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想法并没有“泡汤”,常州大学怀德学院团委老师“怂恿”学生把这些变为现实。除了提供场地和经费支持,还帮着他们在校园里寻找指导老师。
不同专业的学生组建了团队,大家各有分工,开始了长达半年的持久战。常常因为一行代码的错误而彻夜修改,书本的知识已经远远不够,他们就索性把工作地点搬到了图书馆……
今年4月份,第一台设备诞生了,这款救援机器人轻巧,功能多样,履带式底盘也很适合地形崎岖的场地。
团队指导教师、常州大学怀德学院何可人教授说,这款基于激光SLAM技术的救援机器人可以在未知环境通过激光雷达扫描,构建出二维地图,使用WLAN和4G网络实时切换的方式,及时将现场图像信息及地图回传,同时模块化传感器设计对危险区域进行监测分析,可以为救援人员制定科学的救援方案提供保障。
何可人说,将来可以应用于地震救援、地形勘测、仓库巡逻、反恐作战等场合,目前已经在当地消防部门进行试用,达到了我们的预期效果,有极好的推广前景。
为了准备好此次竞赛,指导老师协同团队成员在比赛前期作了大量筹备工作,赛前演练作品、讨论参赛细节、模拟训练作品陈述、调试设备、答辩指导彩排等,最终不负众望取得了新的突破。
6月5日,在南通大学举办的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苏省决赛上,经过激烈的初赛、复赛、决赛,他们的科技作品《一种基于激光SLAM技术的救援机器人》从江苏90余所高校297件作品中脱颖而出,斩获特等奖。
“这次比赛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回首整个历程,虽说辛苦,但收获很多,为我的大学生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团队成员吕雪说。
常州大学怀德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刘茂灿表示,这次获奖作品是一次新的突破,现在已经有很多单位找上门,要求与获奖团队合作。目前,学校会进一步完善政策,保障创新团队的项目建设和成果孵化。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