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制造是指将废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进行专业化修复的批量化生产过程,是国家鼓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循环经济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面临很多突出问题,比如社会认可度较为缺乏、旧件来源及产品销售渠道不够畅通、政策支持尚未细化、相关法规亟待修订等等。辽宁沈阳是装备制造业大市,也是再制造最先起步的城市。沈阳再制造产业面临的困扰和羁绊,具有典型意义,值得各方关注。
“不做企业的有谁知道,一张小小的发票也能绊住再制造!”当记者采访时,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关锡友劈面来了这么一句。他说:“对于再制造这样一个潜力、前景广阔的行业,我们既有信心,又很揪心。”
揪心为了啥?羁绊太多。税负压力、融资难度、市场无序、买难卖难等诸多困扰,牵扯了中国再制造大发展的脚步。
支持再制造的纲领性文件有,但落到地方的实施细则不多,可操作依据更少。
辽宁沈阳是装备制造业大市,同时也是再制造最先起步的城市。拥有沈阳大陆、沈阳机床等一批再制造领军企业。记者深入采访发现,他们不同程度地为“尚未细化的政策支持”而苦恼着。
沈阳机床再制造事业部总经理王松,曾翻遍了所能找到的国家、省、市对再制造支持的相关文件。他说,“纲领性的文件有,比如国家及省‘十二五’规划,但落到地方的实施细则不多,可操作依据更少。”比如再制造企业最关心的税收政策,很多国家为了扶持再制造,都采取初期减免或退税的政策。而我们执行的还是双重收税,采购旧原料或设备要开具增值税发票,卖出再制造产品同样要开具增值税发票,一买一卖,一进一出,进项销项虽可抵扣部分,但回收旧产品付出的增值税发票(17%的税率),大大压缩了再制造行业的利润空间。
回收旧产品为何要让买家开具发票呢?因为旧设备来源复杂,很多不具备开发票资质,比如旧货市场。即使对方也是正规国企,却因不是机床企业无法开具机床发票。为避免“逃税”,沈阳机床不得不出资建立渠道商,由渠道商提供发票采购旧机床,再由沈阳机床返还发票税点。一切都正规了,然而,含税的再制造产品价格却上去了。
记者在沈阳几家汽车4S店了解到,不少汽车商家抱怨,一台再制造汽车价格相当于新车的8折,消费者根本不认这么贵的“二手改造车”,然而价格低下来,汽车再制造就无利可赚。这是汽车再制造不能广泛铺开的重要原因。
再者,原料采购、技术研发都需要真金白银扶持的再制造企业,对金融支持也相当渴盼。沈阳机床虽未拿到金融租赁的“牌照”,但通过与金融部门合作已经向有租赁需求的机床客户提供了再制造产品。因为青睐再制造 产品的多半是“差钱”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户。“再制造壮大不能光靠上面喊,更得有下面的实际支持。谁都说重要,可是再制造却总也挤不进政府采购的大门,再制造由谁来推动,使多大力气推动,这是一个问题。”一位再制造产品销售商对记者坦言。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