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内障激光乳化技术
(1)历史:1988年开始研制,90年代初进入临床试验阶段;1997年国际上发表论文2篇,国内尚属空白。
(2)先行者:Daniel Eichenbaum医师兼设计师;Jack dodic医师最先应用YAG:YLF激光光导纤维发射到镜面,反射光用于手术操作;Michoel Colvard医师应用Er:YAG,能量能最大限度地被水吸收,所以损伤更小。
(3)手术技巧:类似于超声乳化。
(4)手术适应症(应用范围)囊膜撕开,囊膜切除,晶体核乳化,玻璃体切除,巩膜切开,虹膜根切。
(5)存在问题:对3+级以下核,目前看来与传统PHACO相似,对3+以上硬核尚存在难度。
(6)优点
①切口更小:<1mm以下。
②手术安全性提高:几乎达到无损伤。
③为调节性人工晶体的实施提供了基础。
④白内障手术的最新概念,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2、调节性人工晶体的进展
随着白内障手术的进步,特别是后房型囊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开展,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保持晶体囊的完整性、恢复调节力的重要和必要性。经小切口除去白内障保持晶体囊的完整性(包括晶体悬韧带在内),并在晶体囊内注入与机体相适应的和晶体性状类似的材料,从而恢复视力和调节力已成为白内障手术的最终理想目标。
(1) 注入式晶体的概念;
在保持晶体囊的完整性的前提下,除去晶体核与皮质,再注入充填材料。并通过增加人工晶体的厚度,即增大晶体前、后曲率半径而获得调节力。这种方法符合白内障手术最终目标的要求,因而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1964年Kessler,1967年Agarwal使用液态硅胶充填了家兔的晶体。1981年Parel,Haefinger等又改用硅凝胶充填猴眼,并认为得到了调节。此后陆续有人做过类似研究,但至今该方面研究仍限于实验阶段,正式报告不多,数据不足,问题很多。实际上这种方法的设想并不复杂,关键是是否能开发出适用临床实际的手术技术和材料。
(2) 注入式晶体的问题点:
• 需要经前囊小切口1.5mm进行囊内核乳化并吸除;
• 注入材料的选择;
• 控制由前囊孔注入材料的漏出;
• 囊膜混浊的预防。
①经前囊小切口行囊内核乳化吸除术,可较好地维持晶体囊的完整性,除去白内障关键在于前囊的切开。环形撕囊的边缘光滑、无裂隙,利于保护晶体囊的完整,根据这一原理,做直径1-1.2mm的环性撕囊或钮扣眼状前囊切开,由此插入探头进行囊内超声乳化吸除术。如果是软核,应用0.7mm的I/A探头或用现在的超声乳化吸引器,都可较好地吸除晶体核。但对于硬核,为了确保处理的安全性,在改良现在手术技术和仪器的同时开发激光技术也是必要的。
②注入材料的条件与选择:注入材料的性状应该与自然晶体相同或类似。必须无毒,与生物组织相容、性质稳定,折射率、弹性、粘度、透明度、比重、密度也要与自然晶体类似。注入性晶体应有合适的粘度,既可以保证从小号针注入,同时又不会漏到囊外。另外还应具有一定的凝集力使之能置换晶体囊内的液体。对于膨胀性晶体,需要较高的膨胀率。目前,基本能够满足上述条件的充填材料大致有两类。一类为硅胶、胶原。这类材料用小号针头注入晶体囊后发生聚合硬化,也称注入性晶体。另一类为膨胀性晶体,具有代表性的如HEMA。这些材料往往因充填方法不同而需要有特定的性状。如何研制出适合各种各样条件的材料,则是注入式晶体手术成功的关键。
③关于材料注入晶体囊后如何处理注入孔,1996年Nishi等人采用硅胶塞充填注入孔,使注入材料的漏出问题得到解决。
④预防晶体囊的混浊:预防晶体囊混浊极为重要。因为如果采用YAG激光切开混浊的囊膜,就可能因囊膜的破坏而丧失难得的调节作用。据报,如不除去晶体上皮细胞直接进行充填的话,会产生轻重不同的囊混浊。在充填不充分时可见多层混浊的上皮移行至后囊上,但如果充分充填,这种上皮移行仅有一层且细胞由于受压而变得极扁,说明充分的充填能够抑制上皮的增殖与移行。如除去上皮细胞,几乎再见不到上皮细胞移行的现象,但经过较长时间后,具有多大效果还不清楚。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