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防卫省提出了未来战斗机研究构想,开始研究接替F2战斗机的未来战斗机设想。此后,防卫省推出“i3”战斗机构想,以细化其中的具体概念和新技术。在2011年的防卫技术论坛上,防卫省还展示过反隐形技术以及下一代战斗机相关材料及设备的一些内容。下面,我们就来了解通称“i3”的第六代隐形战斗机设想的概貌。
“i3”战斗机技术可用于F2和F-15战斗机的后继机型。所谓“i3”,是指信息化、智能化和敏捷性。其设想具体涉及以下七个领域的技术:
1,“云射击”及先进座舱技术
这一设想类似于“云计算”,利用先进数据链系统,将己方机群形成“云”,通过共享信息等方式,作为群体发动最有效率的攻击。
例如,在多架战斗机编队接敌时,如果A机未能发现近处敌机而B机发现,则后者可将对方情况传递给A机,且地面雷达和海上军舰也可将数据汇入这一体系。这可以使战斗机的攻击范围产生飞跃性的扩大,并增加先发制人的机会,减少弹药消耗。
2,先进综合火控系统,以及无人机的“群控制”
“i3”战斗机还要求能够与未来其他的作战飞机协同行动,例如在前方担任战斗任务的自主型无人机、搭载具备反隐形能力大型雷达的预警机、搭载高功率化学激光器的战机等。他们通过多重加密的高速数据链相联系。如此一来,战斗机本身即使不搭载大型雷达,也可以通过无人机和预警机获取信息并攻击敌人,从而减少了战斗机的风险。如果无人机自身具有“群控制”及自主判断能力,还可以大为减轻战斗机飞行员的负担。
3,定向能武器研究(强激光、强微波武器)
空对空导弹是当今空战的主要武器,但其发展已接近极限,一方面其很难在大气层内实现10马赫以上速度,一方面其外形不利于战斗机隐形,而携带于机身内弹舱的方式又将限制战斗机载弹数量。
因此,防卫省技术研究本部大胆提出了激光武器等定向能武器实用化的方案。而且,将激光作为自卫武器的方案已经有所进展。
4,光传操纵系统
第四代战斗机使用的电传操纵系统可以将操纵指令转化为电信号,通过电缆控制飞机。而技术研究本部已经在P-1巡逻机上成功使用了光传操纵系统,今后将用于“i3”构想。光传操纵系统用光纤代替了此前电传操纵系统中的电缆。从而消除了操纵信号受到电磁干扰的可能性,并大为减轻操纵系统的重量。因此,光传操纵系统完全不受电磁脉冲攻击的影响,这大幅提高了第六代战斗机对电磁脉冲武器的抵抗能力。而如果“i3”搭载和使用电磁脉冲弹。将使对方飞机和导弹丧失作战能力。对于今后的战斗机而言,光传操纵系统可谓是能够决定生死的技术。
5,凌驾于敌人之上的隐形性能
在开发隐形技术时,可以使用日本拥有的发达的民用技术和先进材料。例如,制造液晶电视所用的透明电磁薄膜材料对可见光是透明的,但具有可以遮断电磁波的特性,因此可用于制造隐形战斗机的座舱盖。
在这一方面。防卫省十分重视自然界不存在的“超材料”的开发。过去,隐形飞机主要依靠特有的外形设计,将雷达波散射至各个方向,并涂装可吸收电磁波的材料,用以降低雷达反射面。而“超材料”通过材料中特殊的金属或导体排列方式,使雷达电波自然地“流过” 材料扩散至其它方向。因此,在设计使用超材料的战斗机外形时,无需更多地考虑隐形性能,而可以充分照顾到机动性等方面的需要。
6,下一代大功率雷达
第六代战斗机的对手也是隐形战斗机,所以必须拥有大功率雷达,以加强探知对方的能力。目前,技术研究本部正在研究氮化镓材料的雷达用功率放大器,这种材料可以使雷达天线的体积在同等功率下大幅缩小。
在此方面的另一个目标是,将F22上的64处传感器以及F-35上的21处传感器整合为8处;
7,轻量化的大功率发动机
为突破这一难关,日本将充分发挥自身擅长的陶瓷、碳素和复合材料技术,努力研制轻量化的大功率发动机。其中,主要需提高发动机风扇等核心部件的耐高温高压能力,并使用陶瓷等材料减轻重量。
战争的最高水平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虽然“i3” 计划本身可能最终仅停留于方案,但自主研发下一代战斗机新技术,可对周围国家形成有效的威慑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