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订阅
阅读| 订阅
芯片/显示

ULED电视和激光电视齐头并进

星之球科技来源:羊城晚报2015-09-24我要评论(0)

海信方向性地选择了承载自主知识产权的ULED电视。权威机构报告显示,ULED电视在5大电视显示关键指标中领先,海信55英寸ULED曲面电视K7100UC成为旗舰机型机型;而着眼于...

中秋、国庆黄金消费档期来临,彩电市场一大的亮点是,海信主导的ULED(Ultra LED缩写,意为极致、超高LED)液晶电视与韩系品牌主导的OLED电视(有机发光二极管液晶电视)形成两大阵营,各有千秋,争奇斗艳。
海信方向性地选择了承载自主知识产权的ULED电视。权威机构报告显示,ULED电视在5大电视显示关键指标中领先,海信55英寸ULED曲面电视K7100UC成为旗舰机型;而着眼于未来发展需要,海信已将激光电视作为下一步的目标。可以预见,ULED和激光电视将成为“两级火箭”,助推彩电市场升级换代。
ULED电视5大指标领先
2011年以来,市场主流的LED液晶电视(背光源液晶电视)面临几大技术瓶颈:动态范围低、层次感不足、色域范围窄、运动画面不流畅。在技术演进中,先是色彩表现和动态对比度更具优势的OLED电视出炉,海信方面为打破国外OLED显示技术垄断,启动了ULED技术,瞄准“高动态范围、高色域、高清晰度、高运动流畅度”四大画质目标。
实测表明,ULED技术实现“弯道超车”。通过关键技术创新,ULED突破了动态范围、颜色、和运动画面流畅度方面的限制。东南大学的技术研究报告显示,ULED在峰值亮度、动态对比度、色域覆盖率、功耗等5个关键指标优势明显,黑场亮度、水平、垂直像素数3项指标和OLED表现相当。
海信电器副总经理、ULED技术研发带头人曹建伟介绍说,ULED背光技术和图像算法的创新,再加上量子点、4K等新型液晶显示技术的应用,其动态对比度和色彩表现方面的优势明显。目前海信ULED产品全部使用4K分辨率,并将于2016年推出8K ULED电视。
根据调查公司IHS预测,未来5年OLED占比逐步增加,2019年达到2.7%;而LCD类液晶电视仍是市场主流技术,占比还在97%以上。未来5年,液晶电视依有旺盛生命力,在最大峰值亮度、色彩表现、液晶电视薄型化技术和曲面强化工艺等方面仍将大有可为。
激光电视拼未来:未来电视新形态
如果把CRT(显像管电视)作为第一代显示技术,PDP(等离子电视)、LCD(液晶电视)作为第二代,OLED作为第三代,那么激光电视将是未来第四代电视。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对于未来电视机发展的判断是:“ULED正在顶峰,海信通过创新将第二代发挥到极致,同时直接跃过第三代,大力发展第四代激光电视。未来5年,海信将同步导入第三代和第四代显示技术,但将提前布局成熟度更早的激光电视。这意味着海信要做第三代和第四代显示技术的领头羊!”
所谓激光电视,集高亮度、高色域、4K超高分辨率三项大屏幕投影关键技术于一身,显示效果达到或超过了同尺寸液晶电视水平。激光电视将打破传统电视的尺寸限制,画面尺寸和机体尺寸并无直接相关性,使机体更加灵活,具有色域范围广、寿命长、节能环保、高度环境适应的无屏显示等传统显示技术无法企及的优点。
目前,海信已实现在激光光源模组、激光光机、超短焦激光投影系统等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还成为国际电工委员会激光显示标准组的组长单位。2014年9月,海信推出了首套兼备超短焦投影、无源仿生幕、智能电视功能和5.1音响的激光影院。预计三年之后,激光电视将凭借型态新、屏幕大、色彩真、成本低等优势,对65-75英寸及以上液晶电视形成重大冲击,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
ULED电视是当下,激光电视是未来。海信倚仗两大核心显示技术,以“两级火箭”之势,助推显示技术的升级演进,书写全球彩电业的新版图。
新品闪耀:
海信55英寸ULED
曲面电视K7100UC
海信电视国庆大促
ULED已推出平面和曲面两代ULED产品。旗舰机型55英寸K7100UC系列ULED曲面新品定位于8000-9000价位段,同时拥有五大卖点:罕有采用量子点技术提升画质(色域达到140%)、罕有使用ULED背光分区技术(对比度、黑白场亮度更优)、罕有使用64位A53架构14核(4核CPU+6核GPU+4核NEON协处理)极速解码芯片、罕有使用全金属前框和罕有拥有前出音独立音吧设计。4000R黄金曲率舒适曲面设计+Hi-sound音响+轻奢外观,给视听极好的礼遇。
此外,内置海信自主研发的VIDAA智能系统,智能化操作,切换速度快,视频资源丰富,联合华数传媒、未来电视等牌照方资源搭建的32万小时在线视频资源。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hth官方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hth官方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 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
新闻更新 关键字库 产品更新 企业名录 新闻文章 会议展览 站点地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