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8日,中央经济工作中提出了2021年的八条重点任务,其中指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多个省市、部委针对此任务,已陆续密集发声,在大力发展新能源等方面作出了部署。截止2021年1月4日,提出在2025年达峰的省市已达42个。
1月5日生态环保部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并计划于2月1日起施行。近年,我国的光伏市场发展迅猛,从上游的制造的产能扩张以及价格的不断下降;国内大部分省份下游电站的成本电价降至脱硫标杆电价以下;光伏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宽,不断贴近生活。
光伏电站的扩张趋势明显。虽2020年疫情短期对光伏行业的制造、建设带来了众多负面效应,但根据最新的《2020年全球碳预算》报告表明:源自化石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24亿吨,2020年全球碳排放量同比2019年降低了7%。基于政策与制造成本下降的双重利好,可以预见:在2021年一季度末,大部分省市、发电企业将陆续明确目标。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预计比2030年提前2~3年达到峰值。碳交易市场在经历若干年的平淡期后,企业间、省市间随着指标的落实,2021年的碳交易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一个千亿级市场也将开启。GW级的光伏基地占国内光伏装机的比例不断提高。在西部地区,将是未来大型发电央企、国企的主要碳达峰的主要发展目标。部分土地紧张的省份为达到碳峰值的目标,将不断主动或被动调研和调整土地的应用模式、土地取费标准。
在达标的同时,为2060年碳中和做好铺垫。光伏组件的非技术争议在2020年下半年逐步平淡,而新技术突破在未来2~3年仍是企业突出重围的主要途径,在此之前,头部组件制造商的市场份额仍会进一步提高。2020年,国内主要组件制造商对八大重点中的第二大任务“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有深刻体会。在2021年初,已看到部分制造商与相应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可以预期,部分材料的价格将随着组件制造商的决心和市场快速回归理性。2020年,不平凡的开始与坚持。光伏人在行走与仰望之时,对其认识逐渐加深,对未来的了解也不断深入。或许无法一下全盘吸收那些不可预测的未来,但是至少,在政策和压力的加持下。对未来的发展,将更加明确。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