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内媒体报道,模具大王郭台铭炮轰3D打印技术,他坚持认为3D打印绝不是神马第三次工业革命,只是噱头而已,现有利用3D打印出的产品,就跟林志玲一样,很好看但是不能用(郭总和林志玲私教甚好,但从不越雷池)而且据郭总介绍,鸿海30年前就已经在用3D打印,但它并未给集团带来颠覆性变化,他们生产iPhone外框的时候,依旧要用大量人工去除金属毛刺,CNC成型设备的噪音响彻整个车间,研磨线上的女工平均工龄大概3个月左右...富士康的模具领先世界,但与3D打印没有半毛钱关系。
最后,郭台铭语出惊人:“如果3D打印能大规模商用,那我的郭字倒过来写”,留给世界一片哗然,惊掉了29个下巴。
坦白来讲,郭台铭看似儿戏的言论,却是意味深长,他完全可以更圆滑地表达看法,说点“拭目以待”“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之类的屁话,但郭总没能圆滑,他实际上是在向全世界传达:传统制造业还有非常强的生命力,富士康依旧是电子业不可或缺的力量。这倒让笔者想起了2010年坠楼事件之后,郭台铭把普通工人的薪水提高了66%,看似赌气,实则野心勃勃,靠高薪水留才从而把中小制造业彻底击垮。这次的语出惊人大有异曲同工之妙。
富士康缘何不需要3D打印?
笔者认为郭台铭看衰3D打印技术,而且以一种非常规的方式表达出来,彰显个性的同时,仍有一层深意:富士康现在不需要3D打印,真用不着。
作为全球制造业的龙头,富士康拥有120万员工,在郑州园区的一个车间里,每天都有超过20000支iPhone被送往全世界各地,流水线似乎永远不会停止转动,每位员工日平均取放机台次数至少2500次,这种工作状态,远不是“高效”所能形容的,更确切地说,这是郭台铭见鬼式的“自虐”。
虽然富士康一直强调自己是科技集团,它的模具技术也属一流,但它之所以能独霸代工领域,核心还是其强大的人员管理能力。拿iPhone生产线为例:整个车间里充斥着人流,形形色色又功能单一,生产单位从课长到组长,再到线长全技员,大概上百人,此外,还有品质部门,工程部门、供应链部门、安全管理部门、空调设备维护部门等等,几千人簇拥在一个车间里,各司其职地保证iPhone能按时出货,倘若没有强大的人员管理制度和异常处理机制,任何的异常都会引发大面积损失和毁灭性事件。
2010年的坠楼事件、太原园区的暴动、保安队的故事等等,富士康曝露的问题无疑不与人员管理有关系,他们最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是人员管理问题,而不是科技大跃进。而且鉴于百万机器人计划的教训,郭台铭这次对待3D打印技术更加谨慎,“变身3D”似乎还远未到时机。
小批量制造,3D打印闪光的瞬间
郭台铭的话显然别有用心,但鉴于他在制造业的影响力,3D打印巨头还是不得不正面回应。据报道,全球最大3D打印机公司Stratasys创始人斯科特,两天前就在北京隔空回应了郭台铭的观点,他认为现在的3D打印还不适合大批量生产,但却已经进入很多行业的高端制造业,未来前景非常广阔。这样的回应看似温文尔雅,实则干脆强硬:我们关注高端,与富士康无关。
据美国消费者电子协会数据统计,3D打印的主要市场集中于消费品领域,约占20.3%,其次是机动车领域,占19.5%,而医学领域则占据约15.1%的份额。这三个领域几乎全部属于高端制造,尤其是医学领域,材料最难做而且费用极高,更重要的是,人类太需要对身体结构进行深度了解,从而有效延长寿命,长生不老的魅力从古至今从未消退过,所以,3D打印在医学领域的传奇故事煽情而又魅惑不已:
A.美国一位出生6个月的婴儿卡巴-基诺弗雷有先天性缺陷,心脏和肺部的主要动脉错位,导致呼吸困难。来自密西根大学的生物医学师,通过3D打印机打印了一根软管,安置在胸部,之后小卡巴呼吸顺畅,像普通孩子一样生活,而且这种气管能够被降解,人体在三年后会全部吸收。
B.科学家利用装有细胞的3D打印机制造出“迷你肝脏”,如同真实器官一样,它也富含蛋白质,能将激素、盐和药物运送到身体各处。迷你肝脏能够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同样也会遭遇疾病的侵袭。
C.3D打印的骨骼已经被证明可以支持人体骨骼细胞在其中生长,而且其有效性在老鼠和兔子身上得到了验证。还有一家比利时公司,展示了一个用3D打印技术和活细胞注入技术制作而成的假耳朵,巨逼真。
除此之外,3D打印机还高调进入了航空业和汽车制造业,并且已经给这些领域带来相当的福利:传统汽车制造业中,一些半成品是由最基本元件,通过繁琐的组装来完成,但是通过3D打印机,可以直接通过激光烧结技术制造出复杂的塑料半成品,省去了繁琐的组装流程,更重要的是,3D打印机能提供比普通人力精确20万倍的产品细节,简直让人咋舌。
道路曲折,3D打印如何广泛普及?
事实上,只要有需求,相关科技就会成为现实:人类渴望冬暖夏凉,空调出现了;渴望翱翔天际,飞机出现了;痴迷千里传音,电话出现了;渴望移动通信,手机风靡了;刚想琢磨着移动上网,iPhone4S火大发了....唯一纠结的是,人们要花多长时间去提高自己对宇宙和物质的认识
郭台铭对3D打印技术的炮轰,短时间内准确犀利,长远来看则是违背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规律的,因传统制造手法、流程的限制,3D打印的概念本身就符合“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郭总抱怨的问题,迟早会随着材料和生物科技研究的深入,迎刃而解。现在,3D打印技术日益受到热捧,它就像一盒药力十足的伟哥,惹得一大片的政府和企业都相当亢奋,越来越多的资本正蜂拥而至,2012年以来,全球两大3D打印巨头股价都增长了近2倍,据斯科特介绍,他们的产品已经销售到73个国家,而且得到了政府支持。如前文所述,3D打印还只能适用于小批量生产,无法取代传统制药业的批量规模化生产、精益化生产,3D从业人员首先要思考的不是如何取代传统制造,而是要思考如何给传统制造注入新活力,而前者恰恰是郭总最担心的:
首先,3D打印材料的发展,是其能否引发革命的决定性因素。目前,3D打印的传说中,材料已然非常丰富,木质的椅子,布料时装和运动鞋,全尺寸乙醚电动车以及一些生物材料等等,虽然看似广博,但真正有希望大规模量产的,只有塑料,也就是郭总讲的“中看不中用,一摔就碎”的电话。所以,3D打印前景主要取决于材料科技的发展,或许直到3D打印机制造出一台有信号的iPhone时,郭台铭才会实现承诺;其次,3D打印设备的价格还一直处于天文阶段,虽然斯科特承诺要推出单价5000美元以下的3D打印机,但如果解决不好材料问题和推广问题,3D打印只能永远停留在实验室里。最后,未来3D打印想要全面普及,必须要建立完整的生态圈,软硬件需同步推广,利好消息是,Windows Phone8.1发布会中,微软表示该系统已实现了对3D打印的支持,是全球首款支持3D打印的系统。
普通人现在大可以憧憬未来3D打印的画面,当生物科技无限发达,人类DNA密码全部破译之后,我们甚至能半天就打造3个女朋友,一个结婚用,一个做家务,一个派出去挣钱。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