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的小件工艺品
工业零部件、医疗产品
……
这些对于大家而言可能并不算新鲜
但3D打印的桥梁你见过吗?
见证哥从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景观院
(以下简称“中建西南院景观院”)获悉
由该院参与设计的、全球最长的
高分子3D打印桥
亮相成都啦!
24小时无人值守打印
35天打印出桥身
蜿蜒的桥型,灵动,优美,如舞动的彩练铺展于碧水之上;近看,桥梁的材料细腻轻盈,从未见过——这就是位于成都龙泉驿区驿马河公园的、全球最长的高分子3D打印桥“流云桥”。
“流云桥”位于该公园杉影湖之上。整桥全长66.8米,其中3D打印部分桥长21.58米、最宽处8米、最高处2.68米。桥梁设计的灵感来源于驿马河自由奔腾的形态,以及舞动的丝绸。
供图 中建西南院景观院
供图 中建西南院景观院
为什么要引入如此新奇特的桥梁?中建西南院景观院院长程锐表示,该院一直致力于开拓创新,以科技助力设计,在景观打造中尝试更多的新技术、新材料。
那么,这个全球最长的高分子3D打印桥与普通桥梁有哪些不同?其“诞生”过程又是怎样的呢?
据介绍,该桥正式打印前,先进行了模拟打印;正式打印时,在系统中输入指令,机器就可以24小时不间断打印,而且无需人工值守。桥梁采用了分段打印、现场拼装的施工方式。在过程当中,采用了三维激光点云扫射检测技术,以保证成型和拼接安装的精度。
对于桥面的排水和照明,通过预留孔位、然后埋设管道的方法进行处理。为了提高通行的舒适度,在3D打印桥梁的下方增设了钢梁作为叠合支撑受力,且也提高了桥梁的稳定性。两端的栏杆采用轻质航空材料,通过数字化数控雕刻成型,表面进行特种涂层处理,以满足使用要求。
供图 中建西南院景观院
供图 中建西南院景观院
“我们项目设计团队与上海的相关团队,经过反复的多方论证和方案打磨,共同进行了这座3D打印桥的设计,前后大约用了半年时间。但进入制作过程,12吨材料,仅用了35天就完成了桥体打印,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这就是工业化的力量。”程锐表示,该桥从设计到加工,贯穿了数字建造的科技力量。“传统的建筑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后,助力设计师创造更加美好的作品。超大型3D打印景观桥,是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晶。”
为动物修“过道”
为鱼类筑“巢穴”
假如你以为驿马河公园只有全球最长的高分子3D打印桥这一个看点,可就错了。这里还有很多亮点!让我们来慢慢看——
“生态修复,是我们设计理念之中,一以贯之的逻辑。”中建西南院景观院总建筑师张静表示。
据介绍,围绕打造“驿马河生态博物长廊”,这里采用生态手法构建泄洪河道,护岸采用生态友好型设计,并建立湿地净化系统;采用生态驳岸,供乡土水岸植被繁衍生长,实现低成本维护。“我们专门进行了鱼槽砖的设计,提供岸线稳定的同时,还为鱼类及两栖动物栖息、繁殖提供巢穴。”张静表示,这里还保留了原生竹林,打造古驿竹文化特色走廊。
供图 中建西南院景观院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公园专门设计了连通东安湖公园、可以向南延伸至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向北衔接大运会主场馆片区的慢行绿廊。该绿廊长120米、宽70米,通过架设盖板的方式,上跨环湖南路,该绿廊不仅可供人行通过,也为动物迁徙提供了通道,是大运会片区生态修复的重要一环。
供图 中建西南院景观院
一层台阶搭配一簇鲜花,多层台阶组成一个色彩斑斓的花园,犹如油画一般。你可能想不到,这富有层次的坡地,竟然是利用弃土堆成的。这不仅让景观更有层次感,同时也扩大了绿地面积,还做到了废物利用,非常环保。
供图 中建西南院景观院
供图 中建西南院景观院
讲好文化故事
突出功能配置
打造文旅交流、民生体验新载体,主创设计师、中建西南院景观院四所所长张晓翔介绍,整个公园以“古驿道”为文化主题,以“三道九驿”,即驿道、商道、文道三条特色游线,灵池忆、卧云泽、沁秀苑、络驿场、耕读园、云汉台、白鹤滩、石桥井、博翠岭九大“驿文化”特色主题园区,绘制出底蕴厚重、源远流长的古驿画卷,让市民、游客能够感受到独特的“驿文化”,领略蜀风雅韵的独特魅力,成为“很成都”的文旅载体。
设计团队还走访收集了不少文化旧物植入其间。同时对16座人行桥进行了“一桥一景”的设计,其中由知名艺术家许燎原设计的3座桥尤为突出,突显了新旧文化的碰撞。
供图 中建西南院景观院
在功能布局层面,这里结合东安新城 CAZ片区、区医院医疗组团、经开区实验中小学教育组团、万达商业组团等重要城市核心节点,有机植入复合功能空间,营建多元化生活场景,打造了潮玩运动场、康养生态院落、时尚球类公园等多处网红打卡地及新经济消费场景,发挥绿色空间的引擎作用,积极推动生态价值多元转化。
供图 中建西南院景观院
目前,该公园还在进行精心的打磨,力图以最佳状态示人。与此同时,园内的功能性场馆也还在进行内容植入的筹备。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