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订阅
阅读| 订阅
3D新闻

兰州科学家开发出聚酰亚胺3D打印新方法

3D打印商情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2019-03-11我要评论(0)

中科院兰州化物所王晓龙研究员团队和江南大学机械学院刘禹教授团队合作,近日在原DLP 3D打印聚酰亚胺基础上,成功开发了一种适用

中科院兰州化物所王晓龙研究员团队和江南大学机械学院刘禹教授团队合作,近日在原DLP 3D打印聚酰亚胺基础上,成功开发了一种适用于高性能聚酰亚胺增材制造的紫外辅助直书写工艺,打印制备的复杂结构机械零部件和模型,有望在微电子、人体医疗、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得到发展和应用,为3D打印先进制造技术在高精度、高耐热性、高强度的复杂结构零部件的直接快速成型制造方面提供新的机遇。
3D打印技术已发展成为融合材料设计、制造工艺、应用开发为一体的功能化制造技术。聚酰亚胺作为一种特种工程材料,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微电子、纳米、液晶等领域。研究显示,该3D打印聚酰亚胺材料的机械性能、耐热性及热机械性能在领域内首次达到传统PI材料的80%以上,尺寸收缩率仅为6%。在获取高性能聚酰亚胺材料基础上,研究人员进一步实现了多种可定制的构件制造。更为重要的是,该方法不仅适合本研究体系下的聚酰亚胺前驱体制造,而且同样适合其它聚酰亚胺体系,由此能够实现所有通用聚酰亚胺前驱体的增材制造。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hth官方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hth官方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 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