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发布了一份名为《中国彩电新型显示技术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的报告。报告预测,未来三年4K超高清在新兴实用技术的助力下将进一步成为中国彩电的主流甚至是标配;而一直被认为是“下世代显示技术”的OLED因为受制于一些关键技术、成本及良品率偏低等因素,到2017年才有望“走出窘境”;与此同时,激光显示等新型显示技术将借机登上历史舞台,成为挑战LCD、OLED的一股强大力量。
4K超高清将成电视标配
《白皮书》预计,到2017年4K电视国内销售量将达到3400万台,渗透率将达到70%。
“在彩电市场逐渐回归正轨,趋于平淡的大环境下,4K电视进入牛市行情,4K市场将成为2014年成长最快的单一市场。”《白皮书》显示。
该报告援引第三方机构预测,2014年4K电视销售规模将达到805万台,渗透率将达到18%。预计到2017年,4K电视在国内的销售量将达到3400万台,渗透率将达到70%。因此,《白皮书》大胆地指出:4K超高清将成为电视标配。
《白皮书》也认为“UHD电视目前还面临内容较少,技术标准不完善等问题”,但认为“随着电影制片商、视频内容制造商积极开发4K 视频资源,网络4K内容得到极大丰富,韩国日本试播4K信号的成功,都对UHD产业生态链的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预计到2015年4K片源问题会有所改善”。加之上游面板出货力度的加大,UHD电视价格的走低,UHD大规模普及势不可挡。
OLED要到2017年才有出头日
随着产线的扩充、良率的提升,OLED曲高和寡的窘境有望在2017年被打破。
OLED作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代表已被业内广泛公认,但受制于一些关键技术、成本及良品率偏低等因素,无法顺利地推进,目前我国 OLED市场尚属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白皮书》预测,因面板供应资源单一,2014年出货至中国大陆的OLED面板为6万片左右,2014年底将出现低价 OLED面板,终端价格也将有机会走低。但事实上,《白皮书》的另一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6月,国内OLED电视累计销售量仅为559台。
《白皮书》预测,未来2~3年将呈现OLED技术与当前主流TFT-LCD技术并行的状态,预计2015年国内市场OLED电视将会达到20万台,2016年可望达到50万台。“随着产线的扩充,良率的提升,以及市场推广力度的增大,OLED曲高和寡的窘境有望在2017年被打破。”
ULED狙击OLED效果显著
截至6月,今年4月份才投入市场的ULED电视已经创下12525台的销售量。
造成近期OLED电视在中国看衰的最主要原因是良品率低导致售价居高不下,而这给聪明的中国企业以机会。《白皮书》以“OLED破冰未果,ULED市场已引爆”来说明这一现象。
ULED是海信对现行TFT-LCD液晶显示技术与OLED显示技术发展现状评估后,在成熟的LCD技术基础上对背光设计、高色域显示、液晶驱动、核心画质处理等技术进行再次创新后推出的一种产品。《白皮书》显示,截至6月,今年4月份才投入市场的ULED电视已经在中国彩电市场创下12525台的销售量。其结论是“优秀的显示技术及亲民的价格,是广大消费者认可的主要原因”。据悉,55英寸ULED电视2014年6月份均价仅为9953元,而同尺寸OLED电视均价为 29739元。
此外,《白皮书》表示,“ULED电视本身并不存在上游面板资源方面限制”,且技术所有方也“愿意开放背光源技术”,一旦有“更多品牌的参与,能在市场推广上形成推广合力”。
事实上,也有中国彩电企业提出了GLED、QLED等概念,但《白皮书》只以ULED为例指出了一些彩电企业通过技术提升强化对LCD电视的销售,从事实上阻击了OLED的发展。
明年将是激光电视元年
明年或将成为激光电视元年,激光电视对于65英寸以上市场具有较强的冲击力。
当传统彩电厂商和互联网企业正在抢占各自的市场空间时,另一些企业则相继推出激光电视,以大尺寸和高画质抢滩客厅市场。
2014年,海信和长虹均表示过将推出激光电视,而且海信激光电视终于将于9月10日发布。
《中国彩电新型显示技术发展白皮书》认为,激光显示是继黑白显示、彩色显示、数字显示之后的第四代显示技术,它采用纯激光光源,明暗环境下均可正常观看,具备高色域、高亮度、100英寸或者更大屏幕、4米观看距离、节能护眼、临场感强、影音效果震撼、高性价比等特点。
《白皮书》预计:随着产业化的进一步推进,技术和市场的不断成熟,成本价格降低,尤其是激光器成本的降低,激光电视进入家庭的时间也会大为提前,预计明年或将成为激光电视元年。激光电视对于65英寸以上市场具有较强的冲击力,预测2015年65英寸以上市场激光电视的占有率将达到 2%。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