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航空零部件

杨继全:如何破局3D打印“成长烦恼”

星之球科技 来源:科技日报2013-08-12 我要评论(0 )   

具有仿生功能的人造骨骼、薄膜上的集成电路、一体成型的房屋建筑如果有人告诉你,它们都是3D打印机打出来的,可能几乎所有人都会感到惊讶和不可思议,但是这些看似遥远...

       具有仿生功能的人造骨骼、薄膜上的集成电路、一体成型的房屋建筑……如果有人告诉你,它们都是3D打印机打出来的,可能几乎所有人都会感到惊讶和不可思议,但是这些看似遥远的技术有的即将研发成功,有的也有望在不远的未来等着我们去感受和使用。

 

  这些3D打印研发项目的领导者、南京师范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杨继全教授告诉记者:“只有想不到,没有打不了。”

 

  从门外汉到技术达人

  “只要能在电脑里设计出数字模型,就可以快速打印出实物。”站在记者面前的杨继全自信而优雅,他告诉笔者,公司现有的四款桌面打印机可以提供不同材料的打印服务,并广泛运用於医疗卫生、建筑设计、教育科研、个人办公等多个领域。

 

  然而谁也想不到的是,眼前的这个3D打印技术达人,十几年前也是一个地道的“门外汉”。

 

  杨继全第一次接触3D打印技术是在南京理工大学读研期间,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不论是在国内工作还是出国游学,不论是创业遭遇困境还是申请项目屡屡碰壁,他都没有放弃追逐3D打印的梦想。

 

  “美国在3D打印的理论上比较先进,但我们的实际运作更具优势。”四处游学访问的经历让他深受触动,也萌生了把技术推向应用的念头。

 

  2004年,掏出了所有的积蓄,杨继全建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但由於产品定位不被市场接受,刚刚升腾起的创业梦想之门噶然而止,是安安稳稳地在学校搞科研,还是继续尝试大胆创业,杨继全经历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抉择。

 

  “工科的价值在於把技术转化成生产力。3D打印技术走进医院、学校、企业甚至普通市民的家中应该是个方向。”经过一番思考和调研,杨继全和他的团队成员果断“转向”,将目光投向了3D打印技术民用。

 

  通过整合资源,开放式创新,改组后的新公司当年销售3D打印设备数百台,实现销售额数百万元,部分款型的3D打印设备供不应求。

 

  关键技术是绕不开的弯

  似乎是一夜之间,3D打印的概念被炒上了天。3D打印概念股,更是备受追捧,股价轮番上涨,有的甚至翻了几倍。有人甚至将3D打印称之为“第三次工业革命”。

 

  然而杨继全却认为,3D打印技术产业远未成熟,更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制造业,吹捧过头或只炒作概念,而不注重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只会误导新兴产业发展。他认为,目前首先要制订3D打印产业的发展规划和相关引导政策,因势利导选择性发展相应的3D打印技术及产业,并对现有的地方3D打印产业链进行有效的整合,构建完整产业链,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其次是加强原始技术创新和关键技术研发,这也是杨继全受命成立省重点实验室的紧迫任务。最后是加大应用领域引导和推进和人才培养,以及加强招商融资等举措。没有跟随炒概念,更没有被“3D达人”的光环所迷惑,在自主研发方面杨继全有一股“宁折不弯”的韧劲。“我们的产品如桌面式3D打印机、彩色3D打印机、激光成型系统以及自动化设备等等,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光各类学术论文发表就有342篇。”

 

  似乎是众人皆醉我独醒,又似乎是一条路走到黑。在别人忙於“圈地”时,杨继全却受命成立3D打印制造装备与成型技术重点实验室,重点加大了3D打印关键基础理论与技术、3D打印成型控制与成型工艺、3D打印材料设计制备及测试等方向加大研究力度。

 

  “我希望通过几年的研究,能够解决当前3D打印产业中所欠缺的一些关键技术以及掌握一批未来引领新型产业应用成果。”杨继全说。

 

  3D打印让梦想触手可及

  “把思想快速物化、可视化,是3D打印技术最大的优点。它能缩短新品开发周期,提高设计质量,降低研发成本。”杨继全说,“过去,设计师先画图,再做模具,稍有出入,都要从头再来,花几个月很正常。而有了3D打印机,设计师白天画图,晚上打模型,第二天拿着实物讨论,要改,点点鼠标就行。等设计到位,再做模具。”南京翰纳科技公司花2万元购置杨继全的3D打印机,开发等离子保鲜器,一次制模成功,而在过去,那得开模七八次,花费八九万元。

 

  如今,杨继全掌握的3D打印技术可以很轻松打印耳朵、骨骼、肾脏、建筑物模型、玩具……更神奇的是,耳垂摸起来还肉乎乎的、弹性十足。

 

  杨继全表示,未来,只要攻克了材料方面的难题,打印出质量更好的骨骼替代品或将帮助外科医生进行骨骼损伤的修复,打印出的内脏器官或许可以直接移植到人体内,打印出的假肢或许能与人体完美融合。

 

  杨继全告诉记者,3D打印机除了能打印耳朵、心脏外,还能打印出一座完整的建筑物。几年前,南师大仙林图书馆举办落成庆典时,南师大委托他打印一个图书馆模型,这个设计的长度为0.3米,按1:1000的比例建筑物模型也激发了他的科研灵感,为此他找了一群建筑、材料、设计方面的志同道合者一起研发可以住人的3D打印住宅。目前,各项工作都已经在顺利的推进过程中,杨继全预计到今年底,他们就可以正式开打了,虽然第一栋试验性的房屋只有200多平米,但足以满足大多数家庭的居住需求。

 

  杨继全说,采用打印的方式去制造使用功能的建筑具抗震性能强,结构优化材料省,设计突破常规创意新,工期缩短成本低等多方面的优势。全球范围内尚未有实际居住价值和功能的3D打印建筑出现,如果杨继全首先成功,或许将改变人类千百年来的建筑模式。

 

转载请注明出处。

暂无关键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hth官方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hth官方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