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3D新闻

揭开3D打印悬疑:真的能造车?(一)

星之球激光 来源:新华网2013-03-18 我要评论(0 )   

目前来看,虽然作为生产方式,3D打印还难以取代大规模生产而成为最主流的生产方式,但却能满足散布在世界各地的种种个性化需求。 3D打印概念近来热到烫手,但人们对它的...

     目前来看,虽然作为生产方式,3D打印还难以取代大规模生产而成为最主流的生产方式,但却能满足散布在世界各地的种种个性化需求。

  “3D打印”概念近来热到烫手,但人们对它的印象却仍然模糊。尽管如此,从美国到中国的3D打印粉丝们都期待它能像机械化、大规模生产和互联网那样,深远地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人类的历史。

  3D打印热由来

  3D打印实际上是对一系列“增材制造”技术的总称。所谓增材制造,是指不经过车、铣、钻等传统“减材”切削加工,而是通过堆叠材料来直接形成最终产品的一种制造理念。这和平面打印机技术并无关联,为什么会得到一个3D打印的美名呢?

  这要归功于1990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申请的专利“三维印刷技术”。该学院的四名科研人员从喷墨打印机原理出发,研制出一种能在平铺着“塑料”粉末的平面上喷洒各种颜色“胶水”的打印机。当打印生成一层平面后,在平面上薄薄地铺一层新粉末,再继续打印。打印完毕后,吹走多余的粉末,就能得到一个彩色的实体物品。

  自这项专利见诸报端后,所有的增材制造技术就逐渐被媒体统称为3D打印了。运用麻省理工学院的这个专利,一些企业造出了按三维空间位置制造产品的“打印机”。其打印过程新增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用处理软件生成不同高度的模型横截面图,将图形转化为打印控制代码。最终,3D打印机通过执行这段代码,逐层打印、固化,生成理想中的物品。

  3D打印既缩短了生产时间,又减少了原材料浪费,还能做出减材制造做不出来的超复杂结构。

  既然3D打印技术大多是上世纪研发成功的,为何从2012年起才受到如此大规模的高度关注?原因见仁见智,但桌面级开源(用于客户端且开放源代码的)3D打印机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

  以Reprap(三维打印原型机)为代表的桌面级3D打印机,作为开源硬件通过“创客运动”(使用数字工具设计制造产品并通过互联网分享成果)在全球呈现爆炸性增长。特别是1992年取得美国专利的“熔融沉积成型技术”(FDM)在2009年过期后,以美国Makerbot公司为代表的一批硬件创业公司开始大规模销售廉价的开源FDM3D打印机,并鼓励用户复制、改进相关设计,最终把FDM3D打印机带到普通大众身边,也让媒体、政府、相关领域的科研和工业界人士对3D打印有了更深的理解。

 

 

转载请注明出处。

暂无关键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hth官方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hth官方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
新闻更新 关键字库 产品更新 企业名录 新闻文章 会议展览 站点地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