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谷3D打印智能装备产业园 3D打印产品
3D打印机
3D打印凉亭
“不知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咱们研究院门口有两个保安亭,那都是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来的。”安徽芜湖市繁昌区增材办副主任童朝健向证券时报记者介绍。初入春谷3D打印智能装备产业园,如此巨大的展品让记者吃了一惊。
从高铁站繁昌西站出来,驱车穿过市中心后往北走8公里左右,繁昌3D打印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春谷3D打印智能装备产业园便坐落于此。往北再多走几公里,便能看到中国第一大河——长江。
安徽芜湖繁昌区,曾遍布水泥建材、冶金铸造等传统企业。近年来,随着新兴产业崭露头角,繁昌逐步告别挖石头、吃资源饭的老路。3D打印正是其中的代表产业。
3D打印技术又称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逐点逐层累积叠加形成三维实体的技术。增材制造作为代表性的颠覆技术,对传统的工业流程、生产线、生产模式、产业链组合产生深刻影响,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持续推动增材制造产业创新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
从2013年引进第一家专业从事3D打印机研发生产的企业,繁昌3D打印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辖区春谷3D打印智能装备产业园已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增材制造产业集聚区,正向全国产业链最齐全的增材制造产业园区的目标不断迈进。近日,证券时报记者实地探访春谷3D打印智能装备产业园,探究3D产业在安徽芜湖繁昌区集聚的动因,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讨。
保安亭是3D打印的
在产业园的中心,坐落着春谷3D打印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随着离大门口越来越近,两个色彩斑斓、造型圆滑的保安亭吸引了记者的目光,从大门口走进去,类似的建筑还有凉亭、护栏。
“这些建筑都是由3D打印技术打印出来的。”童朝健向证券时报记者介绍。走近一看,便会发现这些建筑都具有相同的特点:自下而上一层一层堆叠而成。
踏入研究院一楼展厅,塑料材质的镂空灯罩、一体成型的运动鞋、金属熔模铸件……由园区企业生产的不同材质、造型“怪异”的3D打印成品琳琅满目,除此以外,还有特性各异的3D打印材料、规格从小到大的3D打印整机。
西部证券分析师李伟峰指出,与传统制造技术相比,3D打印不需要事先制造模具,不必在制造过程中去除大量的材料,也不必通过复杂的锻造工艺就可以得到最终产品,具有“去模具、减废材、降库存”的特点。该技术适用于新品开发、快速小批量零件制造、复杂形状零件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等。除此以外,3D打印还有一个显著的优点是区别于传统加工技术理念“制造引导设计”,其可以实现“设计引导制造”,完全实现创意驱动,制造出符合特定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丰富的展示品展现了繁昌3D打印产业完备的产业链。值得注意的是,从零开始,繁昌3D打印产业发展时间至今仅有8年的时间。
2013年,繁昌引进第一家专业从事3D打印机研发生产的企业;2014年在全国率先高标准规划建设春谷3D打印智能装备产业园;2019年获批建设省级3D打印特色小镇;2021年繁昌增材制造(3D打印)入选第五批省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名单……
短短几年,从零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繁昌区保持创新发展定力,聚焦3D打印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数据显示,春谷3D打印智能装备产业园已经集聚60多家3D打印企业,完成涵盖设备、材料、软件、服务等领域较完整产业链布局,聚焦效应逐步显现。
“今年上半年,新招引的盛赛再制造增材制造项目、超高速3D打印智能工厂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成为全区增材制造业发展的又一支生力军。上半年,繁昌区以增材制造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65.4亿元,同比增长13.5%。目前已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3D打印产业集聚区,并跻身国内增材制造产业第一梯队。”童朝健说。
从“无中生有”
到产业集聚成势
繁昌,古称“春谷”,所在的区域有皖南门户之称。从繁昌坐高铁两小时可到上海,一小时可到杭州,半小时可到南京。在产业结构方面,过去以矿石开采、砂石运输等传统产业为主。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产业结构限制了繁昌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如何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成为摆在繁昌面前一道难题。
当地政府发现,长三角地区对模具和零部件有着巨大需求,结合区位优势以及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繁昌将目光聚焦在3D打印技术上。
“无中生有”,回顾3D打印产业在繁昌区发展的历程,童朝健用了这四个字总结。
目标既定,发展3D打印产业,繁昌区走出了多步漂亮的先手棋。
坚持高标准扶持。繁昌区成立增材制造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委托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编制繁昌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规划,坚持高位谋划、顶格推进。出台了《关于3D打印产业集聚基地发展若干政策规定》等一揽子扶持政策,围绕厂房和人才公寓租赁、设备购置、上市奖励、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建立全方位政策扶持体系。每年设立5000万元3D打印产业专项资金,对携带科技成果落户的企业,给予人才、场地、研发等方面支持。
招引高质量项目。繁昌区聚焦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成立增材制造与激光产业招商链,引进强链、补链企业,推进产业链不断向高端延伸。积极开展“双招双引”暨项目建设攻坚活动,聚焦产业链重点项目,健全完善常态化项目推进机制,着力破解项目建设中的“堵点”“痛点”问题,全力以赴实现一批项目早竣工、早达产、早见效。
引进高层次人才。繁昌区制定《加强3D打印产业人才引进培养的实施意见》等专项政策,通过住房补贴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大增材制造产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先后招引14个市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团队,其中中北大学徐宏团队、中科大梁海弋团队等5个团队被评为省级高层次人才团队;累计引进高级工程师以上人才9人、副教授以上人才12人。为加强与高校合作,先后与中国药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和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为3D打印产业提供人才支持。
记者了解到,成立专职对口的政府部门在3D打印行业里并不常见。而正是这一部门提供的管家式服务成为吸引3D打印产业相关企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我们的感受来看,繁昌的招商引资可以在全国排上号,其中增材办可以位列前三。企业有问题,增材办总是第一时间帮我们解决。”安徽三绿实业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徐翔告诉记者。
三绿实业主营3D打印耗材、3D打印笔等产品,2018年年底公司在繁昌注册成立,是春谷3D打印智能装备产业园首家买地建厂的企业。
谈及增材办对企业的帮助,徐翔向记者讲述了一件令其印象最深的小事:“2019年,公司20条生产线即将落地,加上相关配套设备,急需65个基础操作工人。但是公司招聘员工面临了较大的困难,长时间招不到人。我们把困难反馈给增材办后,增材办第一时间行动,一方面联系人社局给我们提供协助,另一方面通过网络、带喇叭到社区吆喝等方式帮我们招工。那段时间,只要碰见我们,就问我们招工的情况,不厌其烦。”
除此以外,繁昌对于3D打印产业扶持政策的细致程度也令企业印象深刻。
徐翔告诉记者,在落户繁昌之前,公司也比较了多个地方的产业扶持政策。“扶持政策内容其实大同小异,都是土地优惠、资金奖励,但是繁昌扶持相关产业的细致程度令我们印象深刻。”徐翔进一步介绍,“繁昌3D打印政策的制定其实是在一步步引导企业从科研走向商业化。从厂房建设、产线投产、规模发展,都对应着不同的奖励,一步步引导企业发展。”
推动3D打印产业
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伴随3D打印技术的推广使用,市场对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头豹研究院分析师王则烨指出,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对3D打印相关设备的操作便利性和打印完成的实体质量有更加严格的要求。3D打印技术与大数据、信息化、智能化的结合将成为3D打印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面对技术浪潮的不断推进,推动企业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是繁昌3D打印产业的一道必答题。而繁昌给出的答案则是,强化载体的支撑和搭建高水平产业创新平台。
在强化载体的支撑作用方面,童朝健介绍,目前,春谷3D打印智能装备产业园一期规划1200亩,总投资将近50亿元,现在已经完成456亩供地。已建成3D打印产业技术研究院、研发中心、孵化中心、邻里中心以及配套的厂房和相关设施。硬件条件,包括人才公寓、主体办公楼,还有多功能的报告厅、展厅等配套设施,政府一次性建好,都可以提供给企业使用。
“产业园研发中心对于企业来讲,无疑是帮助最大的一个方面。”安徽盈锐优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朝雄告诉记者,“作为一家初创公司,公司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投产,产品的性能能否经受检验非常关键,这就需要我们对产品进行大量的检测,通过检测检验产品是否符合标准,还有没有可以提高的空间等,而研发中心就是帮助我们解决这个最大的难题。”
记者了解到,研发中心诸多检测设备对园区的企业是免费开放的。除了提供设备,研发中心还为企业提供培训服务,帮助企业相关检测人员学会使用相关设备。
搭建高水平产业创新平台方面,繁昌区成立的春谷3D打印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已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等高校院所共建实验室,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为园区企业提供科技研发支撑。此外,园区还组建4个联合创新研发平台,目前在研项目近20个,累计投入研发资金5000余万元。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与芜湖市政府合作共建的芜湖HTH登陆入口网页 示范中心也在繁昌投入运营。
“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是我们下一步的重点工作。”童朝健介绍,繁昌将从提升协同创新能力、重点突破关键技术、建立检验检测体系三个方面重点发力。
童朝健进一步介绍,依托春谷3D打印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繁昌密切跟踪国内外3D打印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园区骨干企业的技术支撑作用,联合中科大、哈工大、中科院上海光机所、西交大等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全力建设安徽省增材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从3D打印行业应用的设计研发端入手,深度介入工业设计与验证、模具加工、直接制造、修复等关键领域全程,增强园区3D打印产业的技术实力;联合园区企业积极申报和参与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制定,筹建第三方权威检验检测机构,建立从标准到检验检测的完整体系。
除此以外,繁昌还积极利用资本力量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为加快政府投资基金发展,设立10亿元政府产业投资母基金芜湖市繁昌春谷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与省国元基金合作设立繁昌国元种子创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充分运用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助力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促进“双招双引”,支持产业培育和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创新担保方式,提高融资担保放大倍数,帮助企业解决有效抵押担保不足的难题。加强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沟通协作,引导其加大对相关企业的支持力度。
繁昌首家A股公司
或从3D打印产业走出
近年来,伴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在各个行业领域的渗透,3D打印行业有望从导入期进入快速成长期。
李伟峰表示,2013年至2020年,全球3D打印产值增长近4.2倍,到2020年达到126亿美元。预计2020年~2026年间将保持20%的年均复合增长,到2026年有望达到372亿美元。2016年~2019年,中国的3D打印产值增长一倍,2019年产业规模为157.5亿元,较2018年增加31.1%。2020年~2025年,中国3D打印行业产值有望从208亿元增长到635亿元,年均复合增速20%以上。
“3D打印经历产品新、质量差、专攻研发与技术改进的‘负盈利’导入期,目前部分技术较为成熟、销量攀升、市场份额扩大,符合成长期的特征。”李伟峰判断,根据波特的行业生命周期理论,3D打印行业正处于技术导入期至快速成长期转变过程。
行业的快速发展在相关企业也得到验证。
“公司每年实现50%以上的增长。”春谷3D打印智能装备产业园一家主营金属3D打印设备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几年公司的业绩迎来快速发展。“以前我们拿着传单找客户,现在有不少客户主动找到我们。除此以外,从咨询到下单的转化率也有一定的提升,早些年,虽然有不少客户前来咨询,但是下单的少,现在转化率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提升。”
类似的情况还有三绿实业,徐翔介绍,2019年公司销售收入达到2000多万元;2020年,尽管受疫情影响,但增速比2019年还要快,全年营收达7000多万元。
机遇之下,以三绿实业为代表的繁昌3D打印产业龙头企业已经将目光瞄准资本市场。
“公司已经启动上市计划了,目前到了股改期。此外,为了推动上市,我们还合并了珠海公司,预计公司全年营收能达到1.5亿元左右。”徐翔告诉记者,“按照之前的计划表,我们预计2023年提交首发上市申请,2024年年底前登陆资本市场。不过按照目前的进度来看,实际流程应该早于计划表半年左右。”
繁昌区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近年来,繁昌运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助力企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持续提升,并大力推进企业上市挂牌工作,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
今年繁昌区制定出台了支持企业上市(挂牌)奖励办法,包括股改成本补贴、上市挂牌分阶段奖励、预兑现奖励、跟投奖励等支持举措。目前已先后和5家企业签订了支持上市投资合作协议,按照“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的原则提供针对性帮扶。繁昌区还不断充实多层次资本市场后备资源,推荐17家企业入库芜湖市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开辟绿色通道,对后备企业定期调研、分类指导、精准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创新工作思路,实实在在地为企业解决上市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截至目前,全区先后有1家企业在港股上市,9家企业挂牌新三板,88家企业挂牌新四板。2019年以来累计兑现上市挂牌奖励资金近3000万元。
记者梳理发现,自北交所设立以来,繁昌区积极抢抓北交所政策机遇,制定了繁昌区资本市场业务培训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分四批次开展业务培训。不断培育新三板挂牌和北交所上市后备梯队,推动有潜力挂牌的企业强化上市挂牌意识,提高业绩和规范水平,通过资本市场实现突破发展。繁昌的首家A股上市公司会不会就出现在3D打印产业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