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订阅
阅读| 订阅
电子加工新闻

陈林森:数码激光领域的领跑者

星之球科技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5-11-23我要评论(0)

尽管成就卓著,但是喜欢钻研的陈林森并没有停止科研的步伐。由他提出的大幅面微纳图形制造技术与产业化应用,攻克了大幅面65吋100纳米线宽高速直写重大难题,研制成功关...

本报记者 李争粉摄影报道

李争粉摄影报道

他领衔的苏大维格(300331,股吧)2012年成功在创业板上市,同时,苏大维格也成为国内目前惟一以纳米技术为主的上市公司;


他牵头组建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国家级创新平台——数码激光成像与显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在苏大维格顺利挂牌;


他提出的“大幅面微纳图形制造技术及应用”概念,打造了纳秒时序的光斑平铺频闪曝光模式,攻克了大幅面65吋100纳米线宽高速直写重大难题,具有行业重大示范作用,填补了行业空白,提升了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他,就是苏大维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数码激光成像与显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光学学会全息与光信息处理专业委员会主任、苏州大学信息光学工程研究所所长——陈林森。


孜孜不倦创业路


1986年,陈林森在苏州大学硕士毕业后,选择留校任教。而在他攻读硕士学位的第二年就参加了苏州大学重大科研项目——模压全息制版技术的科研攻关。1988年他们研发的全息母版制作技术通过了省级鉴定,迎来了科研路上第一枝报春花。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视察苏州大学信息光学工程研究所时对这项成果非常赞赏,提笔书写了“激光增彩苏州生色”予以鼓励。


30出头,陈林森就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并且先后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中国高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等多个奖项,成为中国光学学会全息与光信息处理专业委员中最年轻的委员和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激光专业分会最年轻的理事。


不久,陈林森被提拔到了领导岗位,他带着课题组、带领着信息光学工程研究所的同事们奋力前行。1993年,陈林森及其团队成功开发了整套真彩色模压全息制版技术及高质生产系统,并获得当年中国高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1994年,他们又推出我国第一张动态合成模压全息图。


1996年以后,陈林森在更高层次上研究产业发展中的核心技术。在数码激光图像光刻(照排)系统上,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干涉型光学头的概念,使系统的光学图像分辨率、系统的运行速度均十倍于美国的系统设备,并且具有自己的知识产权,这是激光全息重要的技术突破。经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大珩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庄松林为首的专家组鉴定,成果关键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1998年,陈林森成功地把研究工作和成果应用到激光图像和激光防伪行业,包括含碘盐包装袋上的激光防伪等一系列制品中。


2000年,陈林森的激光技术闪耀在了世界舞台。悉尼奥运会上,中国健儿勇冠三军,摘金夺银。与此同时,另一个让所有中国人骄傲的是,我国运动员及工作人员胸前佩戴的的激光防伪胸卡,运用的正是陈林森的技术。


2001年,陈林森创业之路走上新的起点。这一年,由陈林森担任董事长的苏大维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苏州创立。

创新思维布局未来


就在苏大维格成立一年后的2002年,陈林森主持的高品质模压全息制品的制版系统及生产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此后,由陈林森领衔的国家二代居民身份证视读防伪技术的成功开发,使苏州大学再次奠定了在我国激光全息、数码激光衍射图像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说起新一代身份证的物理防伪,陈林森说那是对创新意识、技术实力及胆识的综合测试。2004年,当得知我国需要研发新一代身份证时,陈林森就敏锐意识到自己多年来在光信息与数码激光全息领域的研究积累和技术实力有了新的用武之地,“新一代身份证是一项关系全国亿万人民的大工程,它所拉动的产出需求将超过千亿元,比银行卡规模还要大”。


“当时竞争非常激烈,我们只有50%的把握。”陈林森说,那时朋友们善意地劝他住手,但他还是憋足劲要奋战到底,经过精心准备,提交了凝聚课题组所有成员心血的技术方案。经过整整两年时间的艰苦努力,陈林森的课题组终于拿下了新一代身份证的第一道防伪技术——视读防伪。


新一代身份证视读防伪的研发,使苏州大学成为我国激光全息、数码激光衍射图像业中的翘楚。而作为领军人物,陈林森的成功不是一朝一夕获得的,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苏州大学信息光学工程研究所、苏大维格数码公司、江苏省数码激光图像与新型印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都记录了他辛勤的汗水和奋进的脚步。


尽管成就卓著,但是喜欢钻研的陈林森并没有停止科研的步伐。由他提出的大幅面微纳图形制造技术与产业化应用,攻克了大幅面65吋100纳米线宽高速直写重大难题,研制成功关键设备,出口以色列等国,具有行业重大示范作用,填补了行业空白,提升了行业国际竞争力。2008年该项技术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1年,陈林森领衔的国家级创新平台数码激光成像与显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在苏大维格挂牌。这是苏大维格牵头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国家级创新平台,也是苏州工业园区首家获批的国家级平台企业。


2012年6月,苏大维格迎来了新的里程碑。苏大维格成功在A股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苏大维格也成为国内目前惟一以纳米技术为主的上市企业。


然而,陈林森并没有满足于此。今年7月8日,苏大维格控股子公司对外发布创新产品——中大尺寸高性能电容触控屏。使苏大维格成为了国内目前惟一一家能够生产大尺寸交互式电容触控屏产品的企业。


从微纳技术到大屏触控,陈林森走的很坚实。

做细分领域排头兵


陈林森向记者透露,随着互联网发展,目前市场有三个重要领域——网、云、端,其中带来便捷性和便携性的移动终端是最重要的端口,更便于多人操作的高性能交互界面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所以苏大维格把微纳技术和现有大屏触控需求结合起来,一直关注并加以投入。


“目前,市场上32寸及以上的大尺寸触控屏基本均采用红外技术解决方案,难以达到电容屏的标准和特性。苏大维格此次推出的中大尺寸交互触控屏是电容屏,在稳定性、流畅度、灵敏度、耐磨性以及与Android和Windows系统的兼容性等方面均达到市场领先水平。”陈林森表示。


据了解,大尺寸电容触控屏不能进入市场的原因之一是导电材料技术未能获得大的突破。手机和平板电脑目前采用的导电材料氧化铟锡(俗称ITO)阻值较高,不能做到大尺寸。苏大维格通过微网格化的方法,既解决透明度又解决高性能低方阻的问题,还解决了大尺寸的高速率图形化的技术和装备,所以才能做出大尺寸的电容屏,也是全世界少数能做metaLMESH的触摸屏企业之一。


“目前,苏大维格正在积极推进中大尺寸电容触控屏市场开拓,未来将带来业绩的提升。”陈林森表示,短期目标是希望把新材料、面向消费电子的大尺寸电容屏、面向"互联网+"的大尺寸交互的界面,从研发到产品到市场都联系起来,在两三年的时间内获得比较好的回报。中期希望在柔性电子、3D显示产品方面推出一系列高端的技术和产品。后期则希望通过整合行业资源,通过资本或行业联合的方式打通上下游多个关节,使得我们在几个细分行业成为行业的排头兵。


“希望5年内,苏大维格在高端超薄光电显示、3D显示、触控显示、功能新材料方面成为行业内顶尖企业。”陈林森自信满满地表示。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hth官方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hth官方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 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