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出处。
传感器
中国下一个巨大的风口:物联网
星之球科技来源:SAP天天事2016-12-14我要评论(0)
今年7月中旬,软银集团 (Softbank Group) 以 316 亿美元的现金天价收购了 ARM Holdings。
今年7月中旬,软银集团 (Softbank Group) 以 316 亿美元的现金天价收购了ARM Holdings。作为一家节能芯片设计公司,ARM 鲸吞了绝大部分移动芯片市场,但这并不是软银急欲谈成该交易的原因,软银最终目的是物联网背后的机遇。
物联网是IT行业的下一个大趋势
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目前物联网已颇具规模,预计未来还有巨大的潜在发展空间。Gartner 预测:
到今年年底,全球投入使用的互联事物总量将达到 64 亿,相比 2015 年增长 30%
平均每天有 550 万新事物实现互联,而且,到 2020 年,这一数字将达到 208 亿[1]
更有其他调研机构预测,到 2020 年,互联事物总量将达到 500 亿
虽然预测数字可能存在些许差异,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从中看到:物联网相关市场正在快速崛起,为我们带来了空前巨大的机遇,而这正好迎合了中国的经济转型,有助于中国过渡到新的经济发展模式。SAP 认为,到 2020 年,物联网市场价值将达到2,500 亿欧元,相当于全球珠宝行业的市场价值[2],并且毫无疑问,物联网市场还将继续增长。
传感器无处不在
如此强劲的增长势头背后的动力来自哪里呢?
一方面,嵌入互联智能的成本正在快速下滑,这意味着,互联智能将被集成到许多日常物品中。比如,今年 SAP 参与了一个旨在预防公共汽车事故的项目。
我们用一种特殊布料制作司机的背心,并在其中嵌入传感器以监控司机的生命体征,背心中内置的算法将利用这些信息,实时监测司机的疲劳程度。这些数据被导入 SAP HANA Cloud Platform(SAP HANA 云平台),然后,SAP HANA 云平台整合这些数据与其他数据,包括当前的交通和天气数据、GPS 信号,以及能评估车辆状况的车载设备信息。通过利用 SAP HANA 的预测能力,公交公司能够发现潜在的危险,防患于未然。
展望未来几年,我们不难看出,随着传感器成本趋近于零、体积趋向于无限小,拥有先进传感功能的智能服装将变得稀松平常,现有的可穿戴健康监控仪器则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智能服装不仅能与智能手机无缝协同运行,还能与连接智能交通平台的智能汽车车载智能功能无缝集成,打造全方位的安全系统。
目前,最典型的物联网代表是智慧城市应用,比如,交通管理应用。SAP 正与南京和贵阳等城市合作部署前沿解决方案。但是,随着物联网革命的步伐加快,这些解决方案也将快速发生变化,这将给庞大的中国制造业市场带来巨大的影响。
工业物联网和工业 4.0 应用一定会彻底改变制造商从设计到售后服务的整个价值链,让他们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响应客户需求。通过提升生产流程的灵活性、速度、生产效率和质量,工业物联网/工业 4.0 能将大规模定制和新业务模式的采用率提升至新的高度。中国品牌也能创作更高的价值,创造更能吸引全球消费者的产品和服务,智能服装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全世界的企业都面临一大难题
借助数百亿互联设备,我们有可能重塑整个社会、经济和环境,但是,连接这些互联事物的应用架构将成为重中之重。毕竟,物联网的真正价值在于我们能利用数据做什么,而非数据的收集、传输和存储。
中国和全世界的企业与公共事业组织都面临一个问题:我们将收到许多实时数据流,并且这些数据流会不断增加。如何将不同运营地点、业务部门和职能团队的这些数据整合到一起,让我们能够根据实时的洞察、而非主观臆断或过时的预测数据,即时制定决策?这将成为企业的一大难题。
为了发挥物联网的所有潜能,变革业务运营,并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我们需要一个具有实时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功能的平台。为此,SAP 将在未来 5 年斥资 20 亿欧元,帮助客户实现活力企业的优势。为了帮助客户更快交付物联网解决方案,我们已经推出了面向物联网的 SAP HANA 云平台,其中包括一个软件开发工具包和综合开发环境。同时,我们还在发布行业特定的物联网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能与企业的核心业务应用相集成。借助这些以及其他 SAP 物联网应用,中国企业能够利用实时、动态的信息,扩展和丰富业务流程。
更快发现机遇,提高运营效率,重构业务模式、产品和服务,最终向客户和利益相关者即时交付更多价值。
这,才是企业的未来。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hth官方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hth官方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0条
相关评论
热门资讯
精彩导读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服务与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