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是汇率持续上扬与参与国际竞争的矛盾。重新启动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进入上升通道。随着人民币汇率的持续上扬,机械产品进口增速将上扬,而出口竞争力将下降。机械工业的价格优势将日渐减弱,因此今后必须努力提高技术和服务附加值来缓解汇率上升的压力。
六是转变发展方式与各地追求速度的矛盾。虽然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已广为人知,但在现实环境中,各级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仍普遍将经济发展速度作为首要目标,并为此向本地企业强压增长指标;一些比较好的机械企业,在增长速度上往往被加上不切实际的“X年翻一番”的沉重压力。因此,各地机械企业、尤其是其中的国有企业要真正转变发展方式非常困难。
在上述六大矛盾中,“需求增长趋缓与产能高速扩张的矛盾”与“产品急需升级与创新能力不足的矛盾”影响最为深远,必须格外着力尽早解决。
“近忧”需引起重视
目前看来,行业发展“近忧”虽然不大,但远虑不可小看。虽然今年经济“硬着陆”的近忧不大,但经济下行趋势不可等闲视之。
需要引起重视的是,目前行业产值增速由领先变滞后,开始低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效益增长开始慢于产销,利润率开始下降;产销率有下降之势。
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份,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已降至11.9%的近若干年的历史低点,首次低于同期全国工业平均增速12.8%;去年1~12月,机械工业实现利润同比增幅已下降至21.14%,不但低于同期机械工业总产值增幅25.06%约4个百分点,而且也明显低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同期利润25.35%的增幅。
令人担忧的是,机械工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一改前些年逐年上升的喜人趋势,开始逆转进入下降通道:去年1~12月已降至7.29%,比2010年年报8.38%的高点已下降1个多百分点。某些子行业下滑势头更为剧烈。
去年下半年以来企业订货形势一直不振,订单增幅始终徘徊在6%左右的低位;加之应收账款和产成品库存的账面数虽看似问题不大,但实际状况可能相当令人忧虑。
综上,对今年行业运行的困难应有足够的估计,要多一点危机感。
不过,尽管有上述不利趋势,但综合考量,今年“硬着陆”的近忧仍可基本排除。主要原因在于:首先,经济过度下行的风险已引起中央高度关注,“稳增长”已被列为今年的主要政策取向之一;在通胀压力逐渐舒缓的背景下,政策回旋空间也在加大,去年底银根已有所松动。
其次,机械工业下行速度已出现放缓趋稳迹象:上年第四季度,产销增速月均下行速度已减缓至1个百分点以内,12月当月利润增幅甚至已出现明显回升,1~12月的订单增幅6.44%与1~11月5.76%相比也略有回升。
再次,“换届效应”可以期待。新一届地方各级政府上任以后,急于把经济发展速度比以前有所提高的积极性不可小看,同时“十八大”召开的大氛围也必将为今年经济的平稳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综上,虽然今年一季度乃至上半年机械工业的经济运行速度将因去年经济运行速度回落的惯性和上年同期基数较高的技术原因而可能继续回落,但预计下行速度将继续趋缓;我们有把握预言:底部已经不远,行业经济运行“硬着陆”的风险基本可以排除。
“远虑”不可轻估
应该看到,去年运行形势的逆转下行变化不仅仅是少数子行业的现象,也不是短期趋势,而是具有长期性和全局性的趋势。去年的变化印证了《机械工业“十二五”总体规划》中对未来形势发展的判断。
全面下行趋势,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转折使然。这一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对此必须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否则即使今年可免“近忧”,但从长远看行业仍将难以真正摆脱困境。
从国内经济发展环境看,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转型升级,工业化初期的需求爆发式增长期即将过去。去年以来需求增长放缓的趋势是我国工业化进程深化的必然结果,但另一方面,随着各行各业更追求科学发展,对装备水平、质量的要求将越来越高,这将是非常严峻的挑战。
从国际环境看,挑战也越来越严峻。金融危机显露出西方经济优势明显下降,这已引发西方对其发展战略的深刻反思。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地位持续上升的态势,也招致发达国家越来越深的疑忌和防范,我国对外开放的环境正在发生微妙变化。
目前,国际经济活动有加重政治化的倾向。一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后明确提出“再工业化”的战略,首要目标是抢占高端制造业的制高点,绝不容忍和允许他国(尤其是中国)威胁其优势地位。为此从奥巴马总统开始反复宣示其国家意志,并通过制定和实施各种规划,确保其战略目标的实现。
另一方面,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对我疑忌和防范之心急剧加重,越来越严格地控制高技术对我转让。现在我国再想象对外开放之初那样,将引进技术作为提高自主能力的主要途径已越来越不现实。因此我国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业只能将立足点更多地建立在自主创新的基点之上。
以往,发达国家的高端装备供应商对我惯用的手法是:当我不能自主生产时,就对我漫天要价;但一旦我取得国产化突破,则马上价格跳水,利用我国产高端产品立足未稳的弱点,利诱用户,与我争夺订单,使我内资企业无法获得订单,无法回收巨额的前期投入,最终被其扼杀于摇篮之中。
近年来,国际经济低迷,而我国经济增长相对强劲,这就使发达国家企业加大了到中国与我争抢高端装备市场的力度。我国内高端装备制造业赖以成长的市场正面临国外厂商更为激烈的挤占。
当前国内存在泛化地鼓励进口先进装备的政策倾向和舆论氛围。我国装备产品市场采购政策的取向与国家一再明示的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产业政策取向不一致,相互之间缺乏有力的协调,这一局面非常不利于国内幼稚的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培育和成长。
在出口方面,机械产品虽具有国际比较优势,但潜力仍无法充分发挥。我国机械工业中很大一部分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比较优势,近年来出口增长也很快,并且具有支撑我国外贸今后继续高速增长的巨大潜力,但目前有两大困难妨碍这一潜力的充分发挥。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