能转化为机械功的旋转机械,是现代火力发电厂中应用最广泛的原动机。在实际生活中被冶金工业、化学工业、舰船等动力装置广为应用。 近年来,汽轮机发展步伐迅猛,但在传统汽轮机中如何注入新技术,让汽轮机变得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使用更方便,是一个重大技术难题。杭汽轮集团专家工作站在这方面做出了多种尝试,解决了一系列重大问题。 双人协作改变制造模式 “我的工作就是负责设计出零件,拿到董院长那里去实现。”蓝吉兵说起这些年团队取得的成绩,掩饰不住的骄傲和喜悦。 “产值发展得快,背后靠的是技术支撑。”董太宁说,以前汽轮机零件设计制造模式是装配式,现在改成了焊接式,就像吹风机叶片一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012年,董太宁带着团队开始向这项高效叶型工艺攻关,焊接专业的他通过一次次实验验证效果。在高效叶型的试验验证过程中,蓝吉兵也参与制定了试验验证的工况条件,确定了试验台加工和装配方案,并在试验过程中解决问题,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攻克难题,实现了这一零件上的突破。 激光焊接技术节约成本 这项技术的突破,为两人在以后的科研道路上奠定基础,“如何让汽轮机运行时间更长,维修成本更低,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蓝吉兵说,之后他们又突破了燃机燃烧室部分零件制造工艺,这项技术运用激光焊接零部件,解决了特殊零件超速运转之后停机的问题,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激光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率,以前的做工粗放,现在精致了。”董太宁说。2011年,运用在机械飞锤上的激光焊接技术获得了全国核能行业协会三等奖。“现在我们也可以激光镀层,采购值二三百万元,照比之间进口材质可以节约一半费用。”不仅如此,这项技术还应用在轴径等其他零部件上,把旧的零部件“废物利用”,经过激光镀层后的轴径比之前的材质更好,而且不会报废,节约了30万至300万元。 突破了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 杭汽轮集团院士工作站的专家利用汽轮机发展成熟的研究优势,围绕“创新”和“精细”开展工作,成功突破了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开发出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他们的科研成果不仅取得国内外同行的认可,甚至超过了国外知名品牌的最新叶型。 目前,核电汽轮机已经在福州福清核电站中得到了应用,他们的核电机组已经出口巴基斯坦。这些科技工作者为我国电站、大型工业、航海提供动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人物名片 董太宁 河南科技大学焊接工艺及设备学士、上海理工大学工程硕士,2006年获得“国际焊接工程师(IWE)证”。2000年进入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董太宁先后承担了新型焊接式导叶持环工艺攻关;筒式离心压缩机制造工艺攻关;主轴激光强化熔覆的应用等科研项目。作为负责人,主持完成了多项科研项目并获得多个奖项。 蓝吉兵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机械及工程博士,杭汽轮集团博士后工作站和西安交通大学联合培养力学博士后。2012年进入杭州汽轮动机股份有限公司工业透平研究院担任研发工程师,2013年进入杭汽轮集团院士专家工作站。蓝吉兵致力于力学,重点解决了公司的技术难点和瓶颈,曾获杭汽轮集团第八届科技大会科技创新一等奖、二等奖;多次获得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透平专委会优秀论文奖。在国内外杂志和会议发表科技论文41篇,专利4项。 |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