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订阅
阅读| 订阅
机器人

机器人发展一哄而上 专家称危险信号已经释放

星之球激光来源:央广网2015-05-12我要评论(0)

  地方政府热捧机器人产业园,全国遍地开花已规划3万亩。12日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观点:机器人一哄而上是个危险信号。 


  地方政府热捧机器人产业园,全国遍地开花已规划3万亩。12日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观点:机器人一哄而上是个危险信号。
  央广网北京5月12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无论是电影《超能陆战队》里的贴心暖男“大白”,还是《窃听风云》里呆萌幽默的“傻强”,机器人这个词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赢得公众的关注。而在现实中,机器人也正在离我们越来越近。随着用工荒的加剧以及制造业的转型,广东东莞在2014年率先推出“机器换人”计划,广州、佛山紧随其后,纷纷开建无人工厂。根据国际工业机器人协会预测,今年,中国机器人市场将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市场。美的电器家用空调事业部副总裁李国林的一番话,可以印证这样的预测。
  李国林:简单的引入几台机器人,到现在我们每一年成几何倍的增长,预计到今年能够总体达到累计800台机器人,未来2015、2016年我们是以30%以上的增幅逐年增加机器人的数量,到2016年预计我们机器人的投资达到3.2亿元。
  广州机器人产业联盟副秘书长周朝森也用数据说话,他介绍,去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值达到100多亿。
  周朝森:按去年的这个工业机器人的这个统计的话,大概是100多亿吧,呈现一个稳定增长的基数,从2008年统计数据开始看,有百分之三十几的增长速度。
  面对这样一个“大蛋糕”,各个地方政府不再淡定,纷纷“摩拳擦掌”想要率先分到一杯羹。据媒体报道,从北端的黑龙江到南端的广东,机器人产业园呈现“遍地开花”态势,机器人产业的加速布局正在中国各地上演。用一位机器人企业人士的话说,到各地考察,一听是做机器人的,地方政府会十分热情。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建和在建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园近40家,相当于平均每个省有超过一家工业机器人产业园,而更多的园区还在筹备中。
  机器人产业是一个前景无限广阔的产业。在这样的热潮背后,我们应该看到,有些地区已经形成相对完整的机器人产业链,但在有些地方,机器人承载的仅仅是当地政府的转型梦,规划出来的土地很多都闲置下来。如果因地制宜当然好上加好;如果一哄而上,为机器人而机器人,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值得警惕。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中国机器人企业已达530多家,其中包括60多家上市公司,各地政府建成和在建的机器人产业园40多家,现有地方机器人产业园到2020年的规划投资额超过5000亿元。这样巨大的规模,对于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究竟意味着什么?面对现在各地掀起的“机器人”热潮,有人说这有点像“大跃进”。机器人产业为何近年来如此受到热捧?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经济学家赵晓对此作出解读。他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劳动力目前出现转折点。过去普遍认为中国人口劳动力增长将于2020年进入高峰,但是2010年已提前进入高峰,过去几年每年以几百万的速度在减少。最低工资平均每年以20%或以上的速度增长,远远超过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国人口红利已经过去,劳动力减少、工资不断上升,这种情况下发展机器人代替劳动力,前景光明。
  目前机器人产业前景看好。当劳动力越贵,机器人就越合算。从未来来看,中国肯定会是世界上使用机器人最多一个国家,去年全世界约有1/4的机器人在中国被生产,以后会越来越多,大家是在抢占未来的“大蛋糕”。
  抢这个蛋糕的过程当中看到,可能出手最重的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要确定未来的支柱产业,确定能够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产业,它就把机器人作为一个押宝的产业。比如2014年底有一个城市要求机器人产业在2020年超过500亿,产业园规划面积超过3万亩,说明各地政府都希望在机器人领域抢占先机。
  目前来看,从北到南各地都在建机器人产业园区,都在投资机器人,有没有产能过剩的危险?赵晓认为,问题还不是特别严重。中国目前有40个左右,看起来挺多,但是基于中国人口及国土现状,40个机器人园区并不算多。
  产区园毕竟不像做餐饮、或者是牙膏等日用消费品,在非工业为主的省份建机器人,大的行业背景和支持方面,赵晓认为,机器人需要一定的工业基础,一个省份是否具有条件值得探讨。有些省份不是完全由市场驱动,一些省没有条件配置资源。但是如果完全由市场主导就没有这样的问题。中国是世界制造大国、国际制造工厂,全国各省来看都是有一定的工业优势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hth官方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hth官方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 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
新闻更新 关键字库 产品更新 企业名录 新闻文章 会议展览 站点地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