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武钢取代德国蒂森克虏伯,正式成为全球激光拼焊市场新的王者。
当日下午5时,武钢、德国蒂森克虏伯激光拼焊接集团向全球同步宣布:双方已办理完毕所有相关政府审批手续,正式完成股份交割。这意味着,武钢将全盘接手蒂森克虏伯在全球激光拼焊市场40%的份额,以及后者在德国、瑞典、意大利、土耳其、美国、墨西哥和中国的16家工厂。
从1866年首次与克虏伯接触,在过去147年历史里,中国钢企与一直被视为工业翘楚的德国钢企之间的角色,不断发生着变化。武钢成为首家在欧洲设厂的中国钢企。
激光拼焊板鼻祖“归随”武钢
从去年9月28日,武钢与德国蒂森克虏伯激光拼焊接集团在汉签署收购协议起,这起收购就成为关注的焦点。
蒂森克虏伯激光拼焊接集团总部设在德国杜伊斯堡,是激光拼焊板的发明制造商,堪称鼻祖。
杜伊斯堡与武汉为姊妹城市。早在2002年,该集团就在光谷合资建厂。曾任在汉工厂总经理的Ralf Endres介绍,蒂森克虏伯激光拼焊接集团于1985年首次将激光拼焊板零部件装配在奥迪100车型上,2010年前的10年中,蒂森克虏伯占到全球拼焊板制造56%的市场份额。
2011年5月,蒂森克虏伯集团优化投资组合,实施战略转型,有意剥离激光拼焊集团,这时其激光焊接市场仍占到全球40%。
武钢随即与蒂森克虏伯集团接触,并展开对拼焊集团以及旗下工厂提交报价书,正式开始进行股权转让条款谈判。目前,武钢集团国际激光拼焊有限公司已在德国杜伊斯堡注册,正式接下蒂森克虏伯激光拼焊接集团。
从做“布片”飞跃到做“成衣”
激光拼焊是高新技术的产物,也是蒂森克虏伯激光拼焊接集团的核心技术。
拼焊板是由不同型号、不同厚度和不同涂层的钢材(3647,6.00,0.16%)采用激光技术焊接而成,与普通钢板相比,给汽车带来车身轻量化、驾驶安全度提高和生产总成本降低等诸多优点。
据武钢一名资深专家说,这次成功收购,武钢的汽车板从做“布片”飞跃到了做“成衣”,而且是高质量和高品位的“成衣”,相信会受到汽车制造商的青睐。由此,武钢将在高端汽车零部件领域实现更高层次的突破,整车覆盖、市场份额将全面扩张,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汽车板生产基地,大幅度提升核心竞争力。武钢的产业链将更加完整,现有的钢材加工板块实现跳跃式发展,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这在目前国内钢铁行业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未来在华增加5亿欧元投资
1999年3月,蒂森股份公司和克虏伯股份公司合并为蒂森克虏伯集团,成为德国第五大工业巨头,产品范围涉及钢铁、汽车技术,机器制造、工程设计及贸易等领域。该集团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头20年最大的优质钢和特钢的供应商。近10年中,参与了我国首条磁悬浮列车建设,在华已拥有众多企业,产品涉及钢铁、汽车零部件、电梯扶梯领域,其中与宝钢合资的上海克虏伯不锈钢公司,是该集团在华最大的合资企业。
据介绍,完成这次剥离后,蒂森克虏伯集团未来计划在中国增加5亿欧元的投资,期望5年内在华销售达到20亿欧元。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