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6日,2020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全国医院联盟博创论坛在惠州举行。
该会议由国家卫健委医管中心3D打印医学应用专家委员会指导,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医院、3D打印技术临床转化研发中心、数字医学临床转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医学3D打印技术临床转化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交通大学医学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主办,惠州市惠城区医学会、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承办。
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大会共同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行政副主任 、上海市医学3D打印技术临床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郝永强博士,大会共同主席、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医学会会长、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医学中心主任武明鑫博士,以及来自上海、江西、河北、新疆、广西、南京、唐山等地的医学专家、惠州市医护人员,共计百余人参加了会议。
参会专家学者合影
智慧医学,3D打印广泛应用
在开幕式上,大会名誉主席、上海市关节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戴尅戎院士通过网络视频和大家交流。戴尅戎院士提到,目前3D打印技术正广泛应用于医学上,3D打印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医学3D打印技术和个性化医疗的进步。
据了解,目前通过医工结合等手段使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广度和深度都得到了显著发展。在应用上,从最初的医疗模型快速制造,逐渐发展到3D打印直接制造助听器外壳、植入物、复杂手术器械等,例如在骨科复杂手术应用可以极大程度上减轻病人的痛苦,帮助病人快速恢复健康正常生活。在行业内,这些3D打印的个性化植入物被称为“智骨”,不是说这些骨头有多么聪明,而是说借助3D打印技术可“打印”患者有关部位的3D模型、3D打印手术导板、金属或高分子3D打印植入物,能够更精确地满足不同病人的特殊临床需要。
“谁攻克了骨肿瘤,谁站在骨科医疗的制高点”。2020年年初,新疆一名患骨盆肿瘤的54岁患者在上海交大九院接受手术,成功切除右侧半骨盆肿瘤+精准安装3D打印定制型半骨盆假体。这台手术不仅让她免除了截肢之苦,也保住了生命。
郝永强博士表示,传统模式是生物医学模式,看人生的病,而现代模式是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即看生病的人。早在3000多年以前,东方医学以中医为代表的医学研究已倡导个性化医疗,因此,中国的个性化医疗走在国际前列。医学3D打印技术契合个性化医疗需求,将为病人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未来惠州三院骨科医学中心将应用医学3D打印技术
武明鑫博士介绍,惠州三院骨科医学中心经过近年来科学管理规划,各亚专科发展势头良好,手术量逐年攀升,高难度复杂手术较为常见,于2015年开展3D打印技术的应用,完成多例关节外科及创伤骨科复杂手术,但因医工结合等相关条件的限制,没有形成规模,同时未对骨科临床科研工作起到明显促进作用。
、2020年9月初,惠州三院骨科医学中心举办了3D打印骨科重建软件应用培训会,主要培训3D打印在骨科临床的应用以及软件的使用方法,惠州三院骨科医学中心将会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进一步合作,把先进的技术扎根于惠州,使骨科的复杂手术达到精准化、微创化的目标,造福惠州百姓。
武明鑫博士
背景资料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全国医院联盟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戴尅戎院士团队于2016年发起成立,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为总部,目前已经在全国24个省、直辖市或自治区建立了30余家医学3D打印分中心。全国医院联盟每年举办博创论坛,旨在加强医工合作、促进医院3D打印中心建设的规范化,推动3D打印临床应用技术的交流、合作与推广。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全国医院联盟博创论坛邀请了全国联盟的专家分享医学3D打印技术在骨科、口腔科、神经外科、肿瘤科等领域的临床应用经验及相关的影像学、生物力学、材料学知识,让更多临床专家了解、掌握和使用医学3D打印技术,推动个性化医学、精准医学、数字医学的发展,造福更多病患。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