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华曙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发布消息称,该公司已自主研发出“世界上最快的工业级3D打印机”——FARSOON 402。据了解,FARSOON 402的激光扫描速度达到12.7m/s,通过打印设备软硬件的升级,其打印速度相比之前提高了60%。FARSOON 402的问世,将极大推动3D打印在制造业的应用和普及,其现实意义在于企业可以使用3D打印技术更快更好地获得他想要的物件。这也标志着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生产的工业级3D打印设备已领先于国外企业,站在了世界3D打印领域顶端。
在3D打印风靡全球的今天,各国都将3D打印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这项技术在中国却鲜有突破。华曙高科在这项技术方面的突破,对于带动国内3D打印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强化自主创新,实现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快速获得打印物件的吸引力固然诱人,但华曙高科在提高速度的同时,更加注重打印质量。“我们的分区扫描技术也获得了专利,它通过对不同部位进行光斑扫描,获得更精确的物件形象。”华曙高科工作人员苏雪雪告诉记者,分区扫描通过用大光斑扫描物体线条简单的大部位,小光斑扫描线条、角度复杂的小部位,使打印出的产品在保证速度的同时,更加符合原有物品的形象。
如果说画家的双手可以描绘出美妙绝伦的景色是因为有一个卓越的大脑,那么华曙高科又快又精准的3D打印设备也有一个超强“大脑”——激光烧结系统软件。工作人员谈及该系统控制软件时,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这个“大脑”对3D打印的全过程进行数据处理,控制打印过程,是华曙高科3D打印设备最核心的地方,也是它让3D打印真正实现又好又快。
【相关链接】
华曙高科“最快”背后有秘诀
3D打印作为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该技术目前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模具制造、工业设计、建筑、医疗等领域该技术都有所应用,并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但目前制约3D在制造业的普及和应用有两大因素:一是材料种类有限且价格昂贵;二是打印速度还不够快。
实际上,与设备的研发相比,材料的研发难度无疑更大。全球用于3D打印的尼龙材料都由德国Evonic公司供应,最开始,华曙高科总裁许小曙及其团队考虑到国产材料的不稳定性,选择采购了国外的原材料来配方、制粉,但这种材料不仅昂贵,且在研发过程中发现,这些进口材料都是不合格产品,在这基础上生产出的最终材料显然也是不合格的。发现这一情况之后,出于便于掌控的理由,许小曙决定启用国产原材料换成国产材料,随后,华曙高科便开始了寻找、选择材料的过程。
2012年3月,华曙高科自行研发的尼龙材料粉末问世。一开始出产的试验用料通过了测试,但大批生产的时候,问题又来了,尼龙粉末的质量出现了明显下降,究其原因是因为原材料生产方的工艺不稳定、生产过程中简单粗糙、未完全按照生产标准进行生产。为此,许小曙特意派人在那里“盯”了整整一个月,直到对方能够完全按照华曙高科的要求进行生产加工为止。如今,在原材料供应上,华曙高科既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检测机制,又拥有了长期且稳定的合作伙伴,并且在这方面完全实现了国产化,材料价格下降了近一半。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