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订阅
阅读| 订阅
能源环境新闻

中国化学激光之父张存浩 曾撰文回忆厦大时光

星之球科技来源:厦门网-厦门日报2014-08-04我要评论(0)

10日获得500万元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存浩被誉为中国化学激光之交。昨日,本报记者获悉,张存浩曾就读厦大,在厦大校园生活四年...

10日获得500万元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存浩被誉为中国“化学激光之交”。昨日,本报记者获悉,张存浩曾就读厦大,在厦大校园生活四年。

  2011年厦大校庆时,张存浩曾撰文回忆自己在“长汀厦大的环境中度过了难忘的青少年时代”,提及厦大校长萨本栋、老师傅鹰和蔡启瑞,并回忆起自己在厦大的一次惊险经历——浓硫酸喷进双眼。

  张存浩的简历显示:1943年,正读高二的张存浩肄业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厦大化学化工学院蔡俊修教授昨日介绍,张存浩之所以来到厦大,是因为他的姑父傅鹰和姑母张锦的关系,他们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厦大任教,当时厦大为躲避抗日战火,迁到长汀。

  张存浩的姑父傅鹰是享誉中外的物理化学家,是新中国最早的学部委员,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他的姑母张锦23岁时在美获得伊利诺伊大学化学博士学位,是当时中国有机化学领域鲜有的女博士。

  抗日战争爆发时,张存浩正在天津读小学。因不愿自己的长子接受日本奴化教育,张存浩的母亲将9岁的张存浩交给在重庆大学任教的姑父姑母抚养。1939年,傅鹰夫妇应时任厦大校长萨本栋邀请,到厦大任教,张存浩因此跟随姑父姑母到了长汀。

  张存浩曾撰文说,1940年秋至1944年夏,我在福建长汀厦大的环境中度过了难忘的青少年时代。其中,1940—1943年,他上的是长汀中学,1943年才上厦大化学系,不过,张存浩说,因为姑姑、姑父的关系,这四年都住在厦大在长汀的校园里。

  1944年,张存浩从厦大转入重庆中央大学化工系,为什么只在厦大读一年?知情人向本报介绍说,当时萨本栋有病,便多次推荐傅鹰接任厦大校长职务。但国民党当局却诱迫他参加国民党。傅鹰说:“如果当校长一定要加入国民党,那我宁可不当校长。”这么一来,傅鹰无法在厦门大学立足,只好折回重庆大学,张存浩也就到了重庆。

  在厦大的一年内,张存浩在进行普通化学实验时,发生了意外:浓硫酸喷进双眼。

  68年后,83岁的张存浩回忆说,系主任刘椽老师立即到现场指挥,指导实验的石阿曹老师快速处置,校医吴金声博士在几分钟内赶来急救,使我的双眼几天内就痊愈了。他说,“直到今天,我仍然衷心感谢几位老师的帮助和厦大极为过硬的、有效的运作系统”。

  2011年厦大90周年校庆时,张存浩撰文纪念在厦大的时光,提及三个人:萨本栋、傅鹰和蔡启瑞。

  他说,萨本栋是“使我终生缅怀的”。他回忆说,萨校长十分注重基础课程教学,他是当时具有最高学术声誉的名教授,但他每个学期亲自讲授“初等微积分”或“普通物理”。在他的影响下,谢玉铭(复旦大学前校长谢希德的父亲,编者注)教授亲自讲“普通物理”,傅鹰教授亲自讲“普通化学”。张存浩说,厦大这一基础课讲授阵容,不仅为国内所仅有,而且从60多年后的今天来看,也是很难找到的。

  提及“特别敬佩”的厦大教授蔡启瑞,张存浩说,衷心感谢他当年手把手地给予我指导。他认为,傅鹰和蔡启瑞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末从事液体色谱的研究,远在马丁(Martin)和辛格(Synge)的诺贝尔级工作之前,他们在当年极为困难的条件下成为世界色谱研究的先驱。张存浩对1944年初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教授李约瑟到厦大学术交流时,年轻的蔡启瑞老师在大会应对自如地和李约瑟侃侃而谈的情形记忆犹新,他说,“这说明厦大在那时就拥有冲击世界水平的学术潜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hth官方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hth官方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 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