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先寺数字回归的佛首、三大石窟联展上古阳洞的四大龛、云冈石窟长达9米多的七立佛……您可知这些让千年石窟从崖壁上“走”下来的数字展品,其实都出自一个地方?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深圳市的美科图像(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美科),发现这里不仅有龙门石窟的数字化文物展品,包括敦煌、云冈、青州博物馆、永乐宫壁画等不少文博界的数字展品,都是从这里制作出来的。
石质不同,3D打印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在深圳市宝安区一个并不起眼的工业园区内,记者走进深圳美科,这里仿佛是一座浓缩的石窟寺博物馆,来自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等世界文化遗产的“造像”比比皆是。不同的是,工作人员们有的正在给这些造像上色,有的正在组装,还有的十米左右的造像刚打印出来,连上面的一个凿痕都和文物本体毫厘不差。
生产车间内,20台2米高的超大型FDM 3D打印机正在同时作业,随着打印喷头一圈一圈打印,3D打印的产品逐渐成型。不过,3D打印的过程属于慢工出细活,以云冈石窟第12窟的整窟打印为例,20台打印机24小时不停作业,一直打印了半年多才完成,而上色又花费了8个月时间,这座宽度11米多、高度9米多的洞窟,整体打印下来花费时间在一年半以上。
然而,为龙门石窟打印的展品,却并不适用于这种打印方式。该公司3D打印技术的负责人陈少康介绍,云冈石窟的岩石为砂岩,颗粒较粗,在雕刻时无法塑造微小的细节。而龙门石窟的岩石为石灰岩,石质细腻,雕刻细节极为丰富,尤其是一些浅浮雕的细节,用这种打印方式可能会造成微小细节的丢失,不能完美展现造像的精美。因而对于龙门石窟的数字化展品,他们选择的是光固化技术,这种3D打印技术是目前在文物应用领域最先进的技术,也是精度最高的一种。
为了将展品做出质感,千里背回龙门山上的岩石
在该公司的另外一个工作间,记者看到了光敏树脂激光打印机,一件刚打印好的龙门石窟的天王头像正在从乳白色的液体中缓缓而出,原件是海外回归的一件文物。
工作人员介绍,这种乳白色的液体是一种光敏树脂,通过激光进行固化,工作台每次下沉0.05毫米,打印一个横截面需要20秒,像这样一尊高度在20多公分的天王头像,打印完成大概需要24小时。
此前打印的龙门石窟古阳洞始平公、杨大眼、魏灵藏和134号龛四大龛,都是用这种方式打印出来的。不过四大龛加起来长度近10米,高度在2.75米左右,仅一块块打印出来就耗费3个月时间。
等到打印出来后,只是完成了整个工作的第一道工序,下来还需要进行模块拼接、设计制作支撑结构、表面缺陷精细化处理、质感赋予以及色彩纹理还原等多道工序,成品才能最终呈现出来。
“不同的石窟雕刻的石材不一样,质感也是不同的。”陈少康说,此前他专门从龙门山上把石头背回来,通过仪器分析其成分,配置特殊的涂料,让做出来的成品表面呈现出和龙门造像一样的质感。
有了质感,上色做旧同样重要。杨木兰是一名上色师,她手里正拿着一尊高约30公分的菩萨头,旁边放着各种上色工具和颜料,她通过IPAD里数十张文物本体的多维度高保真图片,一点点为原本是普通石灰岩颜色的3D打印展品上色。
杨木兰说,这尊小件的菩萨头,全部上色做旧就需要一周时间,有时候半天可能也就只能做旧指甲盖大小的面积。这也是3D打印的最后一道工序,因为材料是一种树脂,全部完成后重量可能只有原件的十分之一还不到。
海外回归的文物,未来将全部进行打印
此次与我们同行的还有来自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文物数字化团队负责人李志荣,她说,3D打印的前提是实现文物的三维数字化,得到的数据越准确,后期做出来的展品才越精准。当下我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不仅仅是原址的保护,更要通过进行数字化,进而活化走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听到,龙门石窟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诸多有益的尝试,这也是古迹文物数字化保护的有效手段。
龙门石窟研究院信息资料中心副主任高俊苹说,从去年开始,研究院和浙江大学以及深圳美科合作,已经打印出来了古阳洞四大龛和高树龛,以及奉先寺数字回归的佛首和佛身,目前正在打印的是部分海外回归的文物。
“目前海外回归的8件文物,我们已经打印了两件,下来计划全部打印出来。”高俊苹说,将这些海外回流的文物进行3D打印,对于下一步进行虚拟复位研究、身首合一的完整呈现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等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另外去年龙门石窟举行的两次大规模外展都非常受欢迎,为了让更多来自龙门石窟的精美造像可以走出去,他们会打印更多的数字化展品,此举既是对文物本体的保护,也是对世界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传承弘扬的手段。
今后,随着龙门石窟更多的对外巡展,越来越多的数字展品可以走进世界各地,让更多人在家门口就可以欣赏到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