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昨日成立,将致力于破解当前中国在芯片方面“卡脖子”的难题。
据《人民日报》报道,在110周年校庆来临之际,清华大学成立了集成电路学院,将瞄准中国集成电路“卡脖子”难题,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养急需人才。该学院由原微电子与纳电子学系与电子工程系共建,与相关院系成立交叉研究中心,对集成电路产业链的人才培养和科研攻关形成完整覆盖。
集成电路有电子产品的“心脏”之称,是所有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中国在这方面整体技术水平不高,产品总体仍处于中低端。
中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今年年初设置“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以求在这方面提供人才支撑。清华大学2020年10月率先设立集成电路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点。此次设立集成电路学院是响应中国政府的新动作。
芯片产业发展绕不开清华系
清华大学1956年设立半导体专业,已经培养本科生逾4000人,硕士生逾3000人。2016年至2020年,超过七成的毕业生进入集成电路产业和科研一线。
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绕不开清华系,有说法指清华系27名学霸扛起中国芯片的半壁江山。据雷锋网报道,兆易创新、长江存储、韦尔股份等半导体头部公司的创始人及高管,不少都是清华大学的学员,比如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卓胜微实际控制人之一冯晨晖、格科微电子董事长兼CEO赵立新等。
当前AI芯片公司独角兽的高层中,也有不少清华系学员,地平线机器人、深鉴科技、燧原科技都是典型代表。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