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快更靠谱 | 3D打印创新方案改变航空MRO工作方式
飞机维修业一直伴随着航空业,特别是民用航空业同步发展。近年来,我国民航业实现高速发展,使得航空公司的飞机维修需求也持续上升,为我国的航空维修产业创造了巨大的机遇,特别是在新冠疫情爆发后,中国是最早恢复MRO企业复工的国家之一。
据航空媒体Aviation Week发布的一项报告称,预计到 2022年,中国航空维修市场规模将接近1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8.6%,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未来十年,受益于市场上新机型、新发动机和新部件的产生,和老旧破损飞机和发动机的替换需求,全球航空维修市场仍蕴藏巨大商机。
而随着多种增材制造工艺和材料的应用,航空工业正在将增材制造技术应用于许多特殊的维修和保养工作。在航空MRO领域,增材制造更是得到了许多创新性应用,利用小批量、低成本、快速制造的优势,可定制化地设计、开发、生产零部件,解决过去易损零件订货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弥补航材供应链的短板。
在新冠疫情危机中,航空业OEM面临减产、裁员和资金流等方面的挑战,航空供应链遭受了严重的打击,增材制造技术等创新解决方案优势凸显。
由于交付速度是民航维修的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使用3D打印技术在这段特殊时期能满足飞机零部件和工装的供应需求。
而5月即将在上海虹桥国家会展中心拉开大幕的增材制造行业盛会——亚洲3D打印、增材制造展览会(TCT亚洲展)上,包括Stratasys、西门子、铂力特、华曙高科、GF加工方案、星航、EOS、SLM Solutions、安世增材、通快等汇集超过250家展商,作为增材制造行业专业展览会,汇集国内外增减材制造设备,更有世界级演讲嘉宾和行业用户的案例分享,多家展商将携最新设备在TCT亚洲展上进行亚太地区首发!您将现场面对面与众多3D打印设备厂商,服务商以及行业领先用户交流最新3D打印解决方案!
>>>了解更多
即刻预约参观 助您高效观展
二维码
扫描预约参观
分享案例:
1.Stratasys拿下Airbus多个订单,为其A300 、A330 、A340、A320 、A350 提供3D打印零件,3D可打印备件的数字库存有望使MRO运营更加敏捷更具成本效益。
最近,Stratasys(2021 TCT亚洲展展位号:B62)又与Airbus续签下一份延期合同,为包括A300 、A330 、A340、A320以及A350飞机的机舱内部打印3D打印聚合物组件。近年来,Stratasys已着手开发针对航空航天领域的产品,例如经过认证的飞机内饰件(CAI)F900,同时ULTEM 9085产品是第一种获得美国国家先进材料性能中心(NCAMP)认证的增材制造材料,该材料在后续的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千上万个由ULTEM 9085打印出来的零件(如非结构支架)被安装在A350飞机上。
Stratasys在宣布续签合同的声明中说:“随着从疫情影响中的恢复,预计航空业将越来越多地转向增材制造,制造坚固但重量更轻的零件和整合的组件,而3D可打印备件的数字库存有望使MRO运营更加敏捷和更具成本效益。”
2. GAMECO将开展3D打印技术探索, 助力40架波音B737NG飞机客改货业务,对比传统开模,3D打印更具灵活性、创新性。
2020年夏天,总部位于广州的Gameco耗资9000万美元的新零件和复合材料维修中心破土动工,该中心计划于2022年开业,以帮助其进一步扩大维修能力。
另外,新厂房还将开展3D打印探索工作,维修人员可以针对性的修复损伤零部件,而无需传统的主要结构修复或部件更换。该过程甚至可以在不拆卸和运输回中央维护设施的情况下进行修理。
3.基于3D打印技术,对我国MRO未来发展之路的思考
继国产支线客机ARJ21顺利投入运营后,国产大飞机C919也斩获东航订单,预计于2021年底前获得适航证并交付东航,这也为我国民航维修业带来重要发展机遇。现阶段机务维修领域面临着诸多技术难题,这些难题阻碍我国MRO的高效发展,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有效解决部分我国航空MRO面临的技术难题,对奠定并提升维修工程能力,占据未来新机型维修市场地位具有实际意义。
要使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MRO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仍需克服各种难题,采用增材制造技术的障碍,包括成本、缺乏训练有素的人才、最终产品质量的不确定性以及打印机速度。TCT亚洲展作为3D打印行业内规模空前盛大的一次展会,吸引众多国内外展商,行业买家与专业观众,及各行业大咖到场。
了解更多,扫描二维码预约参观2021年TCT亚洲展,更多增材制造在航空航天领域解决方案,等你来揭晓!
【关于2021 TCT亚洲展】
2021年展会观众在线预约参观现已开通,展会蓄势待发!
在国家常态化疫情防控政策下,2021年TCT亚洲展将于5月26-28日(周三-周五)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
即刻预约参观 助您高效观展
扫描预约参观
总体而言,增材制造技术的优势大于挑战,未来必然将在航空生产、维护和保养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