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出处。
机器人
海信集团用机器人代替产线工人
星之球激光来源:机器人网2015-05-25我要评论(0)
截至目前,中国每万名产业工人拥有机器人的台数是20台,而韩国高达396台,世界平均水平是58台。
换工人,是当前的一个热点,有望形成一股潮流。至少在机器人产业的供给端,已经形成这样的共识。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中国机器人企业已达530多家,其中60多家是上市公司。
需求端,不少企业已“尝鲜”
“上千平方米的车间,机器人林立,几名工人隐现其间。”近日,《国际金融报》记者来到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立集团”),包括钣金、电机、机加工等车间,九成以上的生产任务都由机器人代劳。
受迫于劳动力短缺,海立集团于2007年开始转型,最先引进了两台钣金车间冲孔机器人。8年过去,海立集团的机器人团队愈加庞大,截至目前,共有137台机器人,无人车间产能达到400万/年台壳体。
海立集团是机器人行业需求端的典型代表。长三角、珠三角近几年结构性用工荒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了“机器换人”的路。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量约18万台,其中约1/5被中国企业购买。
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走上工作岗位,是不是意味着有产业工人要失业呢?
美国布鲁金斯研究院资深成员穆罗引用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近几十年来,机器人的使用提高了17个国家的产能,使用机器人最多的国家,就业下降幅度却未必最大。
截至目前,中国每万名产业工人拥有机器人的台数是20台,而韩国高达396台,世界平均水平是58台。对于机器人对人工就业的威胁,在中国,应该引起重视,但也别轻下结论。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hth官方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hth官方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0条
相关评论
热门资讯
精彩导读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服务与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