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车国内平均售价为国外售价的2~3倍,这已经是这个行业公开的秘密了,在此前的节目中,我们了解到国内进口车的价格之所以高企不下,除了高关税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厂商垄断价格以牟取暴利。事实上,进口车的暴利还不止这些。买得起修不起成为进口车的普遍现象。《经济半小时》记者展开调查。
一、进口车零配件分开卖价格贵两倍 消费者花冤枉钱无计可施
消费者小于:整个后保险杠发生了形变,整体的大梁后防撞钢梁都有破损。
今年5月,小于花了100多万买下了一辆路虎揽胜,可没想到才开了半年,就发生了追尾,只能送到4S店维修。
小于:第一次告诉我的价格很明确,就是十万往上,十万出点头。
一次小小的追尾事故,维修费用就高达10万余元,这让小于大吃一惊。
路虎4S店的工作人员:这个大梁这换不了,这一换就是一体,整个底盘全换。
记者:这个多少钱这个?
路虎4S店的工作人员:一个大梁六万七千多块钱。
4S店的工作人员告诉小于,由于车的防撞钢梁和底盘连为一体,所以即便只是防撞钢梁受损,也需要和底盘进行整体更换。而六万七千元仅仅是硬件的价格,除此之外,人工费用还得四万多元。
小于:第一个电话告诉我是要换。而且第一次我还问了,他们说修不了,很明确。第一次告诉修不了。
小于很纳闷,为什么防撞钢梁受损,4S店却声称不能维修只能更换零部件呢?
小于:因为我们都知道修花的钱要远少于换零件。
幸运的是,小于的车上了全险,这笔天价维修费可以由保险公司来承担,可是接下来4S店工作人员的话,让小于彻底傻了眼。
4S店工作人员:三个月起步,最快最快,还是关系客户,三个月。它得现生产,现打底盘号。
4S店的工作人员表示,由于小于的车是进口车,防撞钢梁店里没有现货,只能从英国定购,大概要半年时间才能到货。
小于:你们这要换,时间有点太长了,换得半年。
对于“一个零件动辄等上几个月”的现象,4S店的工作人员表示早已习以为常。
路虎4S店工作人员:楼上那个一年多呢。
记者:什么配件一年多?
路虎4S店工作人员:大梁。
自己的爱车才开了半年,这一修就得等上半年,小于感到难以接受。他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小于:比如这样啊,保险公司又愿意赔,但是我又不愿意等半年,我又想在外面哪汽配城买这个一个。
4S店工作人员:你上汽配城买这个去,您真胆大,我跟你说,你真够胆肥的。
小于:怎么了?
4S店工作人员:4S店肯定不给你换,你只能在哪买去哪换,4S店不换副厂件,只换原厂件。
4S店的工作人员告诉小于,目前在市场经营中,跨国公司指定的总经销商,是该品牌车型进口的唯一渠道,他们对于进口车渠道以及零配件进货渠道都严格把控,所以小于不可能在汽配城找到原装的零部件。可小于实在不愿陷入漫长的等待中,最后,经过保险公司和售后人员的多方协商,4S店终于答应,对防撞钢梁进行维修。
小于:就我个人来讲,单单是一个小的破损就要换整个一根大梁,有一些过了。
小于说,买了进口车,现在最愁的就是售后。他想不明白为什么4S店最初坚持只换不修?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一个零部件需要如此漫长的等待?更想不明白为什么进口车零配件的价格如此昂贵?根据4S店给开出的这张价格清单,最新的维修方案中需要更换的零件还有11件,共计47817元,其中后保险杠的价格7420元,尾门的价格更是高达24102元。那么,是否如4S店工作人员所说,这些零件在市场上根本找不到呢?记者随后来到了位于北京北四环边上的一个汽配城进行调查,这里有好几家专门经营路虎汽车配件的店面。
汽车配件销售商:比4S店的下浮40%吧。没有差距,跟4S店一模一样。
汽车配件销售商:尾门八千五,后杠四千五,还有一个防撞钢梁两千四。
汽车配件销售商:我们这是原装的,100%原装的。
记者注意到,同为路虎揽胜运动版2013款的后保险杠,4S店的报价为7420元,这两家汽配店报价分别为5800元和4500元,而尾门的4S店报价为24102元,这两家店的报价分别为14000元和8500元。根据我国现有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整车供应商对终端流通环节经销商有着直接制约权。尤其是对未经汽车品牌销售授权或不具备经营条件的维修厂,不提供零配件资源。
因此,像小于这样的消费者往往只能被迫消费高价零配件。“买得起,修不起”成为了很多进口车车主的共识。2012年,汕头的林先生花了100多万元买下了一辆路虎揽胜,在今年8月17日的特大暴雨中,车辆受浸,林先生把它送到4S店维修,报价同样把他吓了一跳。
消费者林先生:售后小姐打来说,林先生,车子价钱估算好了,要50多万元。我听了吓了一跳。
因为报价太高,林先生没有答应。
他决定把车送到外面去修理,这个私人维修点的工作人员在检查以后告诉林先生,这辆车的线路并没有问题,而发动机维修的价格连4S店的零头都不到。
维修人员:一般发动机修理下来,要一两万元。
不光是路虎这样的高端进口车存在4S店高价销售零配件的现象,北京的刘先生也在为他的进口斯巴鲁汽车的高价维修而懊恼。
刘先生:稍微的换点东西就得一千多,两千,这还就是正常的那种换件,不是说是维修什么的。
刘先生的汽车从去年开始,在发动时,出风口就时常发出异响,刘先生把车送到4S店进行检修,4S店表示是一个小马达出了问题,而维修方案同样是只换不修。但是接下来的报价直接打消了刘先生更换零部件的念头。
刘先生:价格是在一万多,当时就觉得这个价钱特别荒唐。
记者:后来怎么办?
刘先生:后来就别修了太贵了,这东西就不值当,然后就一直忍受了有一年多了。
但是现在问题出现得越发频繁,刘先生有些担心天气一天天冷下去,车子会吃不消,于是咬咬牙,决定去4S店更换,但是工作人员同样告诉他,店里缺货,需要从日本订购。
斯巴鲁4S店工作人员:从日本进货的话,至少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
刘先生:3个月!
4S工作人员告诉刘先生,斯巴鲁配件的供应都是由日本厂家垄断,在国内只供给4S店,因此价格上只能他们说了算。
刘先生:要是办卡有什么优惠吗?
斯巴鲁4S工作人员:办卡的话,有几个清洗是可以免费做的。
刘先生:就是配件基本上是打不了折的?
斯巴鲁4S工作人员:配件是不打折的。
不管是前面板的更换还是大保养,价格都远远超出了刘先生的心理预期。从4S店出来后,他还是打算到私人修理点去碰碰运气。在一家修理点,工人师傅在检查了刘先生前面板出风口的问题之后,发现只是转换马达出了问题,并没有整体更换前面板的必要。#p#分页标题#e#
工人师傅:单换马达就是便宜,连工时费在一起也就一千块钱左右吧。
实际上,斯巴鲁在中国境内配件垄断供应而迫使车主高价买单早已被诟病。曾有专业网站将斯巴鲁与市面上售价相当级别基本相同的车型的配件价格进行对比,仅更换一个前大灯的费用就要比同级车型多出近10倍,前挡风玻璃的差价也高出6倍有余。
消费者刘先生:我觉得价钱特别离谱,而且4S店,因为它对这个配件的垄断,它别的地你也找不着,所以它说什么你也没有别的办法。
这几位进口车消费者的遭遇绝非个例。在一家奥迪4S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如果是进口奥迪车型,只能在4S店更换零部件。
奥迪4S店销售人员:他们只给中国的4S店供货。
按照4S店提供的零部件价格,记者进行了一个粗略的计算,以奥迪Q7 2013款为例,它的售价是71.42万,而这款车的零件部分售价分别为:发动机30万,变速箱17万,主体车身10万,车灯5万,车门4万,车毂4万,发动机电脑2万,仅仅这七个部位的价格就达到72万,超过了整车的价格。
奥迪4S店销售人员:这个配件的价钱咱都定好了的,都是奥迪定好的。
记者:是谁定的?
奥迪4S店销售人员:奥迪厂家定的。这么跟您说吧,这台Q3车比如说40万,但是要把这车拆了卖零配件,这个配件我可以卖到80万,可以卖出2倍,80万以上,
记者:为什么呢?翻了一倍。
奥迪4S店销售人员:就是配件嘛,配件必须得挣钱。
除了整车价格,进口车零配件也同样是“富贵出身”。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进口车零配件价格的畸高呢?关税是不是“真凶”呢?
记者从海关总署了解到,我国小汽车的零部件税费主要包括关税和海关代征的增值税。其中,关税归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税目87.08项下,主要包括保险杠、车身零件、制动器、变速箱、车轮、减震器、散热器、离合器等,由于我国和主要的进口汽车供应商所在的国如英美德法日,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所以可以享受最惠国关税税率,零部件税率一般在10%左右,增值税则为17%。
关税=进口完税价格*关税税率
进口环节代征增值税=(进口完税价格+关税)*17%
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进口小汽车大部分零部件综合税率大概为28.7%。
庞大汽贸网络发展管理公司总经理陈递红:按照进口汽车厂家的说法,它认为在我们国家征收了进口车零部件的一些关税。但是我们觉得,刨掉关税部分,它的利润还是很丰厚的。
陈递红在汽车流通领域工作多年,他所在的庞大汽贸集团也是多个进口汽车品牌的经销商,在他看来,进口车零部件价格的高企,税率并不是唯一的原因。以记者调查的路虎尾门为例,4S店的售价为24102,而汽配市场的水货价格为8500元 。
陈递红:每个品牌厂家加价的幅度不一样。但是在业内有一种这样的现象,在汽车售后服务领域的零部件的价格,可以说是购买两辆新车,假如说所有的零部件价格加起来。
所有零部件的价格加起来可以购买两辆新车,利润可想而之。
经销商赵先生:零配件是他供应的,他垄断掉的,他给经销商毛利15点,大部分被他们拿走了,他们都有30%以上的毛利,平均,总代理商、外资都有30%的毛利。
在我国,国外车企不允许自己汽车的零部件,流通到中国的各大汽配城,只允许在4S店进行更换。单一销售渠道,最终导致了进口车零部件价格的走高。那么这种优势地位究竟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大成律师事务所魏士廪律师:现在市场都是只有一家做总经销代理,有一家总经销代理,实际就控制了销售渠道,对下游的经销商管理有非常大的控制能力。
魏士廪所提到的《品牌管理办法》,是我国于2005年出台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其中第六条规定,同一汽车品牌的网络规划一般由一家境内企业制定和实施。境外汽车生产企业在境内销售汽车,须授权境内企业或按国家有关规定在境内设立企业作为其汽车总经销商,制定和实施网络规划。业内人士认为,正是这个规定让进口车生产商轻易获得了垄断中国市场并任意抬高零配件价格的权力。
陈递红:2005年出台的那个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导致了很多的汽车消费者,不能够享受到国际上的一些汽车消费者平等的消费权益。
作为曾经参加关贸总协定和WTO世界贸易组织谈判的前国家外贸部部长助理徐秉金,今年已经74岁高龄了,这些年他一直在关注进口汽车暴利的问题,为此他走访了大量经销商,搜集了国外大型跨国企业在中国强势营销的事实,他痛心地发现,问题不单单在销售环节存在隐性垄断,零部件供应和售后维修、保养方面同样如此,而这些问题的总根源就在于国外的制造厂商通过他们在中国设立的总代理公司,控制了几乎所有的核心环节。
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会长徐秉金:这个品牌管理办法,最惨的问题就是我们失去了市场的控制权和话语权。
根据《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第六条,进口车生产商通过设立一家品牌总代理商,然后再与各个城市的汽车销售商合作,由于代理商只有一家,别无分店,各个销售商在代理商面前就显得很弱势,在这个没有任何自主话语权的进口车市场,最终导致中国消费者每年都要花出大量的冤枉钱。然而更让徐秉金痛心的是在一次进口汽车流通领域的座谈会上,国外厂商并不承认自己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强势营销,而是拿着《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当令箭,认为一切都理所应当。
徐秉金:他说《办法》你们定的,我们当然执行了。你说他能不偷着乐吗,你拱手让给人家的,而且让了这么多年了。
畸高的价格让中国成为了跨国公司的“聚宝盆”,甚至“救命稻草”。以路虎揽胜为例,这家5年前濒临破产、被印度塔塔以23亿美元收购的英国豪华车品牌,却在中国市场实现惊天大逆转。
彭博社新闻主播:塔塔集团绝对是今天市场最大的赢家,利润增长随早被业内人士看好,但增长幅度还是让人吃了一惊,比预计的高出许多,而这都得益于他们的捷豹路虎业务,而绝不是他们国内市场的贡献,他们国内市场的利润甚至还下滑了29%。他们任务中国市场仍是捷豹路虎公司前行的福地。
2012年,捷豹路虎的利润高达15亿英镑,相当于24.2亿美元,超过了2008年被收购的总价。
捷豹路虎首席执行官施伟德:中国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块很有吸引力的市场领地。
国外车企在中国市场享有绝对控制和垄断权,却让中国消费者在维修上多付了不少冤枉钱。而在其它一些国家,情况则大相径庭。2002年10月欧盟在汽车销售领域的《新版汽车行业限制竞争免责法规》出台,该法规于2003年10月正式实施。其中,最让消费者受益的就是重新定义了“原厂配件”这个概念。
在这个条例的规定下,汽车修理不再和汽车销售捆绑在一起,汽车制造商甚至还被要求提供全套的技术信息、工具、设备以及培训给非自己授权的独立的汽车修理店。消费者既可以去经销商那里也可以去独立修理店修车,由于竞争的存在,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维修成本。#p#分页标题#e#
就在欧盟消费者享受了将近10年如此优厚的售后待遇之后,2010年欧洲新规面临到期,要重新修改。此时,一些汽车制造商想给欧盟施压,从而夺回售后服务这块领地。
然而对于享受了将近十年自由维修政策的英国消费者来说,新规一旦向制造厂商倾斜,他们首先面临的将是维修成本的飙升,这自然是他们无法接受的事情。
英国消费者carol:我认为我们现在拥有的(汽车维修的)自由选择权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尽我们所能去保护这种消费自由权,如果这种选择权被剥夺,我会非常气愤的。
2008年,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作为耐用消费品的汽车产业也步入了销售寒冬,欧洲汽车企业想尽办法扭转局面。新政的出台,一边关系到欧洲汽车工业的发展,一边是普通消费者及独立维修商的利益。欧盟会如何抉择呢?
英国BBC记者:目前,就这件事情(如何发展),欧盟还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但是也有消息说欧盟想要维持目前对于独立汽车维修店的保护,如果有可能的话,甚至对目前的保护状况加以改善。但是也有些人认为,欧盟根本就不该做这样的决定。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终,欧盟在2010年新颁布的机动车服务业新规中,并没有在售后环节对厂商倾斜,而是继续维护了汽车维修业的竞争。
在这份英国政府对欧盟新规的解释中这样写到:独立维修店非常重要,因为他们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权,通过给汽车制造商施压的方式使得汽车维修具有竞争性,从而保证价格合理。
一次小小的追尾事故,就要花10万元修车,这可能是路虎揽胜的车主没有想到的事情,而一辆奥迪Q7零部件的价格总和竟然超过整车的价格,这也大大出乎人们意料。进口汽车制造商凭借垄断为中国消费者布了一个大大的陷阱,而4S店又成为众矢之的。为什么4S店的价格如此之高呢?
进口车的暴利不仅仅是体现在国内外巨额差价上,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指定维修4S店畸形的维修费用。很多损坏的零部件,4S店是只换不修,超高的工时费也让人咋舌。那么经销商又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
二、总代理商高度垄断规定严苛 业内人士称管理办法造成垄断
汽车经销商赵先生:因为销售没有毛利或者没有太多的毛利,他只能靠售后。
汽车经销商王先生:所有的4s店还是压力很大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维修再没有利润,那你不是让他喝西北风去吗?
一提到后期维修费用贵,经销商们也都是满腹抱怨。
汽车经销商王先生:建店就得花七八千万。投入产出比,它没有这个利润点,它怎么能背回来啊,所以这个问题还是出现在机制和模式上,并不是出在了它价格本身。
他们同样把矛头指向了2005年出台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在他们看来,正是这一政策赋予了进口车商也就是总代理商绝对的“特权”,让他们的生意并不好做。
庞大汽贸网络发展管理公司总经理陈递红:昨天晚上我跟国内的一个小的汽车品牌经销商在一块聊,他们感觉到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就有可能走向破产的边缘。为什么呢?因为现在厂家要求它必须每个月,比方说完成150台汽车销售,如果完不成,我就要取消你的授权。
除了在销量上有硬性指标,达不到就扣分甚至处罚,对于价格,同样有着严苛的规定。
陈递红:厂家提供所谓的销售指导价,那么虽然说是指导价,你如果说低于指导价销售,厂家就会有一些约束条款,认为你低价销售,要给你进行扣分、处罚,扣销你的权利等等。
而进口车商也就是总代理商的高度垄断地位不仅体现在了销售环节,售后服务、保养维修同样如此。
经销商赵先生:维修设备的采购,包括机油的运用和使用,它再插一手,就到它指定的,比如同样一个维修设备,市场是一万块钱的,同样一个型号,它能指定卖到两万块钱,挣你的钱。同样的油,贵也得到我指定的进。
不仅如此,小到桌椅板凳,大到装修材料也要从指定的厂商统一购买。
经销商赵先生:中国有句老话,雁过拔毛,现在已经到了这个程度了。为什么我这么气愤?我在这个行业从事了很多年,真的看到了这国外企业真不像话,太过分了。
面对售车可能并不赚钱的事实,面对总经销商的层层盘剥,保养维修成了经销商手中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经销商赵先生:所以经销商从这里边都有钱赚。他是靠量的,他要挣什么钱呢?挣人工费上,就是说在这个收取人工费上,因为机油这些辅料都是指定的,大部分被他们拿走了。
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会长徐秉金:比如说这车的一个灯泡坏了,按理说我换一个灯泡就可以了,他不是,他把你整个车灯给你换掉,一个灯泡,一个车灯拿出来,这得多少钱,是这么来啊。这种营销模式,这都是维修市场经常见的。
的确,很多车主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车上的某个小零件坏了,4S店却只换不修,而且往往一换就换整套,一些相关部位的好零件也要被换掉。这样一来,维修费自然噌噌地往上蹿了。
记者:多少钱啊?
路虎车主:那盖没有单卖的,那一套是1700。
但是在采访中,一些经销商也向记者倒出了背后难言的苦衷。
汽车经销商:因为在品牌管理法的规定下,厂家呢,它对经销商是有一些目标考核,其中不光是整车销量的考核,也包括零部件采购数量的考核。
原来,就连零部件的销量也有硬性规定,而最终为此埋单的是中国消费者。在徐秉金看来,备受质疑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难咎其责,它也是造成我国进口车市场的垄断之源。
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会长徐秉金:我到沙特,到阿联酋我问他们,我说你们不生产汽车,你们这么多好的车怎么进来的,他说外国进口车都通过沙特总代理来的,而且外国人必须售给的是当地人,作为终身代理在卖这个车,而不是由他自己公司设立总经销商,他自己直接卖车。
从2006年起,徐秉金就一直在为《管理办法》的修改不停呼吁的,但至今收效甚微。
徐秉金:我第二年就提出意见了,我就写过一个报告,这种独家代理的方式,不能全部叫外国人自己代理自己的汽车,它形成垄断,也形成关联交易。以后几年,包括两会期间提案也提过,但是都没有着落,一直延续到现在。
半小时观察:
关于进口车价格和维修价格畸高,有人解读为市场行为,有人买则价格水涨船高,但细究起来,我们看到进口汽车在中国暴利敛财,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汽车的销售权、维修权牢牢地掌握在进口汽车生产厂家的手中,因为造成进口车价格畸高的原因并不完全是因为进口关税。也就是说,垄断销售才是造成不公平价格的最终原因。这种商业不公平必须通过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纠正。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