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一中的平房课室。 记者顾展旭 翻拍
民国时期一中的校门。 记者顾展旭 翻拍
昨日,广州市属第一所公立学校——广州市第一中学迎来第八十五个生日。八十五年走来,一中数迁校址,但弦歌不辍,曾培养出六名院士、茅盾文学奖得主刘斯奋等校友。
昨日上午,在市一中大坦沙校区,中科院院士、校友刘颂豪为校史博物馆揭幕。85年的学校历史,都被装进博物馆中。
1928年8月1日,广州市国民政府划拨经费创办了市属第一间公立中学,命名“广州市立第一中学”,即为市一中的前身。学校首任校长由留美哲学博士司徒优担任,他制定的“勤诚勇毅”四字校训沿用至今。
建校后,市一中数迁校址。一德路石室前的“天子楼”、越秀山麓的“粤海楼”这些富有岭南特色的建筑,都曾当过学校校舍。“粤海楼”是如今广州二中应元路初中部的校址,而民国时期的二中曾在现今黄沙大道的市一中初中部建校。
为何后来两个学校校址对调了呢?校长吴海洋告诉记者,当年日寇入侵广州后,一中停办六年。抗战胜利后,二中已搬到原一中的应元路复校。因为校园被占用,市政当局决定在西关蓬莱路原黄沙二中校园复办广州一中。
在现在的市一中校园中,校舍一中楼,是一座极具民国特色和西方古典形式特征的建筑,被校友们称作“总统府”。它出自岭南建筑大师林克明之手。林克明曾参加中山纪念堂、市政府大楼、中山大学等广州地标的设计。
从建校到新中国成立的21年里,市一中的历任校长都是教育专家。学校校史自述:这段岁月里,不少老师是留洋后回国,学识渊博,授业得法,加上当时的校风良好,学生勤奋,所以这期间的办学成绩显著。
后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林秉南、余国琮、刘颂豪、蔡睿贤、姜中宏、梁栋材,基本出自这一时期。学校走出了六名院士,这一直被市一中引为骄傲。
回忆
校友、原华师大校长刘颂豪:
班主任寄语一直激励自己
昨日,原华师大校长、激光专家刘颂豪回忆起当年的求学时光,感慨良多。1944年,刘颂豪进入市一中就读。入学后,爱好运动的他在上课之余练习举重、单杠,还结识了一批对科研抱有热情也喜爱运动的同学兼好友。
后来,刘颂豪还成了一名业余举重运动员。“每天倒立的习惯也是那个时候养成的。”今年83岁的刘颂豪说,倒立的运动习惯一直保持到80岁。“后来家里人说年纪大了,劝我不要倒立,我才停止。”
1947年,刘颂豪从市一中高中毕业,考入中山大学。在大学班级里,他和12个关系好的同窗组了个小团体叫“十三兄弟”,其中一大半成员都是他当年在市一中的同学。“十三兄弟”的友情延续至今。刘颂豪说,兄弟们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有所建树,有人现在是加拿大华人领袖,有的曾是军舰舰长。“大部分人身体还挺好,跟我们在学校里养成的坚持运动的习惯密不可分呀!”
“要做一个为社会加分的人。”刘颂豪老先生说,这是当年班主任对他的寄语,一直鞭策着自己。“这种教育理念放到现在也不过时。”昨日下午,刘颂豪和市一中的在校生分享了他的求学经历。交谈中,他透露了当年的学习秘诀——做卡片。即把每天学到的新知识浓缩并分门别类地记到卡片上,这有助于厘清知识的结构和条例,而且易于携带。
未来
开设院士班 打造云课堂
今年,广州市、荔湾区两级政府将斥资八千万元对学校初中部进行扩建。目前,扩建工程在招标中,预计两年内竣工。项目设计考虑把校区和荔枝湾涌连在一起互相呼应,让学府气息和西关风情融为一体。除保留俗称“总统府”的一中楼外,还将建起“一中钟楼”,日后将成为荔枝湾的“制高点”。
同时,市一中正在申报普通高中特色课程,计划开设“院士班”招生,并打造使用平板电脑学习的云课堂。( 记者 徐一斐)
校友寄语
“我从毕业时就已定下日后的人生方向。一中的求学时光对我走上文学道路有所帮助。我希望,现在的学生能认清自己的长处、短处,扬长避短,在自己有所长的方向不断努力,才能事半功倍。”
——省文联主席、茅盾文学奖得主刘斯奋
“学生要做一个为社会加分的人,在未来的发展中要追求出类拔萃。”
——中科院院士、原华师大校长刘颂豪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